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武术套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2021-05-31 14:28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实验班武术驱动

杨 岚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51)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一支文化奇葩,其文化和体育价值,以及在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替代的。教育是文化传承最好的方式。

我国学校武术长期以来受竞技体育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技术的传授和对动作规范性的追求,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优势是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熟练,不足是缺乏对学生情感与心理方面的关注,反复枯燥的练习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单一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武术学习兴趣的影响与分析

通过研究调查,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对照班有近一半学生在“学习武术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学分”一项上选择了基本符合,表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学习,主观学习意愿淡薄,一旦课程结束就很难继续武术练习活动;而实验班学生在该项上则大多是否定的选择。说明任务驱动教学相对于常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1]

二、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对学生的各种状态做出反应,才能有效把握教学进度,对课堂教学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和分析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与测试。

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可以看出,实验班所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试结果

表1是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动作正误判断与纠错。教师以图片及录像的方式展示十个武术基本动作,学生对动作正误进行判断,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通过测试两项内容的成绩进行T检验,可以看出,实验班所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比常规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原因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武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成一个一个的任务,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教师的正确示范、在小组练习时互相观察纠错。在分组练习前,教师要告知观察的重点和方法,适当减少学生观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一种自主开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三、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武术示范讲解、口令指挥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本实验在实验后对两个受试班学生进行了现场试教,对学生运用基础武术教学方法的能力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动作组合,由学生现场抽签,根据抽签内容确定教学的动作。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10分钟准备时间结束后按组进行试教考核,组员轮流担任教师和学生角色。评分标准:示范动作是否规范;动作要领讲解是否清晰、准确;口令运用是否得当。

表2 学生示范讲解、口令指挥能力考核成绩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两个受试班武术示范讲解和口令指挥成绩进行T检验,“示范能力”一项上两个班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讲解能力和口令指挥的运用能力实验班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说明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原因在于:任务驱动教学相比较于常规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思考时间,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是通过不断观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自己构建起来的,不是纯粹对教师动作的机械模仿,因此对动作的理解更深刻,掌握了动作的规律和原理,才能在教学中对动作进行准确的分解和讲解。其次,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在试教过程中体现出好的教风教态。实验班同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相对灵活,能够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学生产生互动,这正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培养目标;对照班学生因为平常缺乏教学能力的锻炼,虽然示范能力与实验班学生相差不多,但是普遍出现会练不会教的现象,更容易因为紧张而影响教学过程。

四、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对学生的各种状态做出反应,才能有效把握教学进度,对课堂教学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和分析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与测试。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比常规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原因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武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成一个一个的任务,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教师的正确示范、在小组练习时互相观察纠错。在分组练习前,教师要告知观察的重点和方法,适当减少学生观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一种自主开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课堂教学进度和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和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学生提问、及时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在任务完成时及时评价,避免一味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对学生放任自流的情况出现。

在武术技术课堂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师最好在上节课结束时即布置好下节课的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思考问题,分析、收集资料,制定任务方案,以保证课堂上的练习时间,避免在课堂上占用太多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导致技术练习时间不足。

猜你喜欢
实验班武术驱动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