寻找数字时代的博弈密码

2021-05-23 22:34周书婷
产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

周书婷

2012年,在GE(通用电气)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白皮书中,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作为重塑工业生产制造与服务体系,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具有多学科交叉、多应用驱动、多技术融合的内涵。在互联网于商业消费领域辗转40多年后,随着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正朝着工业领域不断渗透,并迎来新机。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带着11份相关建议参加两会时表示:“作为直接服务工业的数字经济新赛道,工业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原材料、装备制造等37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未来应用场景将由销售、物流等外围环节向研发、生产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事态的发展也正是如此,在今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等有关工业互联网的内容被再次写入,且更为具象。

国际竞争加剧,互联互通已成新趋势

一直以来,美国、欧洲和亚太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地区,尽管各国对工业互联网的定义有所区别,美国称为“工业互联网”,德国称为“工业4.0”,日本称为“互联工业”,中国同时使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称呼,但在目标、方向、体系架构等方面,都保持着异曲同工的默契,均以数据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向。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一些工业企业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解决供求效率问题,这些早期的参与者以工业电子商务的模式抓住了互联网机遇,有的幸存至今,形成独特的工业互联网格式。在制造业回归的背景下,2018年10月,美国发布《美国先进制造领导力战略》,并成立数字制造与设计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工厂,进一步扩大工业互联网市场的应用深度,并持续引领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德国则将信息物理系统(CPS)作为工业4.0的核心,十分看重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德国“工业4.0”平台发布了“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从类别、全生命周期和价值流、层次维结构三个维度,对工业互联网涉及的集成、通信、信息、功能、业务等内容进行界定,加快本国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抢占工业互联网赛道时,各国也在加强合作,推动互联互通。自2015年底开始,德国“工业4.0”平台与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在生产系统和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参考架构对接等方面展开合作,并于2017年联合发表《架构对接和可互操作性》白皮书,在标准、架构和业务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之间的合作与可互操作性。

而亚太地区,日本与中国同样大放异彩。2018年6月,日本经产省发布《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将互联工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指出“社会5.0”在工业领域的具体表现是聚焦于自动驾驶/移动出行、制造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互联工业。在日本经产省的支持下,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于2015年6月成立,以帮助不同企业间实现互联互通,解决企业间的“互联制造”问题。直至目前,促进会吸纳了三菱电机、富士通、东芝、日立、丰田等日本制造企业、设备厂商、系统集成企业在内的738名成员。此时,中国市场以及印度、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也正积极促进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全球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sts预测,从2018年到2023年,亚太地区的工业互联网市场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有望成为世界上相對重要的制造业发展中心。

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初步形成

与强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赋能产业的美国,以国家工业化、高端制造全球领先为目标的德国不同,中国在工业互联网的推进路径上更多是强调自上而下引导,包括发布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编制和发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等,“体系化”地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与产业政策的转型,中国工业互联网开始在制造企业和信息通信企业两端发力,不断加强非政府机构在智能制造发展中的作用。根据目前阿里巴巴、东方国信、浪潮、海尔、航天云网等国内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工业APP数量约1万个,海量工业APP与海量工业用户互促共进、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正在初步形成。

在国有企业的队伍中,建立针对特定行业的平台是带动引导相关企业快速融入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有效之策。2019年6月,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下,中国航天科工联合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联通等28家中央企业启动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该平台被视作具有“跨要素、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跨平台”的综合能力,可为提升国资监管水平、促进中央企业资源共享和产业链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在传统制造企业中,海尔集团从2012年开始探索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而后推出卡奥斯COSMOPlat平台,且于2020年9月加入GAIA-X,成为欧盟外首个将平台架构融入到欧洲数据和云主权中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今年4月线上开展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作为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卡奥斯COSMOPlat第四次参展,通过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中国范本”。

对于优化工业生产和发展工业互联网而言,消费者行为数据的使用至关重要,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ICT公司具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优势。2017年国务院印发有关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后,百度尝试将AI与工业进行融合,旗下产品百度智能云与首钢集团合作钢板缺陷检测,探索AI质检探索模式。作为制造企业内控的刚需,传统人工质检模式存在效率低、稳定性低等局限性,AI质检对制造过程的改善势在必行。2018年5月,百度智能云正式对外发布百度质检云,并于2020年7月将其全面升级为百度工业视觉智能平台,支持端云一体化服务,通过边缘计算支持模型下发和数据回传,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客户的多层次需求。目前百度智能云工业互联网已逐步落地到电子、汽车、钢铁、能源、电力等50多类跨行业垂直场景,积累了上百家头部客户。

区别于百度技术为王的战略,阿里巴巴将目光聚焦在整合赛道上,基于自身在金融电商的强大实力,先后推出了ET工业大脑、SupET、飞龙、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产品。其中,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阿里的电商销售平台、供应链平台、金融平台、物流平台等进行整合,打通了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之间的鸿沟,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闭环,而这正是阿里巴巴所熟悉的赛道。2020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公开了犀牛智造项目,宣布犀牛智造工厂正式投产,打开了其智能制造的大门。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工厂装上“智慧大脑”,阿里巴巴将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跟生产的壁垒打通,实现大规模生产向“按需生产”的转变。

消弭短板,新技术叠加工业思维

随着新基建的大规模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迎来跨越式发展,顶层设计更加清晰、技术创新更为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整体经济规模将达到9.42万亿元左右。在为工业软件、硬件等领域带来机遇的同时,新的产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程机械领军企业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继续沿用着消费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工业互联网属性的体现不足,在专注、专业等方面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是工业属性,而非互联网。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工业,即专注于以更高效率打造出更好的工业产品。但目前,跻身工业互联网赛道的多数参与者,将目光更多聚焦在互联网上,追求流量和跨行业全覆盖。这种带着明显消费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倾向,忽略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本质。且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领域受限于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的复杂度,对数据分析挖掘及对相关核心技术开发利用的专业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价值。

工業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显示,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应用领域,国内外已经出现较大差异。在大类应用领域中,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系统、生产过程管理领域等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国外,而设备管理服务领域,国外企业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中国企业。在小类应用领域中,在全流程系统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中国企业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国外,而产品后服务、设备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比例明显低于国外。除开行业一般性特征的影响,这样的应用差异反映出我国工业在价值链中技术要求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更具优势,而国外更多集中在工业价值链的服务化环节。

尽管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连接能力在持续增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底层核心技术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詹纯新认为,未来应当基于工业制造的逻辑运用互联技术,从产业端做起,以新技术叠加工业思维,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且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其特有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技术,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催生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AR等新应用。届时,如何加快将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价值链中,将成为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扩张窗口期后待突破的专业瓶颈。

猜你喜欢
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