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现状及改善措施探究

2021-05-26 03:37吕长文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中心公积金科目

吕长文

(泰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居民对房屋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为了缓解居民购买房屋的压力,国家制定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公民的住宅权益。但是,由于其和常规的财务管理形式有所差异,想要保证其核算质量的难度较大,结合新形势下各地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制定的地方政策,如何改善会计核算需要深入探究。

1.住房公积金的特点

住房公积金主要就是国家机关、社会企业等组织中按照制度要求将占据员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存缴,作为住房长期的储金。从制度层面上来看,住房公积金具有以下特点:保障性特点,可以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通过员工的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在其需要的情况下为其房屋购买提供支持;互助性特点,从其资金来源上看,基本是全体员工的互助体制,收入较高的员工帮助收入较低的员工;长期性,根据《条例》规定,除特殊情况之外,由入职到退休都是公积金的缴纳时间,且有具体的归集方式,如图1;普遍性和强制性特点,《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参缴群体,涉及的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并进行上缴;专用性和政策性,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途径就是员工个人的住房基金,属于一项“专款专用”的资金,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性,比如其贷款利率明显小于银行[1]。

图 1 住房公积金归集流程图

2.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现状

2.1 科目设置具有随意性

新形势下,在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方面,部分管理中心在核算科目的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财务核算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正常情况下,住房公积金中的科目可以划分为增值收益和住房公积金两个主要的科目,但是受人为主观意识的影响,在实际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带有重复性色彩的科目,增加资金风险,很容易产生资金浪费现象[2]。

2.2 财务报表具有独立性

基于现行的《条例》,在应付利息、定期存款利息等方面缺少统一的核算基础,导致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在核算方面没有统一性,由此而制定出的财务报表独立性较强,横纵向的数据比较力欠缺,无法保证其可比性,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开展。其主要表现在分支机构和管理中心的核算方式不一致,有的地方采用收付实现制、有的地方采用权责发生制,其基本的记录方式都不相同,账务展示上就更不相同了。同时,其在内部审计的管理力度较差,部分人员可能会由于个人利益等原因而肆意增加或较少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待提升[3]。

2.3 核算目标具有盲目性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管理中心核算过程中的关注方向不一致,可能受自身所处的行业标准、内部绩效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在核算目标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核算操作容易陷入混乱状态。而且,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财务管理中,可是在住房公积金核算上的信息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导致在核算过程中会存在人为误差,且当前的《条例》没有明确规定信息反馈方面的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核算方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3.新形势下改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措施

3.1 规范科目设置,提升核算针对性

基于新形势,需要将核算科目进行规范设置,保证核算人员在核算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顺利完成核算工作。对此,需要设置明确且统一的会计科目,将财务管理程序进行完善,以正常年度为会计年度,即1 月1 日到12 月31 日(公历),在年底期间将公积金情况进行认真核算,建议以《条例》为导向,分成以下四大类:一是负债类。主要指管理中心委托相关银行归集的资金,其细化的核算科目为:归集公积金、支付公积金、公积金结息等公积金科目的核算;核算应付利息,即在运作公积金过程中带有的应当支付却没有进行支付的利息;核算专项应付款,即需要向相关部门缴纳管理费用等[4]。二是资产类。在管理中心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委托贷款、委托存款、国家债券,细化的核算科目为:增值收益存款核算,基于规定,存入相关银行的增值款项;公积金存款核算,在政策引导下存入相应银行的款项;应收利息核算,运作公积金而产生的利息名目;委托贷款核算,管理中心中关于员工贷款的项目;国家债券核算;预期贷款核算。三是净资产类。细化科目为:增值收益核算,即对公积金收支差额的核算;贷款风险准备核算,即在公积金贷款提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风险准备;增值收益分配核算。四是收支类。细化科目为:业务收入核算,包括各种利息收入,如国家债券利息等;业务支出核算,在运作公积金过程中的支出情况,如归集手续费、公积金利息支出等。通过对科目的规范保证核算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按照不同维度和层次减弱科目的重复性,提升核算价值。

