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

2021-06-04 01:35刘一达
北方经贸 2021年5期
关键词:贸易总额西亚总额

刘一达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石家庄050061)

一、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现状

(一)农产品进出口规模

2013—2019年,中国与西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总额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2019年贸易总额较2013年增长了1.5倍,较2018年同比上涨37%。从出口总额来看,由2013年的17.4亿美元上涨到23.9亿美元,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进口总额从5.3亿美元上涨到10.7亿美元,2018到2019年出现大幅增长,同比上涨164.7%。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出口总额远大于进口总额,我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基本保持顺差状态。

图1 2013-2019年中国与西亚地区农产品贸易情况

(二)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

西亚各国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加上战乱影响,很多国家并不具有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西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主要为以色列、沙特、伊朗、土耳其和阿联酋。2013-2019年的数据显示,这五个国家的进出口农产品总额,分别占我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总额的76.2%,77.6%,75.3%,79.9%,78.7%,77.5%以及82.6%。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将主要采取中国与这五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来进行分析。表1是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亚这五个国家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总额到2019年为止,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较2013中国与这五国的贸易总额增长了1倍。其中,伊朗增速最快,其2019年进出口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13年增长了1.98倍,沙特阿拉伯增速次之,增长1.7倍,土耳其增长了1.49倍,以色列和阿联酋2019与2018年相比,基本持平,变化不大。

表1 2013—2019年中国与西亚各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万美元)

1.地区出口结构分析

在出口方面,自2013年以来,我国与西亚的总贸易额总体呈平稳上升的趋势,2019年较2013年出口总贸易额增长了37%。我国向西亚五国的的出口总额,占我国向西亚地区出口农产品总贸易额的比例,2013-2019年,分别是67%,73%,84.2%,82.4%,74.1%,73.3%,72.5%,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2015年后所占比例逐渐下滑。其他国家例如阿曼、伊拉克、两国所占的比例,都从2013年1%升到2019年的4%,约旦、巴林所占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左右,也门所占的比例从3013年的7.4%降到了2019年的5.1%。从增速上看,我国与土耳其的出口增速较快,2019较2018同比增长28%,其次为阿联酋,2019较2018同比增长19%,再次为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速同比2018年增长18%,以色列出口增长9.4%,伊朗出口增速同比下降30.6%,下降幅度较大。从地理分布上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目的地主要在阿拉伯半岛的北部,东南部,相互接壤的几个国家,而其他国家的所占比例较低。

表2 2013—2019年我国向西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额(万美元)

2.地区进口结构分析

在进口方面,2018年到2019年进口贸易额增长了163.5%,进口额的突增,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36.8%,农产品进口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增大。西亚五国在我国从西亚进口农产品的比例更加突出,2013年至2019年,我国从西亚五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占进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分别是97.5%、95.4%、95.8%、87%、97.8%、93.1%、97.5%,总体维持在95%左右。从增速来看,2019较2018年,增速最快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2019较2018年我国进口额扩大了62倍,其次为阿联酋,增长了5.7倍,再次为伊朗增长了5.4倍,土耳其增长倍数仅为0.22,但是其贸易规模比较稳定,从2013年到2019年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从以色列进口的农产品数额2014到2019一直呈上升趋势,2018到2019出现小幅下滑,但贸易规模稳定。

总体来看,我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国家具有重叠性,且与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像科威特,黎巴嫩等国家受战争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的影响,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并不大。

表3 2013—2019年我国从西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进口额(万美元)

(三)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从农产品的种类来看,西亚国家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羊羔毛等。中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稻米,粗粮等,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茶叶等。肉类,粮食类产品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接下来将从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中西亚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1.商品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向西亚出口的农产品种类较为全面,从1-24章都有涉及。其中主要出口的为第二类农产品,占到2019年我国向西亚农产品出口的60.1%。其次依次为,第四类占到39.5%,第一类,6.8%,第三类,0.5%,第三类占出口比例的份额最小,但其中的第15章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出口数量。在第二类农产品中,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为第12章,第7章,第9章,第8章,2019年数据显示,这四章占第二类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38.6%、21.3%、15.2%、11.7%。在第四类产品中,第20章,第24章(烟草)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其中第20章蔬菜水果所占第四类的比重为36%,第24章所占比重为13.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直是我国烟草出口重要市场,2019年在烟草出口市场中排名第三位。从增长速度来看,第10章(谷物)出口增长最多,2019年较2015年相比增长了292.4倍,第11章(粉质工业产品)经历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分布均衡,各章产品都有涉及,且出口数量不断增多。

2.商品进口结构

从农产品的种类分布上看,我国从西亚进口的产品主要为第二类植物类,其次为第一类,再次为第四类,最后为第三类,这四类占2019年我国从西亚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比例分别为,40.7%、21.6%、19.3%、18.4%,可以看出,我国从西亚国际主要进口的为植物类产品。在第2类中,我国主要进口的产品为08章,占到第2类的百分之90.9%。在第1类中进口的主要是第3章,占第1类出口产品的99%。在第4类产品中,第20章占到第3类进口的76.4%。总体来看,我国从西亚进口的农产品总体数量较少,且种类较为单一,集中在03章,08章,20章以及第15章。从进口种类来看,第53章,16章和22章呈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状态,说明我国从西亚进口的产品种类更加多样。

