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古籍保护暨文献修复研究中心揭牌

2021-05-30 10:48
藏书报 2021年29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特藏书库

本报讯7月9日,全国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古籍保护暨文献修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举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图书馆及古籍保护单位的近50名代表,就高校古籍保護和特藏文献资源的保护、建设、利用和研究展开交流。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表示,中心成立是落实提升古籍保护水平,切实发挥古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一项重要举措。

揭牌仪式后召开了古籍保护学术研讨会,共有6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阐述了“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的几个学术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探讨了“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古籍保护学科建设”。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党跃武分享了四川大学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的探索经验。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史梅介绍了南京大学馆藏古籍的整理历史和现阶段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包含打造古籍阅览室和修复室、推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整理未编古籍,打通图书馆与博物馆资源,进行文化推广与传播等。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蕾交流了“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与数字人文研究”,她论述了民间历史文献的发展、存藏现状与研究意义,介绍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对馆藏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编目和修复工作,以及数字人文在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方面的创新性运用。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汪帆从如何规范地拍摄书影、如何详细记录染色实验数据和自己多年在全国各造纸地走访学习的经验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心得体会。

主题发言后,与会人员分管理组、业务组进行了研讨,大家围绕着特藏建设、人才队伍、古籍保护与整理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实地参观了武汉大学古籍保护暨文献修复研究中心,对其丰富资源和先进设备表示赞赏。据悉,武汉大学古籍保护暨文献修复研究中心位于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D2、D3楼层,总面积1800余平米,下辖三个古籍书库、一个民国书库、一个西文古籍书库,设有古籍阅览区、古籍编目与数字化工作室、古籍整理与研究室、文献修复中心四个专业工作区。现藏有线装古籍20余万册,善本800余种1.4万册,其中有300多种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6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心将牵头全校古籍保护、文献修复及整理研究工作,以提升全校古籍特藏文献保障、服务与研究水平。(张维祥)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特藏书库
“人梯书库”丛书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探析
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工作探微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特藏发展与实践研究*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
我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