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至暮春夏将至

2021-06-02 08:55
现代苏州 2021年8期
关键词:苏州人谷雨赏花

谷雨,光从名字来看,大概率和“雨”有关。

据百度百科介绍,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以南方播谷时常纷纷降雨而得名。苏州有句农谚:“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到了农历的三四月份,江南就到了农忙季节,农民们要做秧苗田、播谷,要锄地、灌水,然后便是莳秧。莳秧就是将长好的秧苗从秧田移栽到水田里面去。

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夏将至。老苏州在此时有喝“雨前茶”、赏牡丹、走谷雨、食香椿等习俗。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与牡丹花总是相约而至,所以苏州人又将牡丹叫做“谷雨花”。自宋朝以来,谷雨节的三天里,凡有牡丹的场所包括私家花园,都免费开放,任市民前往观看。入夜,这些地方还悬灯结彩,文人雅士则以赏花为名,于花前月下壶酒相聚。

时至今日,每当牡丹花开,苏州人便会携伴邀友去苏州园林,或者牡丹盛开的地方观赏牡丹花。

除了赏花,食春也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一番生活美学。谷雨前后,香椿为时令菜,醇香爽口,且营养价值高,民间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苏州人喜食香椿,最爱的便是口感绝佳的雨前香椿。

除了食春,还有喝谷雨茶。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相比清明前的茶,雨前茶相对便宜,但是口感清冽,味道浓郁耐泡,谷雨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除了喝茶,谷雨亦讲究养生。中医理论认为,谷雨前后15天,脾处于旺盛时期,同时能够带动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利于营养的吸收。应根据个人体质,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还可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为安然度夏打基础。

除了养生,古人在谷雨节气要外出走亲戚,或到野外走一圈,寓意强身健体,驱除百病。谷雨前后,气温适宜,是苏州人踏青的好时节,到郊外“走谷雨”,找寻时空穿越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郝骅,2002年生,苏州评弹学校传预班优秀学生,擅长沈调、薛调,尤以弹词《九松亭》《哭塔》《方太太思子》为代表曲目。此外,擅写草书。今年,本刊继续推出二十四节气的苏州话音频,同步在现代苏州喜马拉雅电台上线,欢迎读者们收听。

TIPS:专家说谷雨

蔡斌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人文学院副教授

谷雨前后,雨生百谷,是吴地江南莳秧插禾的关键节点,也是品茗赏花的大好时节,桃花、梨花、杏花、樱花、丁香、蔷薇、牡丹等均次第绽放,百花争春,万芳吐艳。尤其是被称为“谷雨花”的牡丹,本地更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說。据范成大《吴郡志》所载,至少在宋代,洛阳的牡丹已被移植到吴中;而北宋年间显赫一时的权臣朱勔即在阊门内家圃植有大片牡丹,花开时上面覆盖着五彩织品,还挂有金牌,正为当时风行的“锦绣会”“富贵春”等时令赏花筵集的见证。每于此际,古人聚坐树下,以飘落花片为“花茵”座席,当落花坠入谁的酒杯时,则必须饮尽,称“飞英会”,很有韵致。

猜你喜欢
苏州人谷雨赏花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谷雨(外一首)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赏花
赏花海
张建霖
肢体上的谷雨
天去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