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过程质量监测内容及管理方法探讨

2021-05-27 06:56郭盛奇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监测

郭盛奇

关键词:过程质量;监测;监控模块;评价标准;处理流程

引言

目前,国内外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过程质量监测方法。产品过程质量的水平是反应一个企业制造能力水平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做好过程质量监测工作,有效地对产品缺陷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是能否制造出优质产品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对汽车过程质量监测内容及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1 过程质量监测概念

过程质量监测主要是指围绕整车工厂的四大工艺为中心,对每个车间交付给下一车间的产品进行最终的质量监控,对存在问题的产品进行评价或者检测。同时,把结果反馈给对应的责任车间,使车间及时调整工艺或方法,推进问题解决,使车间制造能力维持在一个稳定及合理的质量水平。

2 过程质量监测的具体监控模块内容

质量监控主要是在通过在冲压、车身、涂装和总装车间设置固定监测站点,然后在已经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及质量指标为前提下,按设定的频次对产品进行送检,评估产品是否在质量指标范围内。然后把最终的结果呈现给相关责任区域,推动问题解决。

2.1 冲压车间监控模块

冲压车间主要是生产汽车内外钣金件,如侧围外板、翼子板和侧门内外板等,因此主要监控的是冲压件的钣金表面质量及零件尺寸[1]。

(1)对于钣金表面质量,是按照冲压车间开班前提供的当班次生产计划,按1 件/ 批次的抽检频次将样件送到钣金表面质量评审工作房间,由评审员按照钣金评审标准对零件表面的缺陷,如凹凸、划伤或起皱等进行评价(图1),并结合评审结果与冲压封样件的对比,对变异及新增的缺陷及时报警反馈。冲压车间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就会及时对缺陷进行排查、停线等操作,避免问题零件继续制造及流入下道工序。

(2)对于零件尺寸,主要是通过把零件放置到尺寸检具上进行测量,如通过蓝光扫描仪或者手工测量。通过标准记录表格,反馈不合格测点,以便车间推进问题整改。

2.2 车身车间监控模块

车身车间主要对钣金结构进行拼焊、车门装配等,主要监控的是焊接质量、尺寸质量和涂胶质量。

需要设置的主要站点主要有白车身评审室、破坏性试验室、三坐标测量室及无损探伤监测室等。其中,白车身评审室主要是通过评审员在评审手册标准要求下,对白车身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如焊接质量、尺寸质量和涂胶质量等[2]。之后结合评审结果反馈给车间进行整改,同时评估质量水平是否达标,结合客户感知质量、下游工序的要求,对经过车间检验合格的车身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最后结合本过程要求,反馈上工序制造缺陷,将检查出的质量缺陷落实责任,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缺陷,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图2)。

2.3 涂装车间监控模块

涂装车间主要是对白车身进行喷涂及刷胶作业,涉及油漆质量、涂胶质量。设置的主要监测站点为白车身涂装评审室。该评审室主要是通过评审员在指导手册的指导下,对涂装缺陷进行评价。评审员要及时对油漆及刷胶质量问题反馈给责任部门,并在推进问题解决与控制的同时,评估质量水平是否达标。

2.4 总装车间监控模块

总装车间主要是把零件装配到白车身上,输出工厂的最终产品。主要涉及的监控站点有扭矩监测站、燃油气密监测站、其他法规监测站等,监控内容包括整車关键扭矩、零部件关键扭矩、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性能、发动机脱附性能、关门力、踏板性能、手刹操纵力、驻车性能、轮胎气压、字牌粘贴力以及显印性等。

3 过程质量监测管理方法

当已经建立各车间的监控站点后,如何联动这些监测点,完成缺陷证据链管控及问题闭环管理,是主要的难点。这就需要制定评审零件问题后如何处理的流程(图3)。

3.1 制定各责任区域

所有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要有对应的责任区域,比如冲压站点发现钣金有新增凹印,则必须要有冲压车间对应的责任班组或者工段[3],同时也必须设置有对应工程科室的工程师来支持。只有这样的联动,才能及时、快速地推进问题解决。

3.2 制定报警升级流程

所有问题不可能都按最高级去安排车间响应,因此对评审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级管理尤为重要。可以制定一个站点的报警升级流程,按照五个等级来设置,逐级上升。每一级均设有报警的限制条件及对应的响应级别,比如第一级只是班组级,第二级是工段级等。这样就有利于把重要的问题及时升级到车间更高级别的领导去推动。

3.3 前馈及反馈管理

对于前工序已经发现的缺陷,必须要及时前馈给下工序,否则容易导致下工序不知道问题已流入到本车间,导致缺陷失控。

因此需要制定前馈流程,这样有利于后工序及时获知问题并拦截。对于反馈,当收到售后问题、后续工序反馈的问题后,需要及时排查本车间是否存在该问题。

3.4 制定各站点的标准文件

所有站点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控制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指标、检查要求和检查流程等。这些标准均需要与本车间的工艺及质量要求相结合,否则容易导致监控的结果无法正确评估本车间的制造水平[4]。

3.5 变化点加强管理

对于车间生产存在的新变化,如焊接工艺更改、喷漆工艺修改等,需要监测站点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变化点管理,也就是对每个变化的要求加强检查。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由于新变化导致产品的质量产生波动,从而产生一些缺陷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评审员对变化内容的熟悉及了解。

4 结束语

通过对汽车过程质量监测内容及管理方法探讨汽的详细介绍,可了解到汽车制造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质量监控方法以及评审的流程。其中严格按照缺陷等级记录问题,根据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对感知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