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梦想精神枝繁叶茂

2021-06-08 00:04辛声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返回舱韶山神舟

辛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伟人毛泽东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从“东方红”乐曲声震寰宇到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从“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到“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中国人始终仰望星空、心怀梦想,不懈追梦、执着圆梦。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前夕,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精神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完成交接仪式,将长期借用给湖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出。这是对敢于梦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好告慰。“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坚定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引领着新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在这苦难辉煌的历史征程中,航天梦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这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追梦逐梦的具体实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户韶山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是对“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的生动诠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深深熔铸于湖湘文化基因中。航天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之一,创新是航天文化的特质。也许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湖南涌现出陈能宽、周光召、周建平、陈善广、杨孟飞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在与航天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材料、精密制造、激光惯导、北斗导航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这是新时代湖南发展梦想的前行航标。无论是打造“三个高地”,还是担当“四新”使命,都需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像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一样,不断实现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从“1”到“N”的迭代式创新。

梦想越是伟大,奋斗越是艰辛。弘扬伟大梦想精神,需要凝聚更多力量、昂扬更大斗志,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朝着梦想和既定目标,坚毅前行,永远奋斗,永不懈怠,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是深化伟大梦想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其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长期展出具有重要教育意义。航天实物入驻爱教基地这一创新做法,将普及航天知识与传承红色基因有机结合,用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事业来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不仅拓展了红色教育的内容形式,而且丰富了航天科普活动的载体,必将汇聚起更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逐梦力量。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让我们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长期在湖南展出为激励,大力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和中國航天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逐梦前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返回舱韶山神舟
成功着陆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环球图说
长春光机所研制设备 助力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成功着陆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