3.2 优化核算方法,提升报表可比性

一是信息核算模式。根据新形势下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建议管理中心发展信息核算模式,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为核算人员提供统一的报表模板和相对一致的核算方式,加强财务报表的联系性,提升报表的可比性。对此,需要管理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单独设置财务核算模块,在功能结构的设置上可以参照表1。其中,凭证管理功能具有凭证汇总、公积金收支结转、手工制单等作用,运作流程为核算人员设置凭证汇总方式-会计制单-会计复核-检查试算的平衡性-调整凭证编号-记账并对账-财务日结;期末处理功能可以帮助核算人员进行对账,根据核算人员设置的对账条件自动校对公积金金额、账单流水号等信息,并可以提示长期未达账款,展示阶段性的财务报告;账簿管理包括存款日记账、科目明细账、余额表、总账,可以帮助核算人员更好地掌握当前关于公积金的财务数据,保证核算效率;综合查询功能为核算人员提供以不同检索方式的查询渠道,如目录查询、内容查询等,可以有效保证核算成效。

表1 公积金核算模块功能结构表

二是强化内部管理。新形势中财务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发展信息化核算方式,但是其本质的操作主体还是核算人员,受公积金的特殊性影响,财务核算不能根据价值变动情况进行反馈,部分人员如果存在违规现象难以通过数据看出。对此,就需要强化内部管理,可以提供信息化的反馈渠道,以现有的财务核算流程为基础,建立审批制度,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供线上反馈渠道,加强管理中心上下游工作人员的交流,建立线上反馈和线下监督的双向联合管理机制。此外,可以采用双人双核模式,加强核算人员内部制衡作用,并丰富举报途径,如果核算人员举报成功则给予其物质奖励,严格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并根据核算中存在的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控制好风险,全面提升核算质量。例如,泰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就可以单独为财务核算风险设置风险防控小组,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管理核算,建立风险防控方案,保证资金安全。

3.3 明确核算目标,提升管理系统性

一是设定核算目标。新形势下,管理中心需要在财务核算之前就制定系统化的核算目标,保证全员核算目标具有一致性,方便后续的管理,需要管理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条例和地方管理细则进行工作部署,以此为导向,整合内部力量,并构建完善的责任机制,落实核算人员的具体核算责任。在核算目标的设立上,主要需要考虑到以下三点:核算信息需要符合宏观公积金管理要求;财务核算需要满足管理中心内部的管理要求;财务核算需要符合相关部门对管理中心财务状况等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定目标,规范核算人员行为,并简化核算环节,提升核算效率。例如,在年度核算上,核算人员可以将阶段性的数据(如表2)进行汇总,审核季度存款等数据,以核算结果为基础制定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公积金数据预期变化表,构建核算模型和预期发展模型,将二者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当地城市发展和经济条件将其进行适度调整,以核算支持管理、决策和制度,保证管理的系统性。

表2 公积金记录表(信息均为虚拟)

二是实行人员再培养。核算人员是财务核算的主体,需要结合新形势下的核算发展潮流,不断提升核算人员专业水平。一方面,需要在人员录用环节中就制定严格的受教育程度门槛,并加强对其技能检验,保证其技能满足财务核算的最低要求,才能给予录用;另一方面,重视再培养工作,财务核算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新财务理念、新核算方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加入,需要改进培训机制,为核算人员引进先进的核算模式并提升其信息化操作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加强核算人员的思想建设,为其提供公正的晋升机制,鼓励核算人员不断考取职业等级证明,用核算人员的进步来改善财务核算,提升核算人员的工作成效。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难度也会越来越高,需要各管理中心将财务核算模式进行优化,推进会计信息化、电算化发展,结合住房公积金的特点,制定规范的科目,保证财务核算质量,避免资金管理风险,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中心公积金科目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漾皮肤管理中心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高考“新科目”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