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四重密码

2021-05-26 12:48雷厚礼
理论探索 2021年6期

〔摘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既立足于过去,又着力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对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成功,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进行了高度概括,又对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铸辉煌的密码进行了四个维度的深刻揭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从理论维度对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创辉煌思想密码的透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从历史维度对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创辉煌政治密码的展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从实践维度对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创辉煌精神密码的显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从政治维度对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创辉煌价值密码的昭示。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第二个百年,四重密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6-0012-08

关于百年大党创造辉煌成就的密码,学界曾有热烈的讨论。如:张志明在《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5期发表的论文《破译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密码》中认为是“党与人民、民族命运一体、休戚与共”;石仲泉2020年底在接受《新视野》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成功密码,就是为人民守初心;金民卿在《人民论坛》2021年6月上期发表的论文《百年大党历经磨难而走向辉煌的精神密码》中认为是“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叶小文在《人民论坛》2021年7月下期发表的论文《中国共产党的常青之道》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是“勇于彻底自我革命、善于解决现实问题”;此外,还有陈曙光的“五坚持”,张占斌的“八密码”,吕炜的“五优势”,黄春红的“五密码”等观点。笔者认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简称“32字”伟大建党精神),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创造辉煌而成功的真正密码。它始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建党时刻;成熟于不断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锻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100年;将发力于第二个百年赶考路上再铸辉煌、建成世界最强政党的丰富实践。“32字”伟大建党精神,科学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码,从理论、历史、实践、政治四个维度昭示了第二个百年奋斗之路如何守正创新思想理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大精神力量、创造创新价值情怀而再创辉煌的四重密码,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伟大事业新业绩,争取更大光荣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思想密码

政党精神始于政党之立,源于建党初心。一个政党从建立到兴旺再到强大,需要有诸多条件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科学而具有真理性的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445,这是列宁的著名格言。革命运动需要革命理论指导才会成功,革命政党需要革命理论指导才会走向成熟而强大。伟大建党精神把“坚持真理”作为第一条的首句,可见科学的、真理性的思想理论对政党建设之重要和必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百年成功密码的科学揭示,是伟大建党精神演绎升华和逐步展开的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人讲坚持真理,最根本的是坚持作为自己毕生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其真理性源于对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科学皆真理。马克思主义因是真理而成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党人因坚持真理而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在共产党人的眼中,“真理是生命之光”,“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共产党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296。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党建党兴党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3〕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牺牲、创造,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讲坚守理想,坚守的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新中国成立前28年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不管面对何种困难,都从未动摇过共产主义理想,因为他们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正是对这个伟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坚信而使他们坚强有力、无坚可摧、无敌能胜。正是对理想的坚守而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坚守理想而找到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道路”;在世界动荡不安中坚守理想而创造了世人羡慕的“中国奇迹”。实践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守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党。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思想密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第二个百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出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始终坚持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一再要求全党坚守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归宿的科学揭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也是对真理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皆源于“两个主义”的真理性,本质上的同一性。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百年大党,更是一个长期执政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的党。第一个百年已经过去,第二个百年刚刚开启。在第一个百年,我们党依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3〕。第二個百年,我们党将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更加伟大更加振奋人心而又更加艰巨的目标,是一个更需要以赶考精神走好的新征程。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形象。只有以真理为动力、以理想为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百年才会有新气象、新形象。在第二个百年,中国共产党将着力于真理、理想的坚持和坚守。对真理、理想的坚持和坚守,重在行动。这是党在第二个百年思想理论建设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两个基本点,即中国共产党既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自己,又要根据新的实践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用真理说话,用真理凝聚民众、鼓舞人心。对真理的信仰,对理想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武器。

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列为伟大建党精神之首,充分体现了它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征程上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第二个百年党对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对思想理论重要性的清醒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持与坚守,必将开出更加绚丽的马克思主義中国化之花,结出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之果。

实践是真理的源泉,真理是理想的根魂。第二个百年奋斗路上,国内外形势会更加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会更加艰巨,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4〕,在识变求变应变中积势蓄势谋势,在围绕和服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中将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将成为党在第二个百年破解各种难题、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风险的取胜之道。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政治密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立党建党的起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则是兴党强党的实践旨归。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既是对第一个百年成功密码的深刻揭示,也是从历史维度对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政治密码的展现。

