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05-31 03:02王文潇王华卢喜宏薛尚兵先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融双核流程

王文潇 王华 卢喜宏 薛尚兵 先霞

[摘           要]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对“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以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指导,构建了框架和流程。“四课联动”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两张皮”,“双核共融”将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熔为一炉,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全校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詞]  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10-02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走过了近十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学校建成“三个满意”的品牌学院。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的今天,通过我们的回顾和总结,我们认为: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四课联动、双核共融”就能收到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在2017年对人才培养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共发出调研情况反馈表1231份,并充分借鉴四川省发改委委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全省职业教育的开展调研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我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充分满足区域内企业所需的素质要求;技能的培养还不能充分满足区域内企业岗位的发展需求。针对调研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的校情、学情,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培养人才,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学校召开了师生座谈会、院务委员会等会议,进行讨论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和技能,就必须调动学校的资源,把第一课堂教学课堂、第二课堂课外课堂、第三课堂校外课堂和第四课堂网络课堂形成联动,目标一致,整体部署,构建框架和流程,服务人才培养;必须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学校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下,探索模式,全面实施,才能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培养合格人才。

2016年学校将“四个坚持”确定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将“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载入其中,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的思想,并付诸办学实践。2019年以学校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一线教师组成了课题组,成功申报了“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被批准为重点项目,开始对“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二、“四课联动、双核共融”的探索和实践

“四课联动、双核共融”就是将四个课堂的资源融合,将教育和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等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熔为一炉,改变教育教学“两张皮”,知识、能力、素质不同向同行,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互不关联的现象。

课题组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系列论述,明确了课题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指导,以校企合作零距离培养人才为抓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将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同向同行,调动学校资源,构建框架和流程,培养人才。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以院发〔2019〕135号文件对“四课联动、双核共融”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召开了学校2019年思想政治工作会,会上学校党委以“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新模式”为题做了主题报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的探索。

课题组以三全育人为指导,将“一二三四课堂”资源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大学工”平台,发挥了一课堂教学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二课堂课外课堂的素质拓展作用,三课堂校外课堂的实践作用,四课堂网络课堂的信息汇聚和交互作用,按照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构建框架和流程。强调教学课堂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课以载道、课以载情、课以载业,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强调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和专业发展相结合,使素质拓展为专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校外课堂的实践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质;强调四课堂的信息汇聚和交互作用,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素质。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构建了如下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和流程:

学校在主体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明确指向是人才培养,学校同时探索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

——探索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流程:调查研究—分析归纳—立项建设—学校决策—探索实施—课题总结—升华提炼。

——探索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和功能:如专业核心能力方面,一课堂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为主,二课堂以专业兴趣培养和大赛为主,三课堂以专业实践和企业实习为主,四课堂以专业拓展为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一课堂奠定基础,端正思想;二课堂知识延伸,提升素质;三课堂实践操作,培养感情;四课堂知识拓展,形成潜能。

——探索了“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的培养流程:如对学生思想培养,在一二年级发挥一课堂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在一年级下期和二年级用业余党校培养的办法引导学生追求进步,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以党员发展为牵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如对学生参加大赛,一年级奠定基础,参加校内大赛,二、三年级在知识和能力的积蓄下,参加校外大赛。

工作流程、课程流程、培养流程,三大流程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目标实施构建。

三、“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学校通过“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和实践,获得了以下收获和体会:

探索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基地+现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获批四川省教育厅“高等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开展建设;基础课程“基础+专业”教学模式的提炼,其研究成果获得学校和四川省民办高校高职高专教学成果二等奖;学前教育专业探索了“保教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育、教育为主,以创办、创设幼教机构为辅,加大学生对政策法规、创办、创设和教育、管理、经营幼教机构的课程,致力打造专业建设的亮点和特色等。以《课以载道,课以载情,课以载业——论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项目+基地+现场”三位一体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适应职场需求变化,创新高职语文课程》等一批研究成果不断发表。

2019年至今,学生取得四川省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大赛等5个省级大赛一等奖;学校办学经验两次在省级以上会议进行交流;2019年李春妹等两名学生考取了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多吉加被授予“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和“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热爱思政学习的占99.34%,67.85%的学生有入党愿望。2019麦可思报告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94%,对教学的满意度93%,就业率99.5%。

我们的体会是:一是“四课联动、双核共融”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克服了教育和教学的“两张皮”现象;二是探索了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三是在学校广泛运用,校级交流和论文发表为兄弟学校提供了借鉴。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共融双核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共融机器人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二米饭
双核家庭
激战四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