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应用

2021-06-08 08:11张福敏何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卧床高血压评分

张福敏 何玲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401120)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大多数集中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为此需要科学地选择降压药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呈上升趋势[1]。若患者无法良好控制血压稳定将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各项主要器官造成损害,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慢性肾病等,同时会对血管造成损害,使得患者动脉硬化甚至闭塞,最终导致患者致残、致死[2-3]。因此强化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能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改善。现选取76例患者进行研究,就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8.6±4.3)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0.8±3.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均为高血压确诊患者;2)年龄>18岁,无年龄上限以及性别要求;3)无意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史;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者基础状况较差;2)存在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疾病;3)妊娠期以及哺乳期;4)存在传染疾病:艾滋病、乙肝、梅毒等;5)患者以及家属不愿参与。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如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得到同情、关爱、帮助,助其建立安全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2)采用森田疗法,a.绝对卧床期,隔离1周,禁止与他人谈话、会面等,除进食外,其余时间均卧床;b.轻作业期,禁止谈话、交际,卧床时间限制8 h左右,白天需接触阳光和空气,晨起朗读古诗词,晚上写日记,3~7 d;c.一般作业期,可随意选择田间劳动、手工操作、打扫卫生等,禁止游戏、交际、共同作业、体操以及无目的散步等,只是自己做事或者读书,持续10 d左右;d.生活训练准备期,各自回到日常生活中,书写以行动为准则的日记,交给医生批阅[4-5]。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房间光线适宜,床褥不宜太软或过硬,枕头适中,嘱咐患者睡前泡脚,睡前6 h内禁止饮用浓咖啡或者浓茶等饮品[6]。

1.5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比较,满分为21分,分数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高,同时在护理前后利用SAS焦虑评分表对组间患者焦虑情况实施比较分析,50分以上说明存在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7-8]。

2 结果

2.1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分)

2.2 2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本次研究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不仅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总体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控制患者高血压病情的同时可极大地提高睡眠质量,控制其情绪稳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卧床高血压评分
《全国高血压日》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