我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还不够完善,进口产品分布不均,在种类上偏好植物类,在其他种类中进口农产品过少。

二、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地区结构不均衡

我国西亚地区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与伊朗、以色列、沙特、土耳其以及阿联酋。2013年以来,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变化不大,这些国家进口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一直占到我国与西亚国家的农产品总值的70%以上。西亚地区一共有20个国家,与我国进行农产品贸易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阿联酋、沙特、土耳其、以色列、伊拉克。我国与西亚进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国家和GDP排名前五位的国家高度重合,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总值较低,只占到贸易总额的30%,地区结构不均衡的状态并没有改变。

(二)进出口贸易不均衡

中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状态,进口和出口总额差度过大,2013-2019年,出口额是进口额的2-9倍不等。我国向西亚的出口总额自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稳状态,从17.4亿上升到23.9亿,占我国向西亚进出口总额的比值2013-2019年分别是76.8%、88%、83.8%、94.3%、85.5%、84%、69%,我国向西亚的出口占据了中国与西亚贸易的大部分.从西亚国家的进口的贸易数额是持续攀升的,从5.3亿美元上升到10.7亿美元,但是与出口总额相比,各年的进口总额都不及出口总额的一半,占进出口总贸易的比例也不高,从2013到2019分别为23.2%、12%、16.2%、5.7%、14.5%、16%、31%。

(三)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

2019年中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仅为36,1亿美元,相较与中国与整个亚洲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总额来讲,仅占比6.7%。2013年以来,尽管农产品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但是增速较慢,2019年较2013年相比,仅提升1.3%。因此,贸易总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农产品出口规模来讲,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与亚洲地区的农产品贸易金额占到总出口额的65%左右。2013-2019年我国出口到西亚的农产品,占出口到亚洲地区的农产品总额比例一直维持在4.0%上下。西亚地区的出口份额占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过低,出口规模较小。

从农产品进口规模来看,2013-2019年我国从亚洲地区的进口额一直维持在18%上下。而我国从西亚地区的进口额仅占整个亚洲地区进口额的3%上下,对比南亚和东南亚的地区份额,我国从西亚地区进口比例过低。

(四)贸易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西亚的农产品贸易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经济附加值较低。出口产品主要是水果、蔬菜等并未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小麦,油籽等大宗产品。在进口方面,主要进口纺织产品和植物制品、坚果、海产品、烟草所占的出口份额也较大。相较于亚洲的其他地区农产品贸易水平来讲,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农产品份额较低,贸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我国与西亚地区进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植物产品方面,在动物,动物油脂,食品方面进出口较少甚至部分章节不存在贸易。各个章节之间农产贸易规模差异较大,进出口产品分布不均衡,进出口商品种类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三、进一步促进中国与西亚农产品贸易的建议

(一)建立自贸区,签订农产品贸易协定

围绕一带一路展开农产品贸易交流,政府间加强交流,以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为前提,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削减农产品流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农产品资源和技术的自由流动,签订农产品贸易协定,对区域内国家给予优惠的农产品贸易安排,发掘双方贸易互补的可能性,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共同发展。依托农产品贸易协定,锻造农业协同发展能力,加强对话与协商,相互间互通产品安全标准,从而提升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彼此引导进出口企业增强对于中国和西亚农产品贸易的信心,扩大双方农产品贸易进出口规模,提高西亚地区在亚洲农产品贸易方面所占比重。

(二)加强农产品技术合作

西亚地区由于受地形以及气候的影响,水资源较为短缺,这使得了农产品生产技术较为先进,更加节能。西亚国家的节水灌溉技术,养殖技术更加完善,我国在农业设备制造,农产品流通,冷链技术方面更加先进,因此双方间通过农业跨国投资合作,促进中国与西亚各国在经济作物,畜产品等领域的生产合作,通过双方的国际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挖掘农产品贸易潜力,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与阿联酋的物流枢纽建设,阿联酋作为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在西亚地区60%的贸易量都由阿联酋进行中转,因此,依托于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我国基建大国的优势,修建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加快农产品运输速度,保障农产品质量,从而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为中国与西亚的农产品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高速公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农产品贸易的进程,双方间加强信息沟通以及合作开发,推进5G,人工智能,农业物联网及互联网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开发利用,及时监管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投入,更加快捷和便利化。

(四)引入农产品保险机制

国际市场,农产品大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西亚地区政治环境不够稳定,因此应引入价格保险机制,以应对由于供求政策变革等因素导致的价格波动,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保险+期货的的联动机制,在保险购买上要跨险别,跨时间购入多险种,在远期市场上买入看跌期权,形成风险对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与西亚地区的贸易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农产品贸易作为双方贸易的一部分,贸易规模较小,如何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贸易总额西亚总额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版画
马来西亚·吉隆坡
陶西亚的柳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