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研究

2021-05-25 08:33张惠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未成年人公共图书馆

张惠梅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未成年人;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社会教育

摘 要: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强化社会教育职能、体现自身价值、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阐述了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相关概念、政策依据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案例分析法,总结了佛山、深圳、杭州、嘉兴四地部分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做法与经验,对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014-0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相继出台,公共图书馆基本形成了以全体公民为目标人群,以特殊群体为重点对象的服务格局,但在开展青少年通识教育方面尚显不足,如活动数量有限、内容形式单一、服务深度不够、青少年参与面不广等。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所和公共文化空间,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和使命。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目前的教育现状,以馆藏资源为依托,联合社会力量,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阅读推广及教育培训活动,辅助正规教育机构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6~18岁的青少年,但从读者需求及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实践看,公共图书馆开展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对象还应包括教师和家长,服务内容包括: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育质量;帮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明确的是,在全民阅读大背景下,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既包括阅读推广服务,也包括其他的服务内容、形式及目标[1]。

1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研究综述

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笔者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源,以“青少年+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得到1,889篇相关文献;以“未成年人+图书馆”为关键词,得到1,452篇相关文献;以“青少年+公共图书馆”为关键词,得到690篇相关文献。笔者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在业界、学界针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研究中,研究主题包括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的阅读推广服务、创客教育实践、信息素养教育、家庭作业服务、“放学后服务”及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等;有关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服务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中有关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的文献数量最多,有关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文献数量较少,学界针对该问题缺乏系统研究和实证研究。

1.1 国外图书馆青少年服务研究热点分析

于良芝、李晓新等在相关研究中提到:1999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服务领域有33.2%的图书馆开展了青少年计算机培训活动,有23.4%的图书馆开展了家教辅导服务;2000年英国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有60%的图书馆开展了家教辅导服务[2]。龚胜泉、易守菊对美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家庭作业服务的内容架构、资源建设、方式搭配、工具选择、服务规范、过程控制等进行了分析[3]。罗博[4]、林莉[5]以美国图书馆的“放学后服务”实践为例,阐述了“放学后服务”的主体、内容、对象、社会资源整合等特点,提出课后服务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解决家庭矛盾的有效途径。张凤鸣对16家国外图书馆的社会合作典型项目进行了调研,针对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合作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6]。黄东、吴品璇以美国“最佳小型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社区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服务的特点,为我国社区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服务提供了启示[7]。夏晶、许春漫总结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经验[8]。陈增强对美国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素养教育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础与核心双素养培育服务体系[9]。姚敏对美国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学校教育支持服务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重视青少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服务工作[10]。

1.2 国内图书馆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研究现状

从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和内容看,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关注青少年教育服务,但未形成明显的研究热点。李军锋总结了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教育的服务实践经验,提出了拓宽宣传渠道,开展社会化合作等策略[11];杨秀、张珺以镇江市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教育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存在的商业推广明显、教育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资源建设、引入师资力量及打造创客空间等服务优化策略[12];李亮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及15家副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对较为成熟的青少年服务实践案例进行了优势分析,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措施[13];胡春波、王黎黎对青少年利用鄞州区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的作用[14];邓李君认为,游戏服务的开展源于青少年的需求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15];郑昀、许大文等以“图书馆第一课”项目为例,介绍了嘉兴市图书馆开展小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培训的实践[16];吴仲平以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开展研学服务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17]。

2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概念及动因

2.1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概念

胡森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一书中提出,正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即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在教室和校园等环境中进行,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且由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菲利普·库姆斯认为,非正规教育是在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任何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服务对象和学习目标明确,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得到弥补[18]。

2.2 非正规教育与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且能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针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19]。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是指其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致力于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提供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正规教育计划和学习目标,有利于青少年群体增长科普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及健康成長等,因此属于非正规教育。

2.3 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政策依据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将“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之一[20];国际图联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群体,出台了《青少年图书馆服务指南》《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等,从馆员、资源、空间、服务、经费、宣传等角度,阐述了图书馆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改善服务模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也针对未成年人服务制定了相关政策,如:爱尔兰针对未成年人服务,出台了《图书馆为儿童和青年服务政策声明》,做出了四大纲领性要求及八个方面的规定。图书馆有责任提供信息资源,提升未成年人读写能力,满足其对文化艺术信息的需求,与学校图书馆协同工作,为未成年人使用图书馆做好规划和开发,为家长、监护人与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等[21]。

我国图书馆界一直致力于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提出,公共圖书馆要强化社会教育功能,加强馆校合作,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等提供支持。这些规定既与国际通用原则一致,也为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提供了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实现方式与目的,对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学校教育做出了专门规定,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3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3.1 国外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主要内容

