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工作船拖带钻井平台系解缆作业

2021-05-24 08:33吴屯彪王宏波广东海洋大学
珠江水运 2021年8期
关键词:拖带拖缆拖船

吴屯彪 王宏波 广东海洋大学

刘江波 徐书忠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不断深入,近海石油平台数量剧增,钻井平台穿梭于油田区的钻探业务日趋繁忙,钻井平台进厂修理频次增加。钻井平台的移位少不了三用工作船的拖带。三用工作船在拖带业务作业中,最重要也是风险系数最高的部分是钻井平台龙须缆与三用工作船的主拖缆的连接与解除过程,俗称拖航系解缆作业。本文以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5拖带南海八号进厂修理为例,介绍拖航系解缆作业过程,供同行参考。

1.基本介绍

1.1 海洋石油675船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海洋石油675船性能参数

1.2 “南海八号”钻井平台主要相关资料

“南海八号”平台总长82米,宽61米,拖航压载吃水7.62米到9.45米;进航道吃水视平台实际情况而定,就目前而言最小吃水可到8.3米;龙须缆破断系数5,安全负荷120吨,过桥缆长度13.72米,龙须缆长30.48米,直径均为83毫米,拖缆结构:6*49IWRC。所有的连接索具包括连接环、三角板等破断负荷不应小于使用最大拖缆破断负荷的1.5倍。

2.准备工作

2.1 召开会议

船长组织全体船员召开拖航会,介绍作业内容,分析作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会议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点:(1)船长首先介绍拖带作业基本情况,作业要求及关键点;其次介绍本船情况,可能会遇到的甲板设备及轮机设备问题及拟解决的对策;最后对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提出应对措施。(2)轮机长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拟解决方案。应特别关注主机,拖缆机,锚机,侧推器等关键设备。(3)大副汇报甲板人员分配情况及甲板设备使用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特别检查拖缆机钢缆、卸扣等受力物件维护保养情况,确保人员能够安全使用。(4)其他人员对作业方案提出意见及建议,改进措施,确保本次作业顺利完成。

2.2 甲板现场作业准备

2.2.1 工具准备

在拖带作业开始前,现场工具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认真检查各种工具的维护情况,及时修理更换不符合作业要求的工具,保障作业安全。

作业工具主要包括:手用大锤、木制铁笔、圆头锤、钢丝绳夹、长柄斧、撬杠、凿子、钳子、活动扳手、防水手电、竹制长钩、开口销等。

2.2.2 作业前甲板面设备检查

(1)拖缆机及钢缆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拖缆机转动情况,制动刹车,现场控制转换及控制手柄收放钢缆功能实验。检查油管外观连接情况。(2)拖缆检查,主要包括钢缆磨损及断丝情况、牛油润滑情况及钢丝是否形变。(3)液压柱及鲨鱼钳检查:主要检查驾驶台控制液压柱升降性能及柱体滑油情况,检查鲨鱼钳的开合控制情况。(4)连接卸扣检查:主要检查卸扣螺杆与螺帽的拆解及外观情况。

3.接拖缆作业

3.1 时机把握

在收到钻井平台的指令开始接拖缆,船长按既定计划操船靠近钻井平台拖缆下方。如果遇到恶劣天气靠泊空间受限,无法有效避免甲板上浪,甲板现场作业人员需敏锐的把握接拖时间窗口,安全快速的完成平台拖缆与三用工作船主拖缆的连接任务。恶劣海况下接拖缆的常规操作步骤:(1)指挥钻井平台将吊车拖缆吊放至三用工作船甲板面主拖缆接头上方4-5米处;(2)三用工作船甲板指挥人员密切关注甲板上浪情况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威胁,同时注意平台吊钩与甲板面的动态垂直距离;(3)等待大浪过后船舶相对平稳时抓住有效时机,指令平台吊车司机及时放下吊钩至船舶甲板上面,甲板面作业人员同时作业,迅速完成接拖缆作业。

3.2 人员配合及作业步骤

图1 码头前沿水域拖带示意图

三用工作船甲板现场人员配备:指挥驾驶员(通常是大副)、值班驾驶员、水手长和两名水手。指挥驾驶员主要负责现场指挥及作业风险整体把控,不直接参与接拖缆作业。解脱缆作业开始后,作业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

(1)指挥驾驶员首先指挥平台吊车司机将平台拖缆放到甲板上接拖缆位置;

(2)A 水手负责解掉平台吊车上所挂的连接平台拖缆的钢丝缆,并将其挂入船上小绞车挂钩;

(3)值班驾驶员负责操纵小绞车,按指挥通过小绞车钢丝缆移动平台主拖缆,使平台拖缆琵琶头通过液压钳上方;

(4)指挥驾驶员指令驾驶室人员升起液压钳钳住平台主拖缆;

(5)水手长负责给液压钳插上安全销,升起液压住,控制平台钢缆方向,防止滑动伤人;

