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研究

2021-05-27 02:27
北方药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骨伤独活疼痛感

谢 飞

(漳州市第二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100)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发病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变性,纤维环破裂,患者神经根受到压迫,引发一系列疼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在30~50岁患者中高发,多表现出临床症状,包括坐骨神经痛等,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行走困难。患者发病后多接受中医疗法,采用中药汤剂联合骨伤手法按摩,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10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54例,性别:男/女=28/26,年龄(46.83±3.17)岁,平均病程(1.53±0.41)年,病变位置:L3~4 17例,L4~5 18例,L5~S1 19例。观察组64例,性别:男/女=29/25,年龄(47.20±3.31)岁,平均病程(1.49±0.36)年,病变位置:L3~4 16例,L4~5 19例,L5~S1 19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医骨伤科》[1]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2)患者均接受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骨伤手法按摩。患者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和精神状态。

排除标准:(1)排除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疏松或中央型突出患者。(2)排除中途退出的患者。排除对中药过敏的患者。排除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取独活、牛膝、杜仲、川芎15g,桑寄生、白芍、防风、桂心、当归、党参、茯苓各10g。并辩证加减治疗,对有便秘的患者,增加生大黄10g;对气虚患者增加黄芪30g;对血瘀患者给予桃仁和红花各10g;对寒湿患者增加防己、附子各10g;对阳虚患者增加锁阳10g。添水煎服,2次/d,持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增加中医骨伤手法,(1)让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用放松手法让患者腰臀部放松,在腰部涂抹麻油,使用掌推法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叠掌按压从腰部按压至臀部,逐渐增加力度,重复按摩7~8次。(2)使用复位手法将患者脊椎椎间隙拉宽,让患者保持俯卧位,将腰部充分暴露。使用大拇指从脊柱中间两侧从上至下推动,并控制好用力的稳定性。经过7~8次按摩之后,让患者抓住床边,并让两名护理人员拉住腿部,医师使用右肘肘尖对患者突出椎体棘突突出侧按压,持续按压1min。(3)使用拇指对患者膀胱经肾俞穴和阿是穴进行点按。通过肘尖点对承扶穴进行按压。(4)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使用直腿抬高手法和牵引手法让患者关节活动,持续训练30min,1次/d。

1.4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腰疼症状基本消失,腰椎功能基本正常,经过直腿抬高实验后患者结果为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腰腿疼痛轻度,经过直腿抬高实验,结果为可疑阳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腰腿疼痛明显,病情无任何进展。

(2)统计两组患者腰腿疼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

(3)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法评价患者腰痛程度,0~29分,分数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好。使用VAS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34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20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2.2%;两组评分数据对比(χ2=8.38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对比

2.3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JOA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出现跷二郎腿、长期久坐等不良习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显著升高。目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由于受到外力作用,造成纤维环受到破坏,患者髓核组织破裂神经根受压迫,或者纤维环、髓核发生退行性改变。该病在中年群体高发,是临床常见疾病。从中医学理论讲,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痹范畴,患者多为腰背经脉虚,容易受到寒湿侵袭,或者受到外力和腰椎劳损的影响,导致发病。有研究[2]指出,患者神经根受到压迫后会造成静脉瘀血,神经营养障碍,椎间盘退变突出也会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神经根疼痛。在临床治疗上,患者主要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控制或牵引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范围小,且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容易重复发作,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较少。考虑到患者发病后腰腿疼痛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造成患者行动不便,甚至瘫痪。需要及时干预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避免病情恶化,影响患者正常功能。中医疗法凭借其药效温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等优势,受到了临床和患者的欢迎。

独活寄生汤以独活以及桑寄生为君药,可有效去除寒湿,理气散瘀,通经络;杜仲和牛膝具有强筋骨、补肝肾药效;当归、川芎以及白芍常用于活血补气治疗;茯苓具有益气扶脾的作用,有助于补足气血;川芎具有疏通血管,补气血药效;桂心具有强筋骨,缓解劳伤药效[3]。该方能够补气血、祛寒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独活寄生汤能够有效消除水肿、镇痛、抗炎、扩张血管等作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同时给予骨伤手法按摩,能够减轻患者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神经根压迫程度,避免神经根管和小关节的粘连,让腰椎上下关节突得到松动。中医骨伤手法通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能够让腰腿疼痛、肌肉痉挛程度得到改善,减轻患者疼痛感。

中医骨伤手法和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经本文研究结果证实骨伤手法和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病程,快速发挥治疗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缓患者的不适感。

由于中医骨伤手法能够针对性按摩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病变处受到的压迫,对患者神经根管容积起到调整作用,让患者腰椎间盘压力得到减轻,缓解患者疼痛感[4]。另外对患者肾俞穴、阿是穴进行按摩,能够强壮腰骨,补肾益阳,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得到康复。本研究结果证实联合治疗疗效突出,能够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其疼痛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给予按摩治疗,同时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骨伤独活疼痛感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等风来
独活入味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