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如皋育德堂

2021-05-30 10:48孙殿林
藏书报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故纸育德如皋

孙殿林

好多年前我收藏有《如皋县第一育德所二百五十周年紀念启》,只认为是民国时期自己家乡的东西,藏在家里就得了,今年因疫情的缘故,有时间在家整理自己收藏的一些故纸,也就翻到这一藏品,拍了图片晒在朋友圈里,过了几天有一书友打电话过来问我是否可以转让,我委婉推辞,朋友问我这个是什么时期的东西,因为上面又没有具体的年份,我说是民国的,朋友又问了是民国多少年的,这让我无从回答,因为我并没有做过深入研究。

有了书友的这一问,我便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确认故纸上的“育德所”即“育德堂”。据记载,育德堂是如皋有名的善堂,始创于清道光元年(1821),附设于北门内灵感观,常年为贫民施医施药、施柩助葬,冬春二季施粥。清咸丰、同洽年间,有康焘先生“扩育婴堂于城之南,以收养弃孩;扩育德堂于城之北,以邱贫病冻馁。淮以南无不知有‘康善人者。育婴堂风费几二万,积公私额产逾半。育德堂费亦如之,而曾无寸田笏金之储。诸施予之家,岁终揭其名于通衢,某金若干元,粟若干石,‘乌有‘亡是之号交相望也”。育婴堂创始于康熙年间,初在北门内露香园旧址,后迁南门内学宫东南,再迁于武定桥西南。至康焘经管时婴儿增多,房舍不够,又募款购买高家巷东旧房一所,作为“外堂”。这时育婴、育德两堂每年费用各需将近两万元,育婴堂有田产租金收入可解决一半;育德堂无田产租余蓄,全靠善士施舍。年终则将善士姓名和捐款数公布于大街上。其中有的善士往往隐去真名,称为“乌有先生”“亡是公”或“无名士”。康性急好酒,往往负气骂人,人多避之。吴金辂与康交善,康殁后,育德堂诸董事共推吴继任。一切遵康之旧规定,不足之处则加以完善。可是看到故纸上是二百五十周年纪念启,1821年成立再加250年那不成了2071年了,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就是按佛历计算也不正确,查了如皋县志上面也没有记载。这张故纸到底是民国哪个时间的?为此我纠结了好一段时间,为了找到答案,我不断在网上搜索,并仔细翻阅自藏的如皋地区文献。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如皋县民政局、民政志编写组戴武松、吴凤山于1983年编写的《如皋县福利史》初稿(未见出版)翻阅到相关记载:“在北厢灵威观,道光元年( 1821年)设育德堂。”但是在下方又有一内容:“另据范叔虞、严昌庭撰《如皋育德堂简介》(未考)育德堂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当时知县卢铤发起,自己捐俸再向各富户募捐,借县城灵威观西厢永丰坛设立微便堂,后改名育德堂。”从以上文字记载中可知育德堂是创于1682年,但是又有“未考”两字,说明那时未找到实物文献证明这一说法,所以还是保守地定为1821年创立。而据我收藏的这一故纸,若育德堂创于1682年,加上250年那正好1932年,就能讲通了。再者,这张故纸上的170多位发起人全都是民国时期如皋的士绅阶层,其中有严昌庭、黄星楼等名医,其时,这些老中医经常在灵威观坐堂施医义诊,可见记载能侧面印证这份故纸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产物。由此说来,这份故纸,作为实物文献,可以确定如皋育德堂就是1682年成立,《如皋县福利史》所记载的育德堂创立时间,可以将那“未考”二字去掉了。

猜你喜欢
故纸育德如皋
故纸情怀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热腾腾的面条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
扶贫决战,在如皋打响!
常从故纸寻家宝 便引新诗做火传——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吴占良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