(6)B水手负责将拆开的连接卸扣移动至平台拖缆琵琶头处,并将扣环穿过平台拖缆琵琶头与船上主拖缆琵琶头,调整卸扣使两琵琶头与卸扣成一直线;

(7)水手长负责使用卸扣连接钻井平台拖缆与三用工作船主拖缆,给卸扣上插销并固定;

(8)A 水手同时使用撬棍调整卸扣角度协助水手长给卸扣上螺杆、螺帽并使用插销固定;

(9)平台主拖缆与三用工作船主拖缆连接妥后,甲板现场作业人员携带相关工具离开甲板面,水手长拔出液压钳安全销与现场指挥员最后离开现场;

(10)甲板人员撤离完毕后,指挥员报告驾驶台人员撤离情况;

(11)驾驶台液压柱、液压钳操作人员降下液压柱、液压钳;

(12)船长操控船舶逐步加车离开平台,接拖缆作业完成,拖航作业开始。

3.3 通讯保障

在接拖缆过程中通信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钻井平台与主拖船甲板现场,钻井平台与主拖船驾驶台,主拖船驾驶台与甲板现场之间的通信。主要的通信方式为VHF,主拖船驾驶台与甲板现场的通信除了使用VHF,还可采用船舶内部电话,驾驶台广播,汽笛等方式。在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危险提示,可以直接采用鸣汽笛的方式提醒甲板现场人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三用工作船驾驶台需要与钻井平台一对一沟通,可以拔打手机(有信号的情况下)或卫星电话。保障船方和钻井平台方通讯畅通。

3.4 应急预案

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人员受伤,需要根据应急预案采取行动,具体应急预案如下。

(1)当船员在作业过程中受伤,发现人员立即报告船长;

(2)船长指令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初步救治并向作业公司及作业者报告重伤人员姓名、人数以及急需何种医疗援助;

(3)立即停止作业,大副根据现有手段进行现场急救,如伤势严重,向钻井平台方寻求帮助,将重伤人员送往海上设施检查或救治;

(4)紧急情况下由公司指派飞机到平台转运伤员回陆地救治;

(5)重伤人员撤离后,船长安排替代人员,船舶尽快恢复生产。

4.解拖缆作业

三用工作船甲板解缆作业和系缆作业操作步骤刚好相反,不同之处在于解拖缆作业所处水域为船厂码头外沿水域或航道内,水流湍急,不易控制船位。码头前沿水域拖带示意图见图1。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解缆注意事项。

4.1 船体控制

通常在油田区直接拖带钻井平台,水域相对较宽,作业风险相对较低,但拖带钻井平台进厂维修航经狭窄水域风险较大,特别是码头前沿解拖缆时风险最大,稍有不慎将发生事故。因此在进入航道前主拖船内部需对动力设备再次进行检查,外部使用港内拖轮拖带钻井平台协助航行及大角度转向。到达码头前沿解拖缆时因水域狭窄,水流湍急,平台不能很好的固定,造成钻井平台和主拖船均在动态中解缆,非常考验船长操控船舶的水平。船长必须密切关注本船与钻井平台及辅助拖轮的动态趋势,果断的发出指令,精细的操控车、舵和侧推器,实现钻井平台与主拖船的相当静态,保证解拖缆作业能够顺利完成。这种精细控制船体的技能需要船长扎实的经验积累。

4.2 动态解拖

在动态解拖缆的过程中甲板现场指挥人员须实时注意主拖船船尾与平台桩腿的距离、主拖船与辅助拖轮的距离以及主拖缆受力情况,防止受力过大拖缆移动伤人。甲板操作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抓住有利时机,高效而准确的完成解缆作业。

4.3 辅助拖轮协助稳定钻井平台船身

辅助拖轮协助稳定钻井平台船身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防止流水作用下钻井平台位置移动造成与附近船舶或码头碰撞事故。二是便于主拖船与钻井平台达到相对稳定,避免主拖缆瞬间受力不均而造成人员受伤事故。其主要的操作方法是4条辅助拖轮分别将拖缆带于钻井平台4个桩腿的地铃上,使用卸扣连接,在主拖船船长的指挥下,根据风流和压差方向,调整角度,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稳定钻井平台船身,使主拖船和钻井平台处于相对静态。

5.结束语

钻井平台与三用工作船的系解缆作业无论在平台拖航或者抛起锚作业中均广泛应用,作业过程中受天气影响较大,作业风险高,一旦误操作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作业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非常重要。此外,随着海洋油气开采作业的不断推进,各种海洋装备不断更新。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希望同仁们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确保平台与三用工作船的系解缆作业更安全、高效。

猜你喜欢
拖带拖缆拖船
党建引领,铸就“长江‘金’拖带”品牌
拖缆引绳的设计改进
拖缆对水下航行器的操纵性能影响
潜水器水下拖带航行运动响应数值计算与性能分析
海洋平台工作船深水大型拖缆机选型分析
无动力或舵设备故障船舶在港内的拖带作业分析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水下某型拖带绞车张力控制方法研究
拖船技术加快“四化”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