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施工单位开展经济风险管理的措施

2021-05-26 03:37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程量施工单位公路工程

刘 坤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500)

1.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施工单位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施工单位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通过合理管控优化公路产品质量,同时加强经济管理,保证单位经济效益,为单位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在建设公路时,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经济发展的策略,合理规划利用地形地貌,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同时,应当合理分配资源和资金,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尽量减少,达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优化的效果。但是,当前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为此,施工单位要明确施工中常见的经济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

2.公路工程经济风险分析

2.1 公路项目经济影响风险来源

当前很多地方在建设公路工程时存在较为突出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风险。前期理想分析、建设施工阶段、运营管理等过程都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内容,施工单位为了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就要在前期将风险来源全部确定清楚。在前期规划阶段,应当加强分析公路施工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明确工程需要投入资金量,将融资方式以及融资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进行确定。公路工程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量,并且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环境,施工中需要涉及到较多专业内容,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会由于中途各种影响因素而增加施工成本,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影响施工阶段的所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尽量做好不确定性的探讨,从而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2 施工阶段的经济风险

施工方案、施工安全、进度、劳务分配等都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常见的经济风险。具体来讲,第一,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工作人员没有对施工环境产生的而影响进行全面地分析,加上有的勘查资料不够全面和准确,导致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这大大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风险。第二,有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安全事故、设计变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发生了延后等现象,这将施工单位的经济风险大大增加。第三,很多施工队伍是由农民工组成,很多工人在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导致增加了施工阶段的经济风险。第四,有的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展开严格的监管,导致施工阶段出现较大的不足和浪费,增加了公路工程经济风险。第五,当前建材市场鱼龙混杂,施工单位在材料控制、采购、质量检测等方面都缺乏严格的管控,导致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质量,甚至出现返工的问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风险。

2.3 经济方面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如下两种经济方面的风险:第一,施工图纸和工程量之间存在差异。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很多企业在计算工程量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和设计图纸不够细致以及工程量统计方法不合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施工阶段业主可能提出一些变动或者增加一些项目,这就导致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有着更大的差异性,不利于施工单位经济风险管控。第二,工程量清单和计量规格的匹配度不高。这和不同施工单位所选的计量硅谷和清单内容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按照道路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或者没有做好计量规格的明确标注那么很可能会采取习惯性施工方式,导致工程清单不能够和计量规格相吻合。

3.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提出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施工单位能否生存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部门,为了尽量提高经济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应当加强财务监管。首先,应当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将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提升,让所有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处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监管人员加强监控财务运营以及财务人员工作。此外,施工单位要避免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可以采用扁平化管理方式将每个岗位员工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3.2 成本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了有序地开展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需要有效控制成本预算中的不足,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分析成本预算风险。在整个公路施工经济风险管理中,成本预算发挥的作用较大,通过合理的成本预算管控能够达到控制防范公路经济风险的目的。一般施工单位选用的是先调查后预算的方式开展前期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隐藏在其中的风险因素,同时分析材料的价格,结合市场变化形式进行成本管控。此外,在编制和应用预算方案时还要综合分析和考虑施工所在区域的季节、环境、水文等情况,在风险控制中加强这些外部影响因素的考虑。在购买材料时,要确定材料的规格、数量、性能,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编制预算表时,要尽量详细,将工程量、单价、总价等明确地计算标注,如表1 为某农村公路的建设预算表。

表1 某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预算表

3.3 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的落实

在建设公路工程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施工的质量,这是降低公路经济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仅仅会导致工程修整、返工增加经济成本,还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施工单位未来的发展。为此,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加强材料性能的对比,严禁不合格品投入使用。其次,加强监督控制整个施工过程,铜鼓定期、不定期检查重点把控施工现场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施工流程和规范,如果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技术责令其整改,并且对违规操作人员采取一定的警告、惩罚等措施。此外,监督管理人员要主要加强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严格控制好施工进度、安全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施工进度尽量加快,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4 强化合同管理制度

在施工前业主和施工单位需要就双方的权益、责任等具体内容以合同的方式约定好。为了降低合同风险,施工单位可以在签订合同前委托专业的人员审核合同的内容,如果发现存在异常问题那么需要及时提出调整策略。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由于合同管理不当而导致施工单位利益受损。

3.5 完善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公路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此,施工单位要以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定,保证财务管理体系准确、规范、严谨。比如针对施工中如果员工中饱私囊那么不但会对公路建设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导致资金投入量大大增加,此时通过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能够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统筹管理所有物资和人员,明确各个人员的责任,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发挥问责机制的作用。同时应当加强监督体系的构建,各个部门的人员应加强彼此的监督管控,在财务管理目标明确后重点把控好工程的经济风险,将施工中的重难点整合,做好资金的合理分配,将资源利用率尽量提高。同时制定严格的财务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

3.6 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是施工单位发展的源动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助于高效实施施工单位的经济管理。人才一直是公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新时代下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施工各单位也要加强培养人才,让人才推动施工单位不断前进。首先,要在招聘阶段综合考察应聘人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工作态度等。其次,定期组织培训,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施工单位的发展相联系,实现员工和施工单位的同步发展。最后,加强人才福利待遇的提升,同时加强引进现代化经济管理人才。

3.7 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重视

在评价使用各单位经济风险管理情况时,要注意严格控制和审查施工质量情况。工作人员在初期就要加强材料、施工方案等方面的质量考察,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建设。同时施工单位在开展经济管理时可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比如在工程量计算时可以利用BIM 技术,通过输入相关参数直接生成公路工程设计图纸,自动计算工程量,这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可以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大大提升。虽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多的成本,但是在后期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较大,最终能够实现经济成本节约的目的。相关领导应当加强重视公路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未来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施工单位只有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4.结语

通过不断优化公路施工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单位经济成本的节约和风险控制。施工单位为了在未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应当积极培养现代化经济管理人才,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合理控制施工风险,最终提升公路施工单位的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工程量施工单位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