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级延续护理模式效果观察

2021-05-31 14:28祁顺娃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分级康复

祁顺娃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20-50岁人群,以腰腿痛、行走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目前手术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康复所需时间较长,大多患者因各种因素导致康复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2]。良好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康复效果,鉴于此,我院对分级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共计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者8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8-56岁,平均(43.16±10.74)岁;平均病程为(5.23±1.24)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30-58岁,平均(45.12±10.21)岁;平均病程为(5.64±1.17)年。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即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后将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使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选择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入选标准为:①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②经影像学检查后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严重不足者;②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存在认知或记忆障碍等精神类疾病者。

(三)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取一般延续护理模式配合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分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并建档: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分级延续护理小组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同时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建立个人档案[3]。(2)制定分级延续护理方案:按照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了解情况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①一级护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了解较少,通过微信建立交流平台,在医院与社区联合下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4]。②二级护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了解较多,指导患者在社区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5]。③三级护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相当了解,将患者的康复情况在社区进行建档,通过家庭系统对患者进行护理[6]。

(四)观察及评价指标

根据疼痛评定标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优: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且直腿抬高可达75°以上者;(2)良: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缓减,且直腿抬高可达50°以上者;(3)可: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且直腿抬高在50°以下者。同时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干预时间与间接干预时间,直接干预时间即为电话或家访所用时间,间接干预时间即为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制定护理方案的时间。

(五)统计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数据选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选取t检验,P<0.05时即表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比较

根据疼痛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优良率分别为80.00%、82.50%,两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比较[n(%)]

(二)两组患者直接及间接干预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直接干预时间与间接干预时间分别为(29.73±10.17)、(13.14±9.23),明显短于对照组(53.12±7.23、28.92±10.11),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直接及间接干预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直接及间接干预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直接干预时间(min) 间接干预时间(min)对照组 40 53.12±7.23 28.92±10.11观察组 40 29.73±10.17 13.14±9.23 t-7.186 -8.013 P<0.05 <0.05

三、讨论

由于大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在恢复期间均因各种原因影响康复效果,因此,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康复效果。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通过护理时间以及护理层次的拓展以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延续性的护理。但由于人力、时间以及物资等护理资源方面的限制,有效的延续护理只能应用于部分病种和患者中。分级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工作进行分级以为不同患者提供实际需求的相应护理,实现回归家庭及社会的需求。相比于一般延续护理,分级延续护理在取得与延续护理基本相同的效果下打破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限制,能够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应用[7]。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分级延续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康复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直接与间接干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级延续护理能够在保证护理效果的同时缩短干预时间,减少资源浪费。

综述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应用分级延续护理模式可以以有限的资源达到与一般延续护理相同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分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