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

2021-06-04 15:59瑶光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狮子动力生活

瑶光

正方观点 压力有利于学生学习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旦失去了压力,学习动力就会减弱,好成绩自然难以维系。因此,我方坚持学习压力有利于学习。

首先,压力的强迫感令学生快速成长。压力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而肾上腺素的激增可以帮助人集中注意力、更清楚地思考问题,这无疑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压力呈现出的强迫感,其本质在规范人的生活,让学生准确且巧妙地处理学习上遭遇的各种问题。非洲草原上的羊和狮子,它们的奔跑速度都很快。因为如果不奋力奔跑,羊可能会被吃,狮子可能会饿死。正是因为生存的压力,最终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同样地,学习的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善于利用压力,就会事半功倍,成为学习的健将、成绩斐然的猎手。

其次,压力能够帮助挖掘学习潜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压力就好像一个支持力,托举你向上,拉着你向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力就像挫折,具有强力的促进作用。项羽破釜沉舟,成功复国;女排12年奋进,再次夺冠;林肯11次竞选,荣登高位,压力在不断磨砺他们,激发他们的潜力,最终令其取得瞩目的成就。相应地压力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绝地求生”,获得学业上的精进,帮他们铺就好的前途;给学生应对挑战的力量,帮他们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陌生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并形成压力,而在压力之下,困难得到解决,学习成绩自然会上升到新的层次。学习的代价就是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可能成功。

反方觀点 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

压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承压下的一种“劳动”,而不是轻松的,愉快的“享受”,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哪怕学得再多,都是被强行灌输进去的,而不是学生主动获取的。因此,我方认为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

第一,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进而限制学习。从病理上看:长期生活在压力下的人,身体会因为承受不住而发出各种形式的抗议。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自各方的学习压力会不自觉地打破人体的代谢平衡,令其出现精力透支,进而导致内分泌失调,诱发出如头疼等各种病症。从心理学角度:人的身心潜能要遵从客观规律。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同样处于高负荷状态下,精神上的恶果也会凸显。“哀莫大于心死”,精神上的消沉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未来。压力引发了学生健康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健康,何谈学习!

第二,压力令学生丧失学习热情,遭遇更大困境。从短期看,压力的确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中学阶段。但是从中长期看,压力显然会令学生陷入“丧失热情”的循环中。为了应对压力,学生会理性地找出应对策略,将考试与学习画等号。学习的功利化,会掩盖学习的本质,令其成为考试的代名词;也会导致知识结构的不稳定,降低基础的扎实性,限制了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此外,遇到过大、过多的压力,逃避也会是学生的首选。回避压力看似合理,实则更易受困其中。学习压力会形成条件反射,毁掉孩子的学习动力,甚至更远的未来。

很多时候,学习上失败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压力问题。学习压力令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奴隶,失去了自由的空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学习本身是为了修身养性,拥有更好的生活,而过大的压力往往令学生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本文正反方均系作者个人观点)

总结陈词

对于我们,压力就是人类发展的一切源泉,但要适度化。过大和过小都不合适,过大则易向恶性化发展,过小则易起不到激励作用。在压力面前,既不能胆怯无为,坐以待毙,也不能不加分析,盲目应对。应该正视压力,将压力化为动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编辑 文凤)

猜你喜欢
狮子动力生活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狮子的喷嚏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