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2021-05-27 08:27罗添华张旭辉孙玉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系膜附睾阴囊

罗添华,张旭辉,孙玉芳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山西太原 030013)

单纯附睾扭转非常少见,其症状体征类似于附睾炎,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附睾梗死,术前确诊困难。本文报道1例单纯附睾扭转伴睾丸附件扭转病例资料,为临床诊治附睾扭转积累经验。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1岁,因“左侧阴囊疼痛伴红肿4 d”2019年6月16日入院,无发热、呕吐、腹痛等,大小便正常。发病后3 d曾于我院门诊就诊,以附睾炎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疼痛加重,故收住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第2胎第1产,生长发育正常。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查体:体温36.6℃,血压102/59 mmHg。左侧阴囊红肿、触痛、皮温高,左侧睾丸肿大、质硬、触痛,以左睾丸上极为著,抬举试验阳性。左侧精索略增粗,有触痛。右侧睾丸在阴囊内,大小、质地正常。入院彩超提示:左侧附睾增大,实质回声减低,不均匀(以附睾头为著),血流信号丰富,左侧睾丸血流信号丰富。血常规:白细胞7.69×109/L,中性粒细胞66.5%,血红蛋白125 g/L,血小板356×109/L,C-反应蛋白0.5 mg/L。考虑左侧附睾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入院次日复查彩超:左侧睾丸与附睾之间回声不均区(附件扭转可能),左侧附睾增大,血流信号丰富,遂行左侧阴囊探查术。术中发现左侧附睾头部与睾丸相连,附睾头颜色暗红,附睾体尾与睾丸分离,睾丸与附睾头钻入分离间隙,使附睾头体之间发生折曲扭转,另左侧附睾头与睾丸交界处可见大小约0.6 cm×0.5 cm附件,坏死发黑。切除左侧坏死附件,复位左侧附睾并行左侧睾丸固定术(图1A、B、C),术后3 d痊愈出院。术后左睾丸附件标本病理:组织局部被覆柱状上皮,间质弥漫出血、变性坏死。术后1月复查左侧阴囊无红肿,左睾丸略增大、质硬。彩超:左侧附睾头回声增强,左侧睾丸及附睾血流信号正常。符合术后改变。

A:为术中所见左侧附睾扭转,附件已切除,附睾尾部位于睾丸内侧;B:为复位后的睾丸附睾位置恢复正常;C:左侧附睾扭转示意图。

A:术前附睾回声减低,不均匀(以附睾头为著)箭头所指;B:术后1月左侧附睾头回声增强箭头所指。图2 左侧附睾扭转术前与术后1月彩超所见

2 讨 论

正常附睾是通过上下韧带和附睾系膜附着于睾丸,使附睾不致发生单独的扭转。附睾整个或者部分附着异常,长襻附睾,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如感染或者外伤,可发生游离附睾的扭转[1]。目前报道的附睾扭转有两种类型:头部扭转和体部扭转,分别对应附睾头部和体部与睾丸连接异常。该例患儿附睾属于长襻型,体部系膜缺如,可能附件扭转,提睾肌收缩促使睾丸及其相连的附睾头部钻入系膜间隙发生附睾折曲扭转。

附睾扭转的症状体征与附件扭转、附睾炎早期无明显差异,均为患侧阴囊红肿,睾丸肿大、触痛,如扭转明显可有睾丸抬举试验阳性。但附睾扭转患儿对抗生素治疗无效,阴囊疼痛持续加重,没有附件扭转坏死后自觉疼痛减轻的缓解期。

附睾扭转的超声表现为睾丸具有正常形状和回声,内部血流信号正常;附睾明显肿大,回声异常,血管信号减少[2-3];轻度鞘膜积液和阴囊壁增厚。但这些表现并不特异。笔者诊治的这例附睾扭转有完整的阴囊系列超声检查,术前1次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附睾增大,实质回声减低,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诊断为附睾炎,没有鞘膜腔积液,符合缺血早期组织水肿改变,且术后1月彩超提示左侧附睾头回声增强,符合左侧附睾头缺血再灌注后修复改变(图2A、B)。该例附睾扭转没有坏死可能是因为扭转发生在头部与体尾连接处,而附睾的头尾分别由睾丸动脉和输精管动脉供血有关,附睾头尾部两支动静脉间有交通支。除了附件扭转、附睾炎,附睾附件扭转也是需要临床鉴别的阴囊急症之一,但附睾附件扭转与睾丸附件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变化可资鉴别。

附睾扭转后如不及时手术,会发生附睾坏死或者梗死[4],复位后如附睾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5]或者附睾与睾丸白膜固定。如果扭转附睾已坏死,可根据情况行附睾部分切除或者附睾全切术[6]。总之附睾扭转非常少见,如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程变化与常见的阴囊急症明显不符,应积极手术探查。

猜你喜欢
系膜附睾阴囊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复方积雪草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Bcl–2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超声联合结核菌素皮试、血清腺苷脱氨酶诊断附睾结核的价值
GPx5在牦牛隐睾附睾组织的分布特征及定位分析*
免疫细胞在牦牛附睾和输精管的分布规律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芍药苷通过调控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表达对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全胃系膜切除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