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重新调整2021年经济增长

2021-06-01 01:56梁兆基
理财·市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拜登基础设施

梁兆基

回顾2020年,随着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202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3.2%和4.9%(第一季度则收缩了6.8%)。资产市场上,大多数金融市场指标都赶上并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实际上,沪深 300指数从3月3530点的低点升至5000点,涨幅达到41.6%。同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7.17升至6.56,涨幅为9.3%。尤其是乔·拜登被选举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之后,汇率上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拜登政府将出台对中国更为友好的贸易政策。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持续上行,扩大至250个基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惊人的经济复苏中采取中性货币政策。

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支柱

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最初由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到2020年第三季度,制造商的资本支出已开始回升。免税及债务延期等政策援助缓解了现金流压力,避免了一波破产潮。近期工业利润的大幅增长将提振制造业投资的前景。预期美国新当选总统乔·拜登将取消部分关税、降低科技制裁力度,从而提振企业信心。

基础设施支出仍将是2021年的重要支柱。激增的信贷数据显示,未来几个月政府将继续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支撑。在中国政府推动科技自强自立的过程中,新基础设施项目的贡献在中长期内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的实施,有望涌现一批新的基础设施产业集群。

消费变得乐观

家庭消费最近走势开始变得乐观。自2020年8月以来,零售业的增长已经恢复到盈利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航班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的近90%。上半年储蓄的增加意味着家庭有能力在未来增加支出。尽管劳动力市场依旧疲软,但失业率已经比年初降低了一半。社交距离措施放宽,以及国内消费取代出境游,将有助于推动消费复苏,同时将继续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出口贸易保持增长

在口罩、居家办公计算机设备等疫情相关产品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经济复苏的范围已经扩大,其他货运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

随着国外确诊病例数量再度走高,疫情需求相关的发货量将保持韧性。非疫情相关需求的抬升也将对贸易复苏有所支撑。例如,最近美国的零售额一路走强,同时中国家具和家用设备的出口尤其强劲。尽管进口额同步回升,但进口价值仍受能源价格的抑制。与此同时,出境游的崩溃缩小了国家的服务赤字。

房地产调控并未放松

房地产业经历了疫情期间的下挫后出现大幅反弹。但随着被压抑的刚需被消化,最近的销售有所放缓。从结构上看,支撑房地产业的家庭收入和人口增长甚至在疫情暴发前就已经放缓,预计下降趋势还将继续。

在监管方面,政府在2020年8月向主要开发商提出了“三条红线”政策。超过监管机构监控的三个杠杆指标的企业将被禁止借贷。贷款收紧限制意味着房地产投资在疫情封锁期之后的激增可能已经达到顶峰。土地收购数量的下降证明房地产开发商的确变得更加谨慎,这意味着新房建设至少在2021年上半年还将处于温和状态。与以往的经济衰退不同,2020年房地产调控并未放松。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决心坚持“房住不炒”这一原则。

“双循环”格局重新调整经济增长

在拜登当选之前,中国就一直在倡导“双循环”格局,认为加强国内需求和技术创新比与外部世界更紧密地融合更加重要。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5月首次公布了该计划,当时正值中美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对抗日益严重之际。对本地需求的重视也为不溫不火的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一个缓冲。

展望未来,首要任务是增加家庭收入和消费。私人消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目前仍然较低,只有38.8%,仅比2007年高2个百分点,当时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誓言要重新平衡经济活动,转向消费。这一数字在西方经济体约为70%,相比之下,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正在实施的城镇化计划将是增长的关键,该计划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并扩大5亿中产阶级人口。考虑到近年来人口迁移速度的放缓,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举措是必要的。需要采取一项全面的政策,要使消费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大体保持一致,而财富将由企业、富人或国家大规模转移向普通民众。

基础设施现代化对加强国内供应链也至关重要。过去10年,中国积极投资基础设施。中国的公共资本在人均基础上已经超过英国、德国、西班牙和韩国等多个发达经济体。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本存量,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启动新的刺激方案,将是至关重要的。其目标是提升价值链中的位置,在先进半导体领域实现自给自足。半导体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进口领域,对中国领导人希望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人工智能到5G等领域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自给自足和“双循环”,中国将通过国内生产而不是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技术产品的需求。尽管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2012年的21.3%降至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14.4%,但技术产品占总进口的百分比从2012年的53.6%上升到2020年至今的62.4%。在中美冲突不断的背景下,中国必须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另辟蹊径。

展望2021年,中国从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中迅速恢复,复苏速度好于预期。在2020年实现2%的温和增长后,预计中国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将达到7%。

猜你喜欢
双循环拜登基础设施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普通人拜登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拜登就职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拜登”献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