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

2021-06-10 12:28郑海涛胡亚琴陈东东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护岸生物膜河湖

郑海涛 胡亚琴 陈东东

浙江裕腾百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00000

前言:人类自古以来。依水而居,河流和湖泊生态环境的健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农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工农业污染物对人类社会尤其是河流和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严重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正在下降。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河流和湖泊的污染处理,并在研究了一系列河湖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改善应用技术,因其环保,低成本和无二次污染而受到高度评价,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实际应用与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原理相结合。描述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湖生态修复治理的具体方式。

一、当前我国河湖水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排水,废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导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大量增加,它被释放到城市的河流和周围的湖泊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导致河湖的水生和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善,一些江河淤积严重,长期未清理。生态系统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已经出现逆向演替过程,严重影响着我们周围人民的生产和生计,并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根据《2018年水资源通报》,全国262,000公里河流水质评价,I-III类,IV-V类和劣V类水质的河流占比分别为81.6%,12.9%和5.5%。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对总面积为33,000平方公里的124个湖泊进行了评估,等级为I-III类,IV-V和劣等V的湖泊占比分别为25%,58.9%,16.1%。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在我国河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问题。

二、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淤泥固化方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化方