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想象力,她们的经验

2021-05-23 00:00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1年4期
关键词:晨曦花盆里屋顶

● 记录人:晨曦妈妈

● 职 业:童话作家(在读博士)

——每时每刻全身心加入孩子的想象力游戏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身边的朋友也常有同感,每当孩子问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说一些不明所以的想法时,大多数人要么选择忽略不计,要么不知如何接茬儿。好在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我们这代人对孩子的想象力实行“泼冷水”、暴力打击的情况已经不多见了。

想想我们小时候,万一哪天想象力爆发,说出一些天马行空的话,大概率得到的回应是:“这孩子魔怔了吧,说什么胡话呢!”所以,等我的孩子渐渐长大,对她表达出的或稀奇古怪、或妙趣横生、或亮闪闪、或无厘头的想法,我从不会妄加评议或干预。相反,很多时候我会尝试加入她的想象力游戏,让想象力多飞一会儿。

比如,晨曦刚上小班时,有一天放学,老师说:“今天老师问小朋友会不会跳,晨曦说她会跳,而且跳得可高了。我们问她能跳多高,她指着二楼的屋顶,说可以跳到屋顶上!”我听完哭笑不得,很诧异她为什么会说这种“大话”。回家的路上,我问她真能跳那么高吗?她很自信地说:“可以!”我又问:“跳那么高干什么呀?”她继续自信地说:“去追小猫呀,小区里的猫咪不是天天在屋顶上(实际是车棚)跳来跳去嘛,而且它们还在上面睡大觉!”这个回答倒是有点出人意料,于是我说:“那还挺有意思的。你还能跳多高呢?”她仍然自信地说:“我还能跳到天空上。”这次我更吃惊了,但还是本着循循善诱的原则说道:“啊,那你太棒了!不过,你跳到天空干啥呢?”她停下来,抬头看着天空说:“跳到天空上呀,那就给小云朵一个抱抱吧!说不定抱一下,我也能飞起来了,对吧?”哎呀,不得了,这番话让我这个有着近十年写作经验的童话作者自惭形秽。

回到家后,我们又以做游戏的形式“比跳”,从而发散孩子的思维,展开更多的想象。因为游戏口令讲究朗朗上口,晨曦越说越押韵。最终,我根据她的意见简单提炼了一下,就变成了一首名为《跳》的小诗:

我喜欢跳,

我能跳得很高。

我能跳到屋顶上,

叫醒那只爱睡觉的小猫;

我能跳到天空上,

给小云朵一个抱抱。

再比如,去年秋天,我带晨曦去农科院看稻田、豆田和棉花田,种田的大姐给了晨曦一朵带籽的棉花,开玩笑地说:“回家种到花盆里就能长棉花了。”到家后,我们把棉籽种在阳台上的花盆里。一天,晨曦對我说:“妈妈,我觉得是这样。棉花小种子长呀长,一直长到天上,像云朵那么大。可能等它长大了,就是一片云朵,它本来就是一片云朵。它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等玩够了,还会落到我们家的阳台上。然后呀,她被姥姥看见了,就收进来,拍打拍打,做成了小棉被。妈妈,姥姥做的星星被(被罩是星星图案)一定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等我睡着的时候,小云朵做的棉被就会带我飞到外面玩啦!”我耐心听完她长长的一段话,颇觉感慨。六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基本分辨出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现实了,在不断增长的社会经验的冲击下,孩子还能保持这样的想象力,整体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的态度自然是鼓励加引导,把它们视为一个个小惊喜。但是,也有很多朋友甚至我的家人都表示过这样的疑虑:“说这么多,这个想象力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我也不是没想过。作为一个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艰苦”成长起来的普通家长,难免会时常走进实用主义的迷雾。每当这时,我就会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孩子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晨曦曾经在幼儿园这样对别人说:“我的妈妈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她只比我大一岁,我们经常在一起调皮捣蛋、胡思乱想,还怕爸爸知道了会批评我们,我们可太搞笑了。”这是一个轻松快乐、充满童趣的状态,也是我认为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心健康状态。

没错了,“保护想象力”本来就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当下孩子们的童年被一再压缩,想象力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或许不能像知识类教育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它大概率能避免孩子变成一个老气横秋的小大人,而是保持活泼生动、思维灵动地成长起来。与其等到未来某一天绞尽脑汁地求助各大教育培训机构为孩子“培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莫不如趁他的想象力还未消逝的时候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

猜你喜欢
晨曦花盆里屋顶
关于死亡
红军不怕远征难
风筝连着屋顶的梦
沂山晨曦
我希望
破碎花盆里的美景
Read for fun
武陵晨曦
花与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