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在黎明前夜

2021-06-04 18:56张旦珺
南风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福游戏

张旦珺

“如果人们认为死后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那我们如今存在的世界到底是活人的世界,还是死后的世界?”

在贵阳,这个年轻人有着大把闲余时光的“爽爽”之都,大福正在埋头创作自己的下一个剧本。他是一名全职剧本杀作者,为了创作这个有着特殊生死观的本子,他泡在图书馆里已有数月。

随着网综《明星大侦探》的火爆,线下剧本杀行业快速发展,背后的产业链也悄然成形。不过,当玩家屡屡为心中的“神作本”惊叹的同时,这一游戏的灵魂人物—剧本杀作者,仍然隐藏在幕后。

不同于市面上的多数游戏,剧本杀作品并非出自专业的游戏团队。创作者通常本身就是剧本杀的狂热粉丝,在“作者”的身份之外,他们可能是象牙塔里的学生、混得不好的影视编剧、斜杠乐队青年或者是卖水果的中年男人。

尽管已经发展多年,剧本杀仍是一个不受资本青睐的市场。没有巨头平台主导规则,民间创作力量在此自然生长,这个围绕“犯罪故事”展开创作的圈子低效、野生、参差不齐,却也生机勃勃、不乏惊喜。

野生的力量

结束一周的工作,一到周末,年轻人钻入电影院里,坐在漆黑的放映厅中,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巨幅银幕。

在专注于电影故事的一两个小时里,他们短暂地从现实生活中抽离,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娱乐方式令人沉迷的奥秘就在于此。

如果说电影的快乐是用他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生命,剧本杀的乐趣则更为直接—它邀请玩家成为“他人”,由此体验不同的人生。

在剧本杀游戏里,你可能是中国古代某个背负血海深仇的侠客、欧洲中世纪古堡中的贵族、当下最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或者是最能窥见阴暗角落的社会边缘人。

剧本杀是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它原本的名字叫作“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谋杀之谜诞生于上世纪的英国—著名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与阿加莎的故乡。

在一局标准的剧本杀游戏中,一群人需要围坐在一起阅读剧本,进行扮演角色,其中一人为犯罪凶手,而剩下的人则需通过调查与推理找出真凶。

重庆的凌师兄称,自己是国内最早创作剧本杀剧本的那批人。2017年,他所玩的剧本大多从国外翻译而来,于是萌生了动手创作的想法。

大福接触剧本杀的时间更早。2015年,当时还是餐厅老板的他有着大把的空闲时间,常与朋友聚在一起玩狼人杀,某天,大福听说了剧本杀这种新的桌游形式,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上瘾了,几乎天天都在玩。”

大多数剧本杀爱好者对大福的感觉都深有体会。广州人包包是剧本杀行业内的老人,“闲鱼上的盗版剧本大礼包里就有我的作品”,除了作者之外,她同时还是一位剧本杀门店的老板。

在《明星大侦探》走红之前,包包就是它的原版韩综《犯罪现场》的粉丝,这种集推理与角色扮演于一体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她,其中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亦令她欲罢不能。

说起一个曾令自己流泪的剧本,包包自然而然地用起了第一人称:“我的姐姐死在了文工团,因为她,我一直都没有结婚。”在那个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为背景的剧本杀游戏里,包包扮演的角色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了许多鼓励她的暖心话语。

随着游戏的推进,她逐渐知道寄信人曾经目睹了姐姐的死亡。最终,游戏的尾声揭晓,那位寄信人原来也早已离世。

“我崩溃了,最后的精神支柱都没有了。”包包面露哀伤,完全代入了故事里的角色。

由于反响一般,游卡从剧本杀领域悄然退场。而那些最早的剧本杀爱好者们,纷纷摩拳擦掌,在这片尚且空白游戏世界,当起了内容生产者。

剧本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载着社会价值。另一个令包包印象深刻的剧本,以妇女儿童拐卖为主题,它用玩家代入人贩的方式,深刻揭示了犯罪之恶,还出乎意料地探讨了拐卖案件中情与法的困境。

在“玩”这件事上,包包是一位资深人士,她原本就是各类桌游与密室逃脱的爱好者,不过她说,无论是哪种线下游戏,都不曾像剧本杀那样发展得如此之快。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仅在2019年一年,全国剧本杀门店就从2400家扩张到12000家,至今这一数字已飙升到三万多。

游戏公司并不是没有盯上过这块新鲜的市场。剧本杀刚在国内兴起时,以《三国杀》闻名的“游卡”公司便推出过数款盒装推理桌游。

然而这种方式在国内并未走通。“它们完全用错了打法,推理太简单了”,包包说,归根到底,游戏公司创作的故事未能满足玩家对优秀推理剧本的需求。

由于反响一般,游卡从剧本杀领域悄然退场。而那些最早的剧本杀爱好者们,纷纷摩拳擦掌,在这片尚且空白游戏世界,当起了内容生产者。

逻辑与情感

玩过数百场剧本殺游戏后,蓬勃的创造欲在大福心里生根发芽,他逐渐产生了“写一个本”的想法。

所谓近情情怯,大福同时心怀恐惧,深怕写出来的剧本水平不够。为此他准备了半年,恶补了大量知识,等真正开始动笔时,已经到了2018年。

在第一个剧本中,大福将自己喜欢的所有元素一股脑地写了进去:剧本名是毕加索的画作,章节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剧本中的角色名则来源于精神障碍权威书籍《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IV-TR),每个字母对应一位人物的名字:戴安娜、史蒂夫、梅、艾佛、万斯、汤姆、瑞文。