随着青少年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国外一些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重视青少年非正规教育,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依赖学校之外其他文化机构的辅助和支持,因此,公共图书馆成为提供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场所,并将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纳入自身职责范围。国外公共图书馆在支持探究型自主学习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了解学校的课程设计、学科进度、重要作业;二是配备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媒介资料及参考工具书;三是辅助学生查询并获取所需资料。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通过设置“作业支持中心”及面向学生和家长的“一站式学习中心”等,积极配合学生的研究型和探究型学习,为其提供所需资源及专家辅导服务。

3.2 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主要案例和启示

从表1可以看出,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国外公共图书馆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国公共图书馆借鉴和参考,我国公共图书馆结合国情,因地制宜,从青少年信息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服务,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正规教育支持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1 创新“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联动输出。佛山市图书馆在支持青少年正规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输出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准入机制。在该馆2012—2017年立项的646个项目中,有20多个属于教育培训类项目,如“佛图公开课”。该馆通过整合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对接中小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构建了在线学习和网络直播平台,将服务活动及相关文化产品向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纵向联动输出,实现了市区图书馆活动互联、资源互通与服务共享。

3.2.2 探索“合作+引进”的融合发展模式,丰富图书馆的创客教育服务内容。深圳图书馆从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受众特征,精准对接受众需求,引进了一整套创客文化服务体系。青少年通过参与、操作和体验,从探究发现到创意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创客教育难以构建课程体系、缺乏师资等问题,该馆主动与新东方在线、小码教育等合作,探索了公共图书馆非正规教育与社会商业机构创新实训平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3.2.3 构建特色化研学服务体系,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服务空间。杭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研学服务体系,打造了研学活动基地,将研学服务融入少年儿童的做、玩、赏、游中,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2019年,该馆研学服务活动的参与人数达28.4万人次。研学服务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体验式阅读服务空间。

3.2.4 深化社会教育和阅读指导功能,为青少年终身教育提供支持。嘉兴市图书馆依托总分馆建设,结合本地特点,开发了“菜单式”教育、“体验式”实践等分级课程,深化了社会教育和阅读指导功能,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了场所[22]。新生入馆教育是嘉兴市图书馆“馆校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自2017年实施以来,嘉兴地区的16家公共图书馆积极走进社区、学校,截至目前已面向20所小学开展了3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发放9,000份阅读礼包,吸引了近2.6万名学生及1,500名教育工作者、家长踊跃参与。

4 思考与建议

众多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实践证明,未成年人的借阅服务数据占总服务数据的50%以上,为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开展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一是正规教育支持服务是为了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以受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服务主题及内容,为受众提供精准服务。二是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为加强与商业化培训教育机构的合作,公共图书馆需要从服务规划是否合理、内容设计是否精准、服务效能如何评估、合作持续性能否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三是积极开展研学服务。随着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研学服务越来越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国家图书馆、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等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但公共图书馆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尚显不足。四是注重青少年服务品牌的打造、内涵提升及多渠道宣传,扩大受众范围。五是保持正规教育支持服务品牌项目的系统性、持续性,在创新的同时注重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欢.基于网站调研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正规教育支持服务剖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0):72-76.

[2] 于良芝,李晓新,朱凡.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3(6):65-68.

[3] 龚胜泉,易守菊.美国公共图书馆家庭作业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7):135-138.

[4] 林莉.美国图书馆青少年放学后服务实践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4):92-95.

[5] 罗博.美国图书馆为放学后青少年服务的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6(2):75-79.

[6] 张凤鸣.国外图书馆社会合作实践及启示:以少儿和青少年项目为中心[J].图书馆学研究,2017(10):76-80.

[7] 黄东,吴品璇.美国社区图书馆青少年服务研究:以“美国最佳小型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18):89-94.

[8] 夏晶,许春漫.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7(18):42-52.

[9] 陈增强.美国图书馆青少年素养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9):90-94,100.

[10] 姚敏.美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学校教育支持服务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8(3):67-71.

[11] 李军锋.深圳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教育实践与启示[J].河北科技图苑,2019(2):38-42.

[12] 杨秀,张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教育实践研究:以镇江市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5-108.

[13] 李亮.国内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思考建议[J].图书馆研究,2019(4):102-106.

[14] 胡春波,王黎黎.谈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鄞州区图书馆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4):100-102,131.

[15] 邓李君.公共图书馆基于游戏服务的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9):79-85.

[16] 郑昀,许大文,胡萍,等.建设公共图书馆“馆本课程”提升未成年人信息素养:以嘉兴市图书馆“图书馆第一课”项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9(11):56-60.

[17] 吴仲平.公共图书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服务探索:以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7):53-57.

[18] 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6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242.

[19] 柏藝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代社会教育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0):189-190.

[20] 周旖,于沛.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立场与社会角色:对《公共图书馆宣言》1949年版、1972年版和1994年版的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5):1-7.

[21] 李超平,马辛旻,毕达.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中的智识自由:国外案例评析[J].图书馆,2013(5):1-5,18.

[22] 王世伟.对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再认识[J].图书馆杂志,2019(10):24-28.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未成年人公共图书馆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