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021-05-24 13:32梁海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良师益友学困生学习兴趣

摘要:一直以来,学困生都是教师谈话的焦点,正如一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看着眼前差别各异的学生,显然我们的教学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特别是班级的学困生。学困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如果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就要无时无地在关注学困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指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困生,良师益友,学习兴趣,爱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淡薄,信心缺乏,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学困生一直是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我们经常说,如果学困生好学了,成绩考好了,我们的教学成绩就搞上去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既然有所谓的学优生,就必然会存在学困生,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少数群体的存在。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转化、改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因此,希望通过选此题帮助更多因学困生困扰的教育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相关文献、论文、论著,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调查法:运用调查表、个别访谈等学生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便于教师对症下药进行转化。

二、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理论

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三、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业和表现有很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来说,教师的期望对他们的发展和心理成长其有更特殊的意义。[1]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相互尊重。爱是沟通教师与学困生心灵的桥梁,是调动学困生积极性的外部动力,是对学困生严格要求的基础。

2.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要做到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中。”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遇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古人云:“教不严,师之过。”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相加,让学困生感到老师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吸引学生的兴趣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有人说:“小学生喜欢和自己一起游戏的老师,初中生喜欢关心自己的老师,高中生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鉴于此,我认为作为小学老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一起活动、交流、聊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他们的大姐姐,这样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老师在学生眼中角色是绝对权威的,但是老师要想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近距离的接近,就需要老师把权威适当的降低,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运用鼓励和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三)家校合力,给学困生以温暖和爱护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单靠学校教育往往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家庭学校教育合作做过经典的描述: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2]母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

四、结束语

要想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离不开对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他们是学校和班级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不能只想为学优生更优,而对学困生视而不见。那么要想使学困生学得好,就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想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要从多方面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既要看到学困生的缺点,又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激励表扬的指引下克服困难,树立自信,找到乐趣,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这部分学生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生本人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唯有在感情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学困生帮助,才能使学困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孟月. 關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D]. [出版地不详]: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2] 满再梅.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家校合力,呵护孩子成长[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 卷缺失(24): 99.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 梁海燕

猜你喜欢
良师益友学困生学习兴趣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割席分坐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忆大学·我的“良师益友”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