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走来。一大党章乃至以后历次全国党代会对党章的修订完善,对初心、使命的表述从来没有改变。伟大建党精神对初心使命的要求之新,在于理论的实践旨归,在于“践行”与“担当”的要求。践行既要求共产党人牢记初心,更要求共产党人守护初心;“担当”既说明共产党人有履行初心使命之职,更要求共产党人承担履行初心使命之责。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既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更是一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正是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才能在一次次腥风血雨中绝处逢生,在一场场攻坚克难中鏖战而胜,在一个个关键时刻脱颖而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体现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立场,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正是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为世界大同从不畏惧、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这种薪火相传,源于1840年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与“势”。1840年到1945年期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从1840年到1905年,先后在我国进行了10多次侵略战争。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昔日的“天朝上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中华、救人民成了当时各种主义、各种流派举起的大旗,但都草草登场又纷纷湮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发出了正义而又现实的声音,开辟了救国救民之路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尽管只有50多人,但“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2〕21(简称三个“为了”)的正义之声却撼天动地。中国共产党为救人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为彻底结束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厄运而生。三个“为了”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最早表达,今日的初心和使命是昨日三个“为了”的再现,虽然其具体内容具体表述会随时与势之变而变,但其理论核心将永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之路的科学凝练。中国共产党源自人民、为民而生,扎根人民、因民而兴。一大党章中“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5〕1,七大后党章中关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宣示,都意味着共产党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旗上始终未变的镰刀斧头,更是始终代表“人民”中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象征。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扛在自己的肩上,是政治的自觉、历史的担当。正是这种自觉和担当,使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也推出了人民的江山。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历史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6〕5。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18;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检验政党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始终是代表什么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不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8〕40,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失江山归根到底是人心的失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最根本的就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血脉中始终未变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一永远鲜红的基因。

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换为践行、担当的话语,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对初心与使命这一政治基因既要不忘和牢记,更要践行与担当,这是对全党赓续红色血脉的新要求。第二个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根本点仍在为民为国。为民,重点是引导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提高共同富裕的程度和质量,提高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满意度、获得感;为国,将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看,为国也是为民。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国与民始终是一体,国是人民的国,人民是国之主。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服务对象,人民的要求永远是一切工作的重点。共产党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民过得好一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服务好人民;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历史。无论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步都充满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懈奋斗,都书写着中国共产党赓续初心使命这一红色血脉的恢宏篇章。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百年,赓续红色血脉,更要着力于践行初心,用心于担当使命。第二个百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朝着深远走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将朝着接近而来。一远一近,客观上要求共产党人赓续初心使命这一红色血脉不能仅仅停留在不忘,而要着力于践行。只有着力践行,初心才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只有着力践行,人民才会从心底里产生永恒的感恩。赓续使命这一红色基因,也不能只停留在牢记,而要用心于担当。只有用心担当,使命才会更加光芒四射;只有用心担当,人民才会有永久的依靠和希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等,都是第二个百年赓续初心使命红色血脉的旨归。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精神密码

传承光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是实践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举措。“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百年大党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动力之源的重点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在轻轻松松、敲鑼打鼓中建成,而是需要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努力工作、不断创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史。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建立在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基础上。没有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争得人民群众利益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不会有千千万万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四个伟大”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因此,在第二个百年,中国共产党仍需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仍需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为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既是对第一个百年精神力量之源的概括,也是对第二个百年精神动力的揭示。百年前,当中华民族还处于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前途一片茫然之时,为数仅仅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而甘冒被囚禁、被杀头的危险。这种精神,不仅使10多名全国代表在敌人搜查、封锁、破坏重重的危机下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而且使星星之火燎原中华大地,处处响起震动云霄的连绵惊雷,并生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一系列革命的精神谱系,锤炼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第一个百年,共产党人在苦难辉煌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经受住无数次枪林弹雨、英勇牺牲的考验,靠的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千锤百炼。习近平在谈到这一历史时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8〕15百年非凡历程,凭的就是“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8〕19。

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不但将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写在中华大地,载入世界文明史册,而且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数英烈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擎起了历史发展的火炬。李大钊、王尽美、邓恩铭、廖仲恺、叶挺、王若飞、邓发、罗亦农等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中国革命永远鲜红的丰碑。坚贞不屈的“红色大管家”毛泽民、有钢铁般意志的江竹筠、愿把牢底坐穿的何敬平、七次被捕视死如归的乔国桢、“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关向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的毛岸英、永不凋零的巾帼玫瑰张露萍、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忘命堵枪眼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爱民模范欧阳海、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草鞋书记杨善洲、忠诚卫士任长霞等人的故事,在人民中流传,并成为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精神动力。

