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山生长 听竹拔节(开栏语)

2021-05-25 22:18张莉
长江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说集批评家栏目

张莉

  开栏语:

这个新开设的栏目:“新现场”,旨在邀请新一代批评家评价初绽华彩的新作家和新作品。也就是说,这个栏目既瞩目新一代作家的写作现状,同时,也为新一代批评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言说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作家的面貌,也可以看到批评家的锋芒——“新现场”所想要创造的是一种氛围:同时代批评家和同时代小说家共同生长。

栏目的第一期聚焦于2020年备受关注的青年小说家陈春成。陈春成生活在福建,是一位90后作家。他的小说《音乐家》曾进入“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2020年,他的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豆瓣评分8.5,评价则多达6500多条。某种意义上,陈春成和他的小说集在2020年底成为了文化现象。

本期专栏邀请三位新锐批评家行超、樊迎春、杨毅写下他们读陈春成作品的新鲜看法。在《小说的光韵》里,行超认为陈春成作品风格独特,虽不能被简单的代际划分所涵盖,但能约略看到一代人美学追求的变化。“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未来与未知,是现实之外的幻想世界,是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是一切新奇而未被充分挖掘的领域。”《在黃昏与黑夜的缝隙中藏匿》里,樊迎春认为陈春成小说以“非凡的想象力”引人瞩目,他“从历史和现实中突围,在文艺奇幻中驰骋,在黄昏与黑夜的缝隙中藏匿,在人力难以企及的救赎中悄然降落。”《想象自我的“可能性”》中,杨毅认为一种“情感主义的转向”正在陈春成的小说中生成。青年一代的“自我”想象,“意外地接续起先锋文学思潮后的浪漫主义写作,但这种‘浪漫主义不再是对形式或叙事的探索,而成为新的时代的文化想象和精神指向。”新锐批评家们的这些“别有所见”,无疑将我们对陈春成及其作品的理解推进了一步。

在《生活风格:2020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里,我收录了陈春成的《竹峰寺》,有段话格外动人:“漆黑中,能听见空气的流动声、遥远的地下水冰凉的音节,甚至溪流拂过草叶时的繁响。土壤深处有种种奇异的声音。有时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隆隆的响声,像厚重的石门被缓缓推开,片刻又寂然了。问本培,他说这是山峰生长的声音。山峰不是一点点匀速长高的,而是像雨后的竹笋,一下一下地拔高。也许几个月拔一次,也许几年。”陈春成的表达里有汉语的美感、清明、律动,以及一种迷人的调性。作为2020年横空出世的全新面孔,他让人看到一种优美的语言传统正在青年一代笔下“复活”。

《竹峰寺》里所描绘的听山生长、听竹拔节的场景如此美好,我以为,“新现场”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听山生长”、“听竹拔节”。想到本期杂志面市时,正是“五四”青年节,心内喜悦。那是五月的开始,随着每月一位青年作家和三位青年批评家的登场,盛大的夏季即将到来。

猜你喜欢
小说集批评家栏目
塑造藏族文化的现代主体性人格——评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
新锐批评家
关于栏目的要求
今日批评家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关注民生的深层次报告——浅析吕翼小说集《风过杨树村》
杨新民小说集《花朝女》出版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