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探究

2021-05-24 07:51王丽娜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王丽娜

【摘    要】近年来,为了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国各高校开始推行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教学。一时间课程思政逐渐成为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成为各专业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分析了《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课程思政融入的前提,对《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俄语  课程思政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72

一、课程思政解析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了响应党中央的要求,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办好课程思政的整体谋划。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各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先要弄清楚何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否是同一概念,答案是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依托,挖掘各学科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思政课程相区别。也就是说,课程思政服务于学科发展,用于促进辅助课堂教学。思政课程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课,通常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指具体的教学科目。因此,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增开的科目,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是进行润物无声式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基础俄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俄语专业的大一以及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很多学生以放飞自我的心态进入大学校园,即将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时正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大二的学生,应培养其自学能力,尽早使他们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社会工作能力。这些都可以通过《基础俄语》课程来实现。因为就课程性质而言,《基础俄语》是高校俄语专业的必修课。我校哈尔滨石油学院每周8学时,开课4个学期,共480学时,授课时间长,可以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思政教育是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课程当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时长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

三、《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前提

在《基础俄语》课程当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前提在于教师。首先,授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意识,不能习惯性地认为思政元素只体现在思政课程当中,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具有较好的师德师风。习总书记对于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曾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笔者认为,这六点要求同样适用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适用于想要在《基础俄语》课程当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俄语教师。只有授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德育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结合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其次,要加强俄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只有对教学内容足够了解,才能充分挖掘其中潜藏的思政元素。因此,可以安排授课教师多参加有关“课程思政”类的培训,在外国语学院或者俄语教研室内部组织听课以及观摩学习活动,以保证授课教师能够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

四、《基础俄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

正如上文所述,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授课教师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一定要对教材高度熟悉,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以笔者所在的哈尔滨石油学院为例,《基础俄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东方系列《大学俄语》的1至3册,三册教材相同的板块主要包括词汇、语法、言语实践(对话、课文)等内容。第一册针对大一学生的特质实施零起点教学,并考虑到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陌生,加入了语音以及礼貌用语和俄罗斯文化国情等板块内容。第二册以及第三册根据学生在前一年已具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融入了日常生活所需专题,如自我介绍、家庭、运动、交通、友谊、网络、餐饮等富有时代气息、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现根据教学内容,对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做以下探究。

(一)词汇、语法教学

《基础俄语》课程是俄语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是俄语学习的开始,是帮助学生储备一定词汇量、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的关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大多依靠记忆,但死记硬背往往难度很大,在这一过程中,授课教师通常可以以举例造句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这正是融入课程思政的最佳方式。拒绝生搬硬套,结合时事的例句往往更能让学生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和正确判断,进而增强记忆。

(二)课文语篇教学

《基础俄语》课程在进行课文语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产出能力,拒绝以往先读再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自学,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对课文进行转述或者根据课文主题结合自身写一篇小作文等,课上以就课文内容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以《基础俄语》课程的教材东方《大学俄语》第一册的第十七课以及第十八课为例。第十七课课文标题为Онабудетучительницей(她将成为一名教师),这篇课文的思政教学可以和学生的产出导向相结合,并要求学生以Яхочустать…(我想成为……)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个初步规划,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其成为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人。第十八课课文标题为Смелыелюди(勇敢的人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例如,关于这篇课文,可以向学生提问“Когоназывают смелымилюдьми? Почему?”(谁可以称作勇敢的人?为什么?)学生下意识地就会回答出如医生、军人、消防员、宇航员等答案,而关于“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正是对学生危难面前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成为勇敢的人。

(三)俄罗斯文化教学

应用语言学教授皮特·科德曾指出:“学习第二语言确实要学习可以操这种语言的人所习惯的观察世界的方法来观察世界,也就是说确实要学习他们的文化。”为了培养俄语专业学生對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础俄语》课程的教材《大学俄语》第一册中单独划分“文化国情”这一板块内容,第二册以及第三册的教材中也加入许多文化元素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材料相结合。然而,授课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俄罗斯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因为目前外语教学存在的风险正在于外语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接触西方文化而出现盲目热追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淡化遗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容易被误导的时期,因此《基础俄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在介绍俄罗斯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通过中俄文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中俄文化的差异,在学习俄罗斯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加文化自信。

(四)主题导入融入课程思政

《基础俄语》课程的《大学俄语》第二册和第三册教材根据日常所需设置了不同专题,教材内容更加实用化、主题化,这也进一步方便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主题导入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以《大学俄语》第二册第六课спорт(运动)这一主题为例。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在紧张激烈的进行当中,中国运动员的赛况牵动着所有中国人民的心。授课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在让学生参与“喜欢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这样的话题讨论之前,可以利用此次奥运会中国队的参赛视频进行主题导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团结意识以及竞技意识。

五、结束语

《基础俄语》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俄语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言语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利用《基础俄语》教学时长的优势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是完成素质目标教学的有效途径。然而,课程思政的融入,绝对不是直白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而是要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深挖教材,将课程主题与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是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在今后不断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哈尔滨石油学院教改项目“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号hsyjg202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肖昊宸.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上新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12(001).

[2]彭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措施[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34-36.

[3]夏子辉.思政课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6):12-13.

[4]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