拥有一个绝妙的核心诡计,是本格推理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设计密室,大福曾在家中的阳台做实验,尝试到第六个方案时,他发现自己被锁在了阳台上。

剧本杀带有浓厚的社交属性,不同于传统的悬疑推理游戏,将解谜视为终极魅力,在市场上,除了注重逻辑推理的烧脑“硬核本”之外,强调沉浸体验的情感本也大受欢迎。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每一个创作家的作品多多少少是他基于某一原因压抑下的本能,欲望、白日梦—随你怎么称呼它—的一种升华。”每位真诚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创作执念,它可能是某个理念,或者是特定的情节,又可能只是某种感觉。

目前已经完成了三个剧本的兔子是一名大三学生,兔子想开一个花店,但是不懂植物和经营,因此她在剧本里写了一个开花店的女孩,那个女孩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客人,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

“写剧本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想走但是走不到的人生给某个角色,让这个人代替你去走。”兔子说。无论是玩家还是作者,都通过剧本杀完成了对生活可能性的更多想象。

犯罪背后的幽微人性,往往更为众人所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兔子认为情杀、仇杀皆因有情,“不圆满的爱情、消失的亲情,还有渐行渐远的友情”—她喜欢缺憾带来的美感,常将角色置于两难的境地之中,观察他们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人生。

悬疑故事的趣味不仅在于“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知晓真相的全貌后,猛然发现之前所有的细节突然连串成珠,越是细品,越是震撼。有人玩过兔子的剧本后评价“回家崩溃地哭了很久”,对于写故事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鼓励。

财富的密码

虽然剧本杀行业门槛较低,能够写出成熟剧本的人却不占多数。创作多少依赖天赋,这碗饭并非人人都能端得起。一个剧本动辄数十万字,不仅要求写作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也需要有逻辑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还原完整、合理的故事情节。

大福有一位做了几年DM(剧本杀主持人)的朋友,说起朋友写的剧本,他只能用“尴尬”形容:“全是各种爆点拼凑,主线故事没啥意思,写了一年多都没写完……”

而大福精心设计的首个剧本最终也未能发行,剧本杀作为商品,始终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甲方—玩家。

直到内测阶段,大福才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照顾到玩家的游戏体验。“测了16车吧,身边能找到的人全都找遍了,一百来人呢。”大福称。每个游戏圈内都有独特的黑话,如同同为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龙与地下城》的玩家将游戏称为“跑团”,剧本杀爱好者通常将一局游戏称为“一车”。

剧本杀带有浓厚的社交属性,不同于传统的悬疑推理游戏,将解谜视为终极魅力,在市场上,除了注重逻辑推理的烧脑“硬核本”之外,强调沉浸体验的情感本也大受欢迎。

圈内通常认为,想成为剧本杀作者,首先本身得是开过数百场车的“老司机”。

“测本”是剧本杀剧本正式发行前的必经阶段,主要用于制作者倾听玩家反馈,查找逻辑漏洞、改进剧本细节。

最主要的是,根据测试时的玩家反应,发行方能对一个剧本在商业上是否成功作出预判。

由于大福写的剧本难度大且内容枯燥,测本的玩家们昏昏欲睡:“第二次测试,所有玩家都掉线了,因为是朋友,他们坚持在玩,但一个个都快睡着了。”

“本子测下来是这样的情况,我要是发出来了,对玩家可就太不负责了。”大福说。

在持续进行内容生产的剧本杀行业,爆款时不时就会出现。包包与凌师兄同时表示,目前剧本销量處在最顶层的作者,凭借单个剧本收入上百万不是难事。

负责销售的剧本杀发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财富密码:能让玩家哭和尖叫的,就是好本。

前段时间,情感本《你好》一度成为新晋的网红剧本,相关的发行人员在网上透露,《你好》在发行前进行了400人次的测试,“我们专门有人在边上数,一共哭了286个,当时我们就比较有信心了”。

市场的偏好让作者也受到了影响,在兔子原本设定的一个场景中,女孩抱着鲜花站在路口,与男孩道别,由于女孩性格坚强,双方碍于自尊,无法袒露心意,最终她只用了一句“再见”作为最后的告别。

然而,发行的朋友告诉她,这段一定要加上女方的深情表白,“让玩家哭成水龙头”。

对此,兔子与发行争论了很久:“难道一定要把所有的话都讲完,才算感人吗?”不过在测试阶段,玩家也认为在这里推进一步会更好,她还是妥协了。

尽管剧本杀发展势如破竹,包包却发出感叹:“如果全部只做商业剧本的话,圈里再也没有美好的东西了。”

不过对于那些还在被热情驱动的剧本杀作者来说,许多纷扰都与他们无关。

大福与朋友曾经也想写一个恐怖题材的剧本,他们看了大量的恐怖片,但没有办法在剧本里烘托恐怖氛围,让玩家形成准确的心理感受,很快就选择了放弃。

“我每天东看西看,码字都被耽误了,”大福说,“还好我没有编辑跟在后头。”

猜你喜欢
大福游戏
任弼时: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
告别大福
大福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一只粗瓷碗
一只粗瓷碗
一只猫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