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丙环·嘧菌酯SE与生物刺激素混合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及增产效果

2021-06-04 03:20王会福王永才余山红
中国稻米 2021年3期
关键词:螯合嘧菌防区

王会福 王永才 余山红

(1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317000;2临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临海317000;第一作者:tznkywhf@126.com)

水稻是台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双季稻面积下降、单季稻面积上升,直播、机插等新型技术大面积推广。台州市水稻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繁多,超高产栽培技术不断涌现,导致水稻后期以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为主的综合性病害频发,局部为害较重、损失较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极大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3]。鉴于此,亟需积极探索生产上既能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又能提高水稻后期抗病力的有效药剂组合[4]。为此,我们在浙江临海对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提供的“丙环·嘧菌酯+天然螯合硼钙”进行了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及增产效果试验,以验证其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及安全性等,从而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药剂

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7850。供试药剂:19%丙环·嘧菌酯SE(商品名“安普博”)、天然螯合硼钙AS(商品名“悠满多”,生物刺激物),由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对照药剂:75%肟菌·戊唑醇WG、32.5%苯甲·嘧菌酯SC,市售。

1.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试验在浙江省临海市江南街道沿岙村临海市定岳粮食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承包的单季稻上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前作为油菜,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偏上,且排灌方便,四周均种植水稻。试验实施前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基本一致;除处理设计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各处理相同。

1.3 试验处理

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T1,19%丙环·嘧菌酯SE 50 mL/667 m2+天然螯合硼钙50 mL/667 m2;T2,75%肟菌·戊唑醇WG 10 g/667 m2;T3,32.5%苯甲·嘧菌酯SC 30 mL/667 m2;CK,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20 m2,且四周设有保护行。大区试验设2个处理:安道麦示范区(处理同T1)和农户自防区(T2+T3)。

1.4 实施情况

根据当地病虫监测情报,结合田间实际情况,本试验在水稻分蘖末期(7月17日)施第1次药,在水稻孕穗中期(8月15日)施第2次药。每次施药用浙江省台州市下牌SX-LK16型背负式喷雾器(喷片孔径1.5 mm)均匀喷雾,用水量45 kg/667 m2,施药时田间保持3~5 cm浅水层。另外小区间筑小田埂以防田水窜灌。

1.5 调查指标及方法

因2次施药时靶标生物均未明显发生,所以药前发病基数为0;又因整个试验区纹枯病发生较轻,空白对照区未明显发病,故本试验仅在第2次药后45 d(9月29日)即稻瘟病、稻曲病危害稳定期调查1次。此外,安道麦示范区和农户自防区实割测产。

测定方法:每小区在对角线上取3点,每点连续调查10丛稻,共计查30丛稻,逐穗记录发病等级,分别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然后按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同时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随机测定30张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另外整个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对水稻叶片、植株长势等有无不良影响[5-6]。

穗瘟(以穗为单位)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稻曲病(以穗为单位)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每穗1个稻曲球;3级,每穗2个稻曲球;5级,每穗3~5个稻曲球;7级,每穗6~9个稻曲球;9级,每穗10个或10个以上稻曲球。

1.6 数据处理

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作图,用DPS数据处理系统dps1.dps中的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病指=[∑(各级病穗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防效(%)=[(对照区病指-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通过田间观察发现,整个试验期间,用供试药剂处理过的水稻,其叶片、植株长势正常,供试药剂安全性好。

2.2 田间防治效果

从表1可知,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T1处理为95.1%,极显著优于T2处理(82.2%)和T3处理(86.4%)。对稻曲病防治效果,T1处理为97.8%,极显著优于T2处理(84.3%)和T3处理(89.3%)。

2.3 对水稻剑叶叶色的影响

从表1可知,T1处理区的水稻剑叶的叶绿素测定值比CK高15.9,而T2仅比CK高5.5,T3仅比CK高7.2。田间现场观察发现,安道麦示范区的水稻上部功能叶较绿、长相清秀,而农民自防区的水稻上部功能叶显示黄绿色。

表1 各处理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试验结果

2.4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安道麦示范区实割产量为687.8 kg/667 m2,比农户自防区的产量(626.6 kg/667 m2)高61.2 kg/667 m2,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

表2 安道麦示范区和农户自防区实割测产结果

4 小结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丙环·嘧菌酯+天然螯合硼钙”组合对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及增产效果,在水稻分蘖末期、孕穗中期连续使用“19%丙环·嘧菌酯SE 50 mL/667 m2+天然螯合硼钙50 mL/667 m2”后,对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高达95.1%、97.8%,极显著优于75%肟菌·戊唑醇WG 10 g/667 m2和32.5%苯甲·嘧菌酯SC 30 mL/667 m2处理,且安全性好;同时“19%丙环·嘧菌酯SE 50 mL/667 m2+天然螯合硼钙50 mL/667 m2”处理的水稻剑叶叶绿素测定值比对照高15.9,而75%肟菌·戊唑醇WG 10 g/667 m2处理仅比对照高5.5,32.5%苯甲·嘧菌酯SC 30 mL/667 m2处理仅比对照高7.2;此外田间目测,安道麦示范区的水稻后期上部功能叶保持清秀、中下部枯叶很少,且水稻秸秆碧绿、弹性较好,其保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安道麦示范区实割产量为687.8 kg/667 m2,比农户自防区高出61.2 kg/667 m2,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可见,“丙环·嘧菌酯+天然螯合硼钙”组合在当前水稻生产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螯合嘧菌防区
嘧菌酯/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空间布局研究*
山梨醇螯合钙对NaCl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①
应用高分辨质谱法的马铃薯种植土壤嘧菌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
多胺螯合纳米纤维高效去除Pb(Ⅱ)的特性与机制
复合氨基酸锰螯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试验
电力电缆线路回流缆防盗报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15年新干县早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