已经走过的100年,中国共产党有太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故事。伟大的长征,无疑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这次史诗般远征,穿越11个省,突破重重火线,跨越滔滔江河,勇攀2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更有难以置信的“死亡草地”,最多者走了二万五千里。伟大的长征,是宣传队、播种机,更是唤醒民众的宣言书,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集中展现。长征在创造中外历史奇迹的同时,也形成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9〕的长征精神。伟大的抗日战争,又是一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诗篇。“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10〕4-5这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胜。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追穷寇,历时142天的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154万余人,形成了对蒋家王朝的摧枯拉朽之势,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肆虐半个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组织起36万多兵力、800多万干部群众,30米一名干部,10米一名党员,共同谱写出一幅“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战洪图”。脱贫攻坚更是历时8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的反贫困人民战争,谱写了一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史诗般赞歌。姜仕坤、樊贞子、黄文秀、黄诗燕等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斗争第一线,使1亿人脱贫,中华民族彻底告别绝对贫困,这在世界史上无与伦比。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下,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共筑疫情防控防线,最终在全球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复经济,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并且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标注着今天的中国不仅在物质上强,更在精神上坚。精神上坚,是一种更持久、更深沉、更强大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红色气质和强大的精神品格,是在历史风云中引领我们穿越风雨,慨然前行,从绝处走向新生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永葆生机活力,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制胜法宝。

站到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我们面临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民生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发展协调、经济恢复基础尚待巩固、一些领域“卡脖子”问题仍较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有待解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抬头,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居高不下等新情况新问题。前进路上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甚至还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各种斗争将伴随第二个百年全过程。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抵御、克服、解决各种风险和挑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以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英勇斗争的大无畏气魄,继续去攻打一座座“娄山关”、攻占一个个“腊子口”、飞夺一座座“泸定桥”,继续以舍身炸碉堡、忘命堵枪眼、不怕被烧死的精神,去战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复杂多变的斗争中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保持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迎接各种挑战,战胜各种骇浪,才能创造新的业绩,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胜利。

在第二个百年,既需要党在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中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更需要党在伟大工程中弘扬这种精神集中体现的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向我开炮”的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不怕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发展自己,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自己没有任何私利。无私者无畏。不谋私利就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先后进行过大大小小10余次整风,每次整风都是自己拿起手术刀清除自身的病灶,都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一次整风,就是一次集中性的自我革命,一次同影响自己先进性纯洁性问题的坚决斗争,一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11〕531要保证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和决心,坚决地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言行作斗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是执政党与革命党的统一体。执政条件下仍然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当下,最重要的就是革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变种的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反形式主义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工作不实、浮躁情绪、私心杂念等问题;反官僚主义要以自我革命的毅力解决不维护人民利益、不作为等问题。“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2〕124。

今天已经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12〕3,仍需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只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能在第二个百年创造更加绚丽的辉煌。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价值密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百年大党价值情怀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价值密码的昭示。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价值,也有自己的情怀。共产党人的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的情怀,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不负”即不辜负。在党的文献中,大量使用的是“忠诚于人民”。伟大建党精神在人民前置“不负”,还有回报之意,即回报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事业始终如一的拥护和支持。共产党执政,不能辜负人民,只能回报人民,感恩人民。因此,“忠诚、不负”,具有同一内涵、一致属性,皆是“忠诚”之意。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忠诚”始终受到高度关注。孔子的四项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就有“忠”,在他看来,“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3〕是基本内容。到韩非子那里,“忠”则成了臣对君的本分,“故人臣毋称尧舜之贤,毋誉汤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尽力守法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14〕。董仲舒进而将其演绎为“君为臣纲”。“诚”在儒家思想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被人视为思想核心。如孔子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在他看来,“诚”是天地运动变化之道,与天地共存,并化生万物。在孟子看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5〕朱熹则作了更加明确的解释:“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16〕诚就是不虚伪,是什么就是什么。由此可见,忠诚问题,是一种政治伦理、政治文化。

