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心理健康树立健全人格

2021-06-10 12:28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材心理健康班级

姜 昕

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负担,情绪波动比较明显。而且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的成长,社会知识经验与急剧的生理发育不成比例,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心理障碍。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祖国所需的合格人才、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没有哪一位学生不渴望成材,但是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较差。由此就产生自卑的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无是处,同学们也瞧不起。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经常旷课,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为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与之倾心交谈。而且在班级召开“心理健康,人格更美”的主题班会,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学生心里固有的“只有学习好才是成材”的片面认识,明确“首先做人,才能成材”将学生渴望成材的强烈欲望正确的引导到“人格塑造”这一主题。并且让同学们发掘学习较差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我适时的引导这些学生要抬头做人,脚踏实地的走路,为成功付诸努力的行动,激发他们的贵任心和进取心。激励学生在不断的成长、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扬长补短,从而完善自我。对于这部分同学,我还适时的降低要求,多加鼓励,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实践,他们克服了自卑的心理,成为班级中优秀的一员。

二、发挥自身潜能,克服胆怯心理

胆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些同学上课不敢发言,若老师提问,本来会的问题,回答起来也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考试时也有怯场的情形。这是心理素质较弱的表现,而且胆怯的心理还影响其思维的发展,限定其正常的思维,更谈不上创新的思维。我认为教师应多给这部分学生一些关爱,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生之间唯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教师的爱才能被学生领悟,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拉近,学生才能消除胆怯的心理。否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抑。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无限的爱心,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老师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相信你,相信你做得最好,受到这种良好的心理暗示,才能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学习信心大增。对于考试怯场的学生、也要与之分析利弊:如果考试优虑重重,信心不足,肯定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有信心一定会赢”,在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也要告诫学生:平时要夯实基础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在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是有很大好处的。克服胆怯了心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自信心。

三、正确评估自己,克服自负心理

自负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学生成长的一大障碍。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很多,他们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特别是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或比较突出,于是在讲话和办事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惟我独尊、洋洋得意的情绪,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不把同学放在眼里。常此以往,学习工作都不踏实,直接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我在班级进行“谦受益,满招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自省自身的不足。学生是一棵小树,需要人们的帮扶才能长成挺直的大树,也需要人们将斜权劈去才能更加伟岸。从此班上自大的学生少了,

互助互学的学生多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若要成功,需冷静的看待问题,脚踏实地的处理问题,信心十足的分析问题,认真努力的解决问题。这是做事的原则。

四、创设和谐的环境,克服负面心理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班级占一定的比例,他们往往在性格、心理上都很异常。父母的离异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们往往自卑、孤僻、懦弱。

在打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暴力倾向,待人待事冷酷、缺少对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眼里心里都不容人,脾气暴躁,在学校里,往往因为一点小事而不让人,推人打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内向的孩子,则往往长期心理压抑,待人待事敏感,对他人冷漠,缺乏信任。在这样不利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总喜欢远离集体,喜欢孤独,害怕受到同学们的轻视伤害和嘲弄。作为班主任应多关心爱护离异家庭的子女,还应教育同学不要歧视他们,更不能讽刺挖苦。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主动与他们交朋友,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使他们忘却痛苦。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补课、个别辅导、鼓动同学之间的互助活动,促进其奋进,引导其努力。另外采取家访的形式,融洽他们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帮助他们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在校内也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因素。这样通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心理能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发挥综合因素,完善健康心理

在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具有安全感,依赖感,从而情绪稳定,思维活跃,有成就欲望,并能促进人际间相互交流和提高。班集体中学生关系融治,也会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使他们之间的交往日渐和谐,促进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热情大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克服自私,嫉妒的心理障碍,培养团结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合作精神。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去感染并教育学生,教会学生自我调控,控制消极情绪,更要帮助那些情绪化倾向较重的学生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的美好,逐步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同时,根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注意保证孩子身体发育所需各种营养,合理作息,劳逸结合。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促进其身心更好的发展。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正确的教育方式,做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导师,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世纪的社会变化巨大,我们必须不断的更新观念,拓宽知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体魄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这样才能肩负起新世纪的建设任务,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成材心理健康班级
材料作文“成材与成功”写作导引及佳作评点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到底要不要成材?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