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2021-06-08 12:51徐义强
家禽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均匀度种鸡周龄

徐义强

能否顺利获得高生产性能种鸡直接受到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饲养管理不当情况在肉用种鸡育成期较为常见,本文特对解决这类问题的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1  肉用种鸡的生理特点分析

在育成期,肉用种鸡的生长发育速度提升明显,12周龄前保持较为快速的生长和体重增长速度,饲料采食利用率也较高,但同时脂肪容易沉积,可引起种鸡超重。育成期体重超标过大会导致肉用种鸡生殖器官发育状况不佳,进而影响产蛋量及受精率。对于消化能力不断提升的肉用种鸡来说,其采食量在育成期也会不断提升,此时内脏器官、骨骼、肌肉等组织也处于发育旺盛阶段,要重视性器官和性机能发育状态,此时控制不当,性器官发育速度过快会导致种鸡15周龄左右过早产蛋,使肉种鸡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为规避发育过早问题,必须保证性器官发育正常,这直接关系着开产后种鸡的生产性能。

2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要点

2.1  限制饲喂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首先从限制饲喂入手,以此实现日粮营养平衡。具体管理时无需控制肉用种鸡的采食时间,仅需要对日粮的饲喂数量进行限制,以70%~80%的充分采食量作为平均饲喂量;明确充分采食量非常关键,因此要做到准确称量;打破日粮营养平衡和降低营养水平,为此要提供低蛋白质、低能的高纤维日粮,保持低于正常情况的营养水平即可实现对生长速度的有效控制,同时延迟性成熟。饲料喂量限制可考虑一次性添加,以此实现每天限量;也可以隔天饲喂,在1 d内对2 d的饲料量进行合并饲喂,可以保障鸡群发育整齐;也可每周停喂2 d,一般在周日和周三停止。饲料喂量准确性直接关系着限制饲喂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但需与光照控制同时开展。对种鸡产蛋前夕的限制饲喂,需使用产蛋期专用的日粮取代育成期饲喂的日粮,饲喂量也需要逐渐增加,直至自由采食,饲料喂量的再次控制要在产蛋高峰过后五个星期左右进行。

2.2  注意事项

2.2.1  分群及饲养密度  肉用种鸡育成期需按照大小、强弱、公母进行分群,一般以400~500只为每群数量,需在20周龄前完成。不同阶段饲养密度需针对性控制,7~15周龄每平方米饲养数量应控制在8~10只;16周龄以上控制为3.6~4.8只/m2。体重过大或过小的个别种鸡需要随时挑出,淘汰或转群,保证鸡群的均匀度。

2.2.2  定期称重  需要对肉用种鸡育成期的平均体重进行精确计算,并进行均匀度的控制,空腹称重在每个星期末开展,肉用种鸡在全群中抽取的数量应控制为5%~10%,开展称重、记录并完成平均体重计算,即可为饲料的供给量确定提供依据,这一过程需同时对平均体重±15%范围内肉鸡数量进行统计,以此确定均匀度;判断鸡群合格性,需保证育成后期均匀度在80%以上。

2.2.3  料位提供  7~15周齡,肉用种鸡需使用料槽式喂料,每只所占长度为10 cm。16周龄以上的肉用种鸡进行料桶喂料,一般情况下9个料桶由100只肉用种鸡使用。

2.2.4  饲料供给量计算  需结合上个周末称重结果、饲养指南开展整个鸡群的饲料供给量计算,明确本星期的喂料量,每只肉鸡每星期饲料饲喂需持续增加,增加量可控制在3~5 g,如存在体重超过标准情况,则应不增料或减少增料,不得出现减料情况。如存在低于标准的体重,喂料需适当增加,但增加量需控制在每只10 g内。

2.3  环境管理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需同时关注环境管理,必须保证舍内环境舒适,具体可从温度、通风入手。温度:需保证鸡群能够实现对自然温度的适应,以此进行脱温,增强鸡群抵抗力。如北方鸡场安装有供暖设备,但供暖设备应用需考虑鸡群对低温环境的逐渐适应,有效控制温度改变对鸡群带来的影响;温度变化较大季节需关注保温工作,实现舍内温度稳定控制。通风:需保证育成种鸡舍每3 min开展换气1次,鸡舍的密闭性、舍内安装风机排风效率需同时得到重视;在炎热季节,需同时考虑风冷效应、鸡舍换气及种鸡需要,一般需将风速控制为2.5 m/s。

因此,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一个重要阶段,发挥着承前启后作用,直接影响雏鸡品质的提升和改善,应积极应用相关新技术来保障限制饲喂、环境管理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均匀度种鸡周龄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种鸡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龄·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