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现代名家与大家(续)
——周秀廷

2021-06-04 05:33陈传席
国画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民大会堂模特儿画家

陈传席

正规的美术院校毕业的画家和民间的画家,都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二者创作的人物画,却有显著的不同。起自民间的、起自传统的画家画人物,一般不用模特儿,他们主要靠理解、观察、记忆,像任伯年画《群仙祝寿图》,像武宗元画《朝元仙仗图》,都不会去找模特儿写生,顺手就能画出来。当然,他们偶尔也会用一下模特儿,但和西法中用模特儿不一样,不过是观察细一点,记一些重要特征而已,和西法中的坐下来画素描不同。美术院校毕业的画家,画人物就非找模特儿不可,有的画家离开模特儿就不能画画。像卢沉那样有名的画家,也说:“我离开模特儿,不能画画。”我问过刘文西,他回答:“没有模特儿那怎么画?”但起自民间和传统的画家,因不用模特儿,画出来的人物画,和美术院校培养出来的画家画出来的人物有显著的区别。后者细节更真实,人体结构、组织关系十分精到,前者就不可能达到后者那样精确度。因为精确,人物的特点、个性也就更鲜明,但后者很难画出自己想象但不存在的内容,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千变万化的大场面。所以,仙魔鬼怪,他们画出来更方便。后者画仙魔鬼怪,还是现实中的人物,或加上两个翅膀而已。

松鸽颂 现藏人民大会堂

松鸽颂 现藏人民大会堂

周秀廷就是起自民间的著名画家。

周秀廷(1928—2007),名祝南,号周醒,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三紫山下,故又称“三紫山人”,这里是妈祖的故乡,所以他后来画了很多妈祖的故事。周秀廷在五六岁时,喜欢信手涂鸦,便显露了他的艺术天赋。他的家境并不贫寒,祖上就在乡下有很多田产,在镇上还有一些很好的店铺。父亲本来准备叫他接管祖上的家业,靠土地和店铺发展家业。但看到儿子有绘画天赋,便转而支持他学习艺术,希望儿子成为一位艺术家。周秀廷的母亲就善画,于是他先是随母学画,不久便拜同乡晚晴秀才卓玉屏为师学习书法、古文等。12岁又随著名学者俞元桂教授的祖父俞少松学习诗文。13岁考入莆田中山中学。这时,他的绘画天赋广为人知,著名花鸟画家朱铎收他为徒,指导他画花鸟。14岁时,经朱铎推荐,又拜当地更著名的画家李耕为师。李耕(1885—1964),字砚农,号一琴道人。家在距莆田不远的仙游地区。他以人物画为主,兼擅山水、花鸟,又擅雕塑,而且诗词、书法、弦琴皆佳,被徐悲鸿誉为“有以奇拙胜者,首推李君耕。挥毫恣肆,可以追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李耕主张“效先贤,严法度,坚基础,师造化,脱窠臼,创新意”,并以此教导周秀廷。李耕授徒甚严,他叫徒弟在他家吃住,读书学画,累了便一起下田劳动,劳动累了,便回来学习,是典型的耕读人家。周秀廷在严师的教导下,打好了各方面的基础。

1949年,解放战争尚在继续,周秀廷21岁,担任区支前工作负责人。1951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远赴新疆执行任务。五年中,他饱览祖国大自然风光,精神修养也愈加充实和提高。1955年,周秀廷转业回到家乡,老师李耕见他的绘画大进,为之题曰:“秀廷徒弟,青出于蓝竟胜蓝。”转业回福建后,周秀廷被安排在福州第二脱胎厂工作,但他没有忘记绘画。

1959年至1960年,周秀廷奉命进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他被任命为人民大会堂福建省绘画组组长。他本人创作了《松鸽颂》《旭日雄鹰》《春夜宴桃李园》等。但那时作品上不能署自己的姓名。后来,人民大会堂又多次邀请周秀廷去作画,他先后给人民大会堂创作了64幅佳作,至今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改革开放后,这些作品都补上了作者周秀廷的姓名。

1984年后,周秀廷为省政府,为各地寺庙,为香港、澳门等地,创作了很多大幅作品,其中工笔重彩《群仙祝寿图》中就有二百多个人物。他先后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大型画展,他的作品广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收藏机构收藏,影响巨大。

周秀廷的画虽起于民间,但他学习诗文理论,并向传统画家学习,即“效先贤”,而实际上已文人化了。他的画应该是民间画、画家画、文人画的结合产物,这也是闽派画家的共同特点。闽派绘画人称“闽风”,能一眼看出,源自中原传统,但又有别于中原风格,具有闽地的独特面貌。周秀廷的人物画有的似黄慎,有的似任伯年、任熊,但更多的似他的老师李耕。面貌较多,都有别于学院派的画法。他有时有粗犷的线条,大笔挥洒,沉着痛快,干湿浓淡,变化多端,如他画的《五老观太极》《关公与周仓》《东方朔》等。有的沉稳古拙,如《东来紫气满函关》等。他画的《牧者图》,上身和双腿赤裸,人体中组织结构都清晰地表现出来,但没有学院派的严谨、精确而又比传统派的丰富了很多。这是传统、民间、学院派三者结合的画法。

牧者图

周秀廷更多的是画古装人物,如《群仙祝寿图》,实际上是人物、花鸟、山水结合的一种创作。其中二百多人物,显然皆出于他的心中,他不会一一用模特儿去写生的。看得出他也不用起稿,随手勾出,皆用传统的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潇洒而流畅。图中的流云和水波,用笔真如行云流水,凸显出他的线条功力,这是他的特长。

图中的高树、飞鹤、山水都用传统画法,颇有古意。他的《春夜宴桃李图》《十八罗汉图》等也都如此。

他晚年创作的《妈祖》连环式的五十余图,其中行云、流水、古松、衣纹都显示出他传统线描的深厚功力,非一般学院派画家所能比。

周秀廷在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作品,时代性更强些,又是另外的一种风味。至今仍置放在人民大会堂的两幅《松鸽颂》是周秀廷1960年创作的。一株古松,一群白鸽,一块奇石,他用线如钢,用墨如铁,整幅画如铁水浇铸而成,厚重雄浑。我怀疑是铁画,但铁画(用铁锻打而成)没有如此丰富,细看方知是用笔墨画出来的。那松干之苍古,松枝之遒劲,松叶之翠绿苍茫,都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极致。后之画古松之厚重雄浑一路,无人能过。

春夜宴桃李园

周秀廷一生作品无数,应以此《松鸽颂》为最佳。它也一直放在人民大会堂的显要位置,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以此为背景,和外国政要合影,也可见其重要性。

其实,周秀廷创作的花鸟画更多,有粗笔,也有淡墨,有工整的,有大写意的,有厚重的,有飘逸的,显示他作画的熟练性和多样性。

但因周秀廷作画太多,有时十分率意,还有晚年体力不济时,仍坚持去寺院创作大型壁画,他又不用模特儿,所以有些作品便显得松散,不严谨。但他认真创作的精品画,如人民大会堂收藏他的一些大画,以及一些大收藏家收藏的他的大型作品,如《群仙祝寿图》等,都是十分优秀的。

群仙祝寿图

总之,周秀廷的画,以熔民间画、画家画、文人画于一炉为突出特色,卓著于世。其源于中原,但又为中原和江南所无,他是闽派中继李霞、李耕之后一位十分杰出的画家。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会堂模特儿画家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酷炫小画家
疯狂的雕塑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
画笔一挥,神奇“隐身”!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的幕后故事
自然之宝独家赞助协办的首届宋庆龄儿童创意发明奖评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圆满举行
虚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