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新建档案馆全景呈现城市奋斗史上海多维打造“城市记忆空间”

2021-05-30 10:48张维祥
藏书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南楼新馆馆藏

张维祥

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历时近5年建设,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白杨路的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启用。

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占地面积4 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652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106045平方米,储存保管着460余万卷(件)珍贵档案。新馆融档案储存保护、公共查阅服务、展览教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身,为上海市民打造了一座互动开放的“城市记忆空间”

这座以“史册智库”为设计理念的新馆建筑,按功能分区建设17层库房大楼(北楼)、4层业务技术用房(东楼)和5层公共服务区域(南楼),构成“C”型环绕式布局。位于南楼的公共服务区域由活动大厅、珍档展示厅、专题展览厅、档案查阅服务中心、报告厅、学生课堂等部分组成,为市民提供查阅档案、参观展览、读档学史、聆听讲座、文化社交等档案文化体验。

档案查阅服务中心位于南楼二层,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设公共查阅大厅、多媒体档案阅览室、专题阅览室、政府公开信息阅览室、服务中心、咨询接待室等不同功能区域,面向公众免费提供数字、纸质和胶片载体的馆藏档案资料和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查阅服务。

公共查阅大厅分为数字化档案查阅区、图书阅览区和公共休息区,可同时容纳近百人查阅、休闲。数字化档案查阅区共有36台查阅终端,查档者可通过终端登录馆藏档案检索系统,进入上海市档案馆数字档案资源库,查询并浏览近百万卷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和部分数字化全文。图书阅览区将提供6000余册档案编研史料出版物、参考书、工具书等供浏览。

随着新馆的投入运行,上海市档案馆策划的“城市记忆时光珍藏——上海市档案馆藏珍档陈列”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数字上海档案馆APP“上海档案”也將同步上线。“城市记忆”展览

从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近年来征集档案史料中,精选出近千件珍贵文献、影像资料和实物,以档案陈列、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手段全景式呈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深挖上海人文点滴,铺陈百年历史沧桑。

展览分为开埠通商、建党伟业、抗日救亡、解放新生、革故鼎新、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等7个板块。一页页旧文稿、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影像再现了1843年以来上海城市变迁的大事件,彰显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课堂。

5月27日至7月2日,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以“百年初心地 档案话风华”为主题,开展2021年上海档案文化宣传月活动,带来180余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从档案视角反映上海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奋斗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馆开放当天,上海市档案馆发布第33、34批开放档案,并特别发布100 余件“馆藏红色珍档目录”,同时展示部分档案的原件(在同期展出的展品中,还有部分区档案馆和高校档案馆的红色档案珍品)。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珍档中的《灯塔》小丛书由上海地下党组织在抗战胜利后秘密印刷,收录了毛泽东所著《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以及朱德、刘少奇、陈云等中共领导人的著作,是延安整风的重要文献。

猜你喜欢
南楼新馆馆藏
馆藏
江海龙
深圳科技馆新馆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登白云阁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鄂州南楼书事
鄂州南楼书事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