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2021-05-31 08:37黄海波陈俊杰
东北水利水电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洞红河库容

黄海波,金 辉,张 煜,陈俊杰

(1.清原满族自治县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站,辽宁清原113300;2.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1 工程概况

红河水库位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浑河上游左岸支流红河上,集水面积为806km2,总库容为1207万m3。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二道坝和输水系统等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拱坝,全长233.524m,二道坝位于大坝下游100m处,全长135m,二道坝下游设有交通桥,输水系统位于库区左岸,进水口在大坝上游约1000m处。

2 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调整和资料分析,现状枢纽建筑物存在如下问题:

1)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洪水标准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为保证水库正常运行20年预留淤积库容和清原县城供水的目标,为此水库需要兴利库容578万m3。现状总库容为512万m3,正常高水位以下有效库容仅为约87万m3。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拱坝上游面应力增大,拱坝上游面最大主拉应力为-1.34MPa,不满足规范要求,兴利库容不满足供水等功能要求。

3)坝下二道坝已冲毁,无法形成设计要求的跌流消能水垫塘深度,大流量泄洪会对大坝下游侧基础产生冲刷,形成冲坑,影响坝体稳定。

4)大坝背水面保温苯板已全部脱落,无法起到保温作用,影响坝体结构安全。

5)坝体接缝出现渗水并伴有白色析出物,原导流孔封堵体存在渗漏和钢筋锈蚀现象。

6)输水洞进水口检修闸门主要构件严重锈蚀,进水口启闭机无供电、配电及控制系统,闸门无法正常启闭。水下拦污栅已严重淤堵,洞内流量仅供1台机组发电的(共4台机组)。

7)坝下交通桥被冲毁,防汛道路路况差。

3 除险加固必要性

1)2015年12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将红河水库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为三类坝,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2)库区内泥沙淤积情况严重,已影响工程安全运行,过高的淤积高程对拱坝自身结构安全和工程效益均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水库的输水、发电运行。

3)水库的主要工程任务发生变化,为清原满族自治县主水源地。目前红河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不够,无法满足城市供水需求。

鉴于上述情况,红河水库除险加固势在必行。

4 除险加固设计

针对水库枢纽建筑物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4.1 大坝加固设计

1)溢流坝扩建。由于洪水标准提高,为了将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5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安全下泄,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采取提高大坝泄洪能力与新建泄洪排沙洞联合泄洪的方案。扩建后,溢流前缘总宽度由90m增加到133m。

为保护坝脚不受水流的进一步冲刷破坏,在溢流坝宽度范围内恢复原设计的护坦,在下游设长10.0m的混凝土护坦,厚0.5m。

2)大坝上游面防渗。针对大坝混凝土浇筑层间施工冷缝分界明显,错台较多,几乎所有的施工层间缝、坝体横缝处均有白色析出物的渗漏情况,受库水位影响,只能对死水位以上范围的上游坝面采用先对坝体表面蜂窝眼、孔洞、缝隙等缺陷采用环氧胶泥填补处理,然后对上游坝面表面进行打磨、清洗,最后涂刷聚脲的防渗处理方案。

3)大坝接缝及导流底孔灌浆。为彻底解决坝体自身防渗及结构耐久性问题,在下游对大坝接缝水泥灌浆和导流底孔封堵体周边缝化学灌浆。

4)大坝下游面保温。目前大坝背水面保温苯板已全部脱落,无法起到保温作用,采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的拱坝体形优化程序(ADASO、拱梁分载法)对现状大坝进行坝体应力复核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现状坝体应力特征值及其部位表 MPa

在保温层失效情况下,拱坝现状坝体应力在各基本组合下均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主拉应力-1.2MPa控制标准,且超标拉应力数值及分布范围较大。考虑红河水库地处东北严寒地区,为了消减大坝表面温度梯度,控制大坝表面温度应力,防止大坝危害性裂缝的产生,需对大坝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考虑大坝下游面多处于长期外露、无水的状态,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下游全坝面保温措施:坝体表面存在的蜂窝眼、孔洞、缝隙等缺陷采用环氧胶泥填补处理、环氧修补膏找平处理、环氧底漆处理、喷涂5cm厚聚氨酯、35um防老化面的保温方案。采取保温措施后的坝体应力复核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加固有保温层坝体应力特征值及其部位表 MPa

坝体下游面采取保温措施后,在基本组合控制工况(正常蓄水位+温降)和特殊组合校核温升工况下,坝体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虽然在死水位温升工况下,坝体下游面仍存在小范围超出应力控制标准的拉应力区,但其应力值及影响范围均较现状大幅度减小,加之红河水库大坝调节能力较弱,该工况发生的频率极低。综上所述,坝体下游面采取保温措施后,坝体应力得到了极大改善,坝体应力水平大幅度降低,高应力区分布范围显著减小,大坝正常使用状况下应力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大坝整体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4.2 二道坝设计

根据水力学计算消能结果,原浆砌石二道坝的位置和高度能够满足消能防冲要求,新建坝体结构形式仍与原设计相同的混凝土二道坝。

4.3 泄洪排沙洞

在输水洞附近新建长1199.00m,直径6m圆形断面的泄洪排沙洞,与大坝共同承担红河水库的泄洪任务,兼顾输水洞进水口区域内的清淤冲沙任务,同时,由于进口底板高程低于死水位,因此可兼作大坝检修放空之用。

4.4 输水洞进口改造

将输水洞进水口拦污栅检修高程269.70m以上结构全部拆除,按照更新后的金属结构设计及其启闭设备选型,重新进行拦污栅启闭机室布置设计。

4.5 输水洞清淤

由于水库淤积严重,导致输水洞进口和洞内也同时淤堵,输水洞上游几乎全部淤满,下游淤堵情况略好,为保证输水畅通,对输水洞进口和洞内进行清淤处理。

结合库区和坝前清淤,红河水库正常高水位对应库容为637万m3,总库容为1144万m3,工程规模仍为中型。

4.6 交通恢复

防汛道路按原路线、原标准、原路面高程、宽度进行恢复,局部对路面高程和宽度进行调整。为保障大坝运行管理人员、小型设备运输和突发事件疏散等交通,在水毁原交通桥处新建多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桥。交通桥按河道条件全长112m,单跨16m,共7跨。

4.7 坝前清淤

随着坝前泥沙淤积高程的增加,坝体所受的泥沙压力也随之增大,对坝体应力产生不利影响。为大坝的运行安全,对坝前50m范围泥沙进行清理,恢复至原地面高程。

4.8 安全监测

现状红河水库除库水位外,无法获取任何监测数据,坝内测缝计及电阻温度计电缆头遗失无法观测。由于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坝体原始断面单薄,没有设置廊道,因此,大坝内部变形观测项目不具备增设条件,渗流观测也比较困难,唯有外部变形观测具备增设条件,同时也比较容易实现。

5 结语

结合红河水库现状情况,为满足建筑物安全和水库功能要求,从防洪标准、枢纽建筑物自身缺陷、水库供水、大坝监测和交通等方面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是合理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猜你喜欢
水洞红河库容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动库容概化计算研究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本溪水洞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启事
三峡水库干流动防洪库容简化算法
溪洛渡水电站尾水洞明满流交替研究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白龟山水库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研究
本溪水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