在我国革命文化中,对忠诚的论述较多。毛泽东要求“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2〕263。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指出,“我们对人民是忠诚的”〔17〕231。任弼时在谈到党员应有的品质时,认为党员对党“应该是很忠诚的,要忠实于党的事业”〔18〕252。刘少奇要求“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19〕111;党员对自己的阶级兄弟和劳动人民,都要“具有伟大而忠诚的友爱、热情和同情心”〔19〕145,并“无条件地帮助他们”〔19〕131。邓小平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则是:“不看风使舵,不投机取巧”,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20〕169。陈云谈干部标准时,认为要特别注意四条:“忠诚于党,联系群众,有独立工作能力,服从纪律”〔21〕255;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对革命对党无限忠诚,坚决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革命的和党的整个利益”〔21〕138;审查候补党员时,要多方面地去考察他们对党的忠诚度,判断他的言论行动“是否忠诚于党”〔21〕136。江泽民对“忠诚”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党的建设必须“确保各级领导核心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组成”,各级领导权“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来掌握”,而且认为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的“至为重要的战略问题,”〔22〕100是一个“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计”〔22〕247;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到永远忠诚老实、廉洁奉公”〔23〕502,“在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地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23〕366;党员“必须永远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诚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做捍卫党的原则和人民利益的忠诚战士”〔22〕40。胡锦涛强调学习邓小平“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24〕212。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的话语中“忠诚”二字随处可见。如“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使命”“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忠诚干净担当”“倡导忠诚”“绝对忠诚”“倡导和弘扬忠诚”“对党忠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他认为,忠诚是一种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是一把检验共产党员党性的重要尺子,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也是“看是否对党忠诚〔11〕519。在共产党人的品格中,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11〕519,是“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11〕505,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对党忠诚,应该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11〕197。要“有‘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11〕505。“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11〕505,“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11〕100。他不仅对共产党人忠诚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论述,而且对怎样做到“忠诚”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7〕189,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对党的组织、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必须始于足下〔11〕100。“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11〕5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不良作风的批评、批判、痛斥,也将其重点放在政治忠诚上。如大家熟知的对“七个有之”①“三小三门”②“九个问题”③“七种潜规则”④的批判,就是对那些对党对人民不忠诚者的痛斥。伟大建党精神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高度概括了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又深刻揭示了第二个百年再创辉煌的价值密码。

第二个百年,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从树牢全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信念入手,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近10年党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开启忠诚建设之门。十八大后党的建设从反“四风”开始,经过近10年持续治理,取得了决定性成效。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25〕第二个百年,党的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忠诚建设入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是强大的政治道德优势和高尚的政治伦理特质的集中体现。对党忠诚是党性的体现,不负人民是人民性的表达。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里,党性和人民性永远是一致的统一的,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就会无限热爱,就能始终不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使“对党忠诚”具有最深厚的价值情怀,使党在第二个百年伟大征程上始终有不竭的、最磅礴的力量源泉。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当作一句口号,而是作为心中不灭的信仰、脚下坚实的行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承诺,保持不负人民的情怀。做到对党忠诚一心一意、一生一世、一以贯之,不改初心、不毁名节,为党分忧、为国尽责,铁心跟党走、誓死不回头;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不负人民、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奉献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铸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深厚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甜在一起、苦在一起,忧在一起、乐在一起,心心相印、血脉相通,团结奋斗、共铸辉煌的历史;一部为了人民幸福,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殚精竭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一部兑现承诺,回报人民的历史。

第二个百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不会减弱,市场经济的物役不会消失,和平演变的图谋不会停止。要充分发挥政治忠诚观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目标导向功能,传承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忠诚文化功能,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功能,实现党的建设的先进性与阶级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革命性、人民性与党性的高度统一,加强政治忠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加强政治忠诚建设,是治愈那些久治不愈问题、真正减少杜绝问题增量,着力解决问题存量的有效途径,也是逐步形成不敢、不能、不想腐的机制,逐步形成与长期执政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相一致的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事业发展无数华章。第二个百年更加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伟大的事业更需政治忠诚、不负人民作保障。

注释:

①“七个有之”是指: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5-106页。

②“三小三门”是指: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搞门客、门宦、门附。参见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9页。

③“九个问题”是指:独断专行、“一言堂”和自由主义、分散主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问题;有纪不依、执纪不严、违纪不究问题;不思进取、不敢担当、庸懒无为问题;重大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对党不忠诚老实、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做“两面人”问题;选人用人上任人唯亲、任人唯利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问题;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政治野心膨胀问题。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3-184页。

④“七种潜规则”是指:“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8页。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4〕习近平出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7-06(01).

〔5〕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十六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习近平在宁夏固原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18(01).

〔10〕習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2〕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孔子,等.论语·中庸·大学〔EB/OL〕.https://gj.zdic.net/archive.php?aid-11562.html.

〔14〕韩非子·忠孝〔EB/OL〕.https://gj.zdic.net/archive.php aid-11562.html.

〔15〕孟子·尽心上〔EB/OL〕.https://gj.zdic.net/archive.php aid-11562.html.

〔16〕朱子语类·卷一一九〔EB/OL〕.https://gj.zdic.net/archive.php?aid-11562.html.

〔1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9〕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1〕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5〕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1-23(01).

责任编辑 陈 鹃

〔收稿日期〕2021-08-23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后期资助项目(CXHQ2016),主持人雷厚礼。

〔作者简介〕雷厚礼(1952-),男,贵州道真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