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视听觉及口腔功能退行性改变与孤独感的相关性

2021-06-09 07:45马潇斌陈长香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退行性牙齿口腔

马潇斌 陈长香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孤独感是个体自我认知处于社交孤立的状态,并由此产生的一种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1,2〕。听视觉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减少了老年人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出现社交沟通的功能障碍,导致其自闭、自卑和抑郁,与社会隔离〔3〕。口腔的退行性改变会造成老年人面容的变化引发社交恐惧感〔4〕,进食过程中咀嚼吞咽障碍引发心情低落,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5〕。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重感官功能障碍的人数正在增加,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对于与孤独感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视听觉及口腔功能的退行性改变情况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首先从石家庄市8个区中抽取新华区,自新华区11个街道办事处抽取西苑街道办事处,自此办事处7个社区中抽出广源路社区和国泰街社区,对两个社区中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意识清楚,具有语言交流能力。排除标准:暂住人口,严重疾病和疾病末期。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期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者。听、视力严重障碍,无法沟通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200份,收集有效问卷3 125份(97.65%)。男46.56%,女53.44%;年龄60~94岁,平均(79.22±4.396)岁。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得分均分为(26.59±6.782)分。

1.2方法 调查前,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老人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工具包括:①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②UCLA孤独量表〔6〕用于评估对社会交往的期待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引起的孤独感。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9,相关系数为0.73,量表共20个条目,总分20~80分,评分越高孤独感程度越重。总分20~34分为轻微,35~49分为明显,≥50分为较为强烈的孤独体验〔7〕。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社区老年人视听觉及口腔功能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情况 视觉功能改变38.91%(1 216人),听觉功能改变28.00%(875人),咀嚼功能改变22.94%(717人),吞咽功能改变6.70%(211人),有不同程度牙齿脱落39.84%(1 245人),牙齿功能不同程度下降32.10%(1 003人),牙痛者46.62%(1 457人)。

2.2孤独感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视力、听力、咀嚼功能、吞咽功能、牙齿脱落、牙齿功能、牙痛的老年人孤独情绪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老人孤独感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分)

2.3孤独感发生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以UCLA总分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听力、咀嚼功能、吞咽功能、牙齿脱落、牙齿功能、牙痛、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是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老人孤独感发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孤独感常伴有寂寞、无助、抑郁和其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和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一些思想压力,甚至心理负担〔8〕。本研究中石家庄市老年人孤独感得分低于任美玲等〔9〕对新疆地区老年人孤独感评分(36.88±9.27)分,考虑原因为石家庄为省会城市,在卫生、娱乐等方面基础设施较齐全,老年人可以得到较多医疗服务和参与文体娱乐活动的机会。

本研究尚未发现视觉功能的改变对于孤独情绪的影响,与Korporaal等〔10〕研究结果不一致,相关结论需进一步探索。听觉功能的下降使老年人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有效的听觉信息,因而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此外,与肢体障碍相比听力障碍具有不易觉察的特点,在日常交往中会忽视其感受,从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适应性不良,诱发心理危机和孤独感的出现〔11〕。增龄使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老化,器官功能下降,口腔组织会随着人的衰老而退化,牙釉质磨损,牙齿尖端磨平,牙龈萎缩等,导致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口腔功能的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12〕。牙齿脱落会造成面容的变化,使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说话、不敢笑甚至交流中带有心理压力,引发社交恐惧感,大大地缩小了他们的生活圈,使老年人孤独感加重形成心理障碍。牙齿功能差限制了进食的种类,营养的摄入不能均衡,长期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会诱发多种疾病或影响疾病的康复,加重心理负担。咀嚼刺激可维持随年龄增长而退化的与海马体相关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咀嚼功能可改善老年人的认知水平〔13〕。此外咀嚼功能下降造成进食效率降低,增加肠胃的负担,加重其负面情绪的产生。吞咽功能减退使老年人在进餐时出现恐慌、悲观等情绪,长时间可能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社会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牙痛可引发老年人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药物止痛增加口腔黏膜溃烂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老年人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本研究结果与王福兴等〔14〕研究结果一致,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书籍、上网或其他方式获得一定的心理知识,及时调整不良情绪,有效释放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年龄越大者其孤独感的得分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失去亲人和身体功能的衰退造成活动范围的减小和人际关系丧失,导致老年人社会交往发生变化,更容易感到孤独。丧偶的老年人孤独感得分最高,与叶欣〔15〕研究结果一致,亲人逝去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交流和倾诉的对象,加之可能会丧失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给其带来精神上的失落孤独和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外出受限,人际交往减少,因此家庭成员与邻里朋友成为老年人经常接触的对象。家庭关系和睦,生活中老年人获得越多的关心、照顾可以填补空虚寂寞感,获得足够的精神支持,减少孤独的发生率,与孔凡鑫等〔16〕结果一致。与邻里关系亲密,日常生活中经常相互走动,可以弥补子女不在身边时家中临时事件的处理,从而减少了孤独感的产生。

综上,听视觉及口腔功能的退行性改变与孤独情绪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应增强老年人对视听觉、口腔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家人、邻里给予老年人精神照护,减少孤独的发生,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退行性牙齿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可怜的牙齿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如何保护牙齿?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