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香了?

2021-05-30 20:13刘旷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招股书点位代理商

刘旷

从“三电一兽”到“小竹兽”,资本始终不买单?

今年4月1日,搜电、街电宣布合并。在同一天,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但一度让外界以为“共享充电宝能赚钱”的怪兽充电,如今,在连续5个季度盈利之后也亏损了。不仅由盈转亏,怪兽充电可谓上市即巅峰,股价也始终表现不好。自上市之日创下10美元的最高纪录后,怪兽充电股价一路走低。

小电科技的情况更不乐观。其上市之路颇为坎坷,于4月30日披露招股书后,如今7个月过去,招股书已失效。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尚且盈利1.37亿元,到2020年就亏了1.04亿元,赚钱的能力也不稳定。

据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显示,从商户点位角度而言,2021年上半年前三排名为竹芒科技、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到9月时,竹芒科技对外透露成为首个商户点位数量超过100万的行业玩家。另外两家,怪兽充电的最新财报显示于9月底点位达82万个;小电科技招股书指出,2020年底时点位为71万个。

从营收维度而言,上述报告指出排名前五的企业依次包括怪兽充电、竹芒科技、小电科技、来电科技及美团。以直营为主的怪兽充电,在营收上要高于由以代理模式深耕的搜电和直营为主的街电所组成的竹芒科技。

今年7月,美团共享充电宝负责人离职,正在抛弃自营点位,已有33个城市交由代理商接盘运营。而来电科技在2020年就已经增速放缓,战略收缩,市占率在10%以下。

共享充电宝玩家一路走来,从2017年站上风口,2019年共享经济遇冷,领域内形成“三电一兽”格局,至2020年四家均受冲击,美团以及深耕代理商模式的搜电伺机发展跻身头部,再到今年上半年,“小竹兽”格局形成。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表示,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盈利情况,竞争的激烈程度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盈利的长期稳定性,依然信心不足。变现模式单一、重资产、高投入、没有技术壁垒、产品服务同质化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被诟病的地方。

涨价难得逞,“好借难还”乱象继续

从业者们都很清楚,行业早已从野蛮增长期步入成熟期,竞争的核心要素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业务核心一直是依赖共享充电宝的租金收入,以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为例,这部分营收占比都是90%以上。要想保持增长,一是靠涨价,二是靠抢占商户点位、铺设更多设备。但激烈竞争下,行业的内耗越来越严重,天花板也越来越明显。

共享充电宝“疯狂涨价”今年以来备受吐槽。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但遵循着不同区域不同商户定价不同的原则,共享充电宝在热门景区、酒吧等场合的价格能达到10元/小时,网友称“比特斯拉充电还贵”。

更重要的是,涨价的策略也很难一直实施下去。涨价这条路走不通了,共享充电宝玩家的用户体验依然槽点不少,最典型的便是“好借难还”。今年11月,有调查发现,有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已经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计费,有23%的消费者反映在使用完充电宝后,因附近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原因难以找到空余机柜,导致无法及时归还而被持续收费,联系客服也无法提供解决方案。

截至11月30日,在黑猫投诉平台,小电科技的投诉量达到了17 550条,怪兽充电的投诉量已经达到9 754条。其中近期的绝大多数投诉,都与“好借难还”有关,有用户归还充电宝后依然还在计费,等过了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之后才被通知扣费,最高达99元。

共享充电宝业务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是抢夺点位,“得商户者得天下”。

为了拿下更多商户,共享充电宝企业们会给商户高额入场费以及高分成,演变成“给商户打工”。三季度财报中,怪兽充电的销售与市场费用为8.14亿元,占当季营收的比例达到87.53%,同比增长23.8%,主要就是促进网络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增加,由于POI(点位)覆盖率扩大和人员相关开支的增加而导致。

在一 二线城市投放量渐趋饱和后,当前,赛道玩家将重点放在了三四线及以外的下沉市场的开拓上。为了拼下沉市場,相较一二线城市的直营模式,行业重视起代理商模式。而代理商模式更加依赖一线工作人员的商户资源,竞争更加低维,却更加激烈。

黄豪是某头部共享充电宝的代理商,他告诉笔者,很多地推人员、代理商为了拿下商户,往往会承诺高分成,但最后很难完成承诺。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商户称,与怪兽充电合作,在店里放了一台六口充电宝机柜,合作了几个月,把机器撤走后却不按约定分成,客服人员也一直联系不上。

代理商与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纠纷事件也不少见。黄豪自称,自己和股东们投入了五十万元成立公司,好不容易做起了规模,在公司平台绑定的手机号直接被解绑,无法看到后台收益,投入的回报迟迟拿不到。

面对行业乱象,张毅指出,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性依然存在,但行业没有建立好竞争门槛,包括对于市场、渠道的把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小竹兽”兵分三路求“解药”

“多元化商业模式的扩充与创新在当下至关重要。”张毅说道。

赛道的玩家们,也早已发觉共享充电宝的红利窗口期越来越短,于是兵分多路,探索起了新的增量业务。最直接的探索是以广告业务进行流量变现。但怪兽充电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来自广告业务的营收为720万元,营收占比连1%都不到。

广告成长为新的增长曲线还遥不可及,怪兽充电盯上了高毛利的白酒市场。今年初,其推出了白酒“开欢”,天猫平台定价118元起,进入新消费场景,利用直营地推资源推广新产品。

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曾对媒体表示,将开欢白酒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第一次尝试,可以让企业有更多子弹去做品牌推广,而怪兽充电入驻的超80万个线下点位和2.73亿用户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与怪兽充电从“国潮”出发,想要挖掘老用户的潜力不同,竹芒科技的思路是向智能硬件设备方向拓展。据竹芒科技COO伍艳华对媒体透露,竹芒已在部分区域试点口罩机、无人零售、AED体外除颤仪一体机等智能硬件产品。而且,竹芒的前身之一搜电是以代理模式发展起来,现如今也在大力发展合伙人模式,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合伙人将能够利用其本土优势,进行新硬件产品的推广。竹芒科技的计划是,未来三年还将在共享充电宝之外,打造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主打产品。

小电科技自递交招股书之后,近半年内的声音并不多。不过,其曾在招股书中透露,计划通过提供To B数字营销服务的模式,挖掘已合作商户的潜力。小电科技要与短视频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为点位的合作伙伴及其他商家提供短视频及直播营销解决方案,包括组织内容创作者制作短视频及直播广告;提供短视频上传及直播发布工具;向点位合作伙伴提供实时销售咨询服务。

当前,共享充电宝赛道玩家们的重点依然还是在共享充电宝业务上,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经迫在眉睫。头部玩家们以不同的思路迈开了第一步,可还不足以缓解生存焦虑。

写在最后

有报告指出,“小竹兽”的市场格局渐趋稳定,中小玩家缺乏资金资源等优势,很难打开局面,不得不退出市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终局还远远没有到来,或许,未来新增长曲线的出现又将掀起新一轮的洗牌。

猜你喜欢
招股书点位代理商
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示教点位姿变换的研究
矿产资源公司境外上市招股书翻译技术解析
东航物流递交招股书,联想控股为第二大股东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新时代音响代理商的挑战与机遇
V2G代理商调频服务经济效益评估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中矿环保招股书频出低级错误
为什么说代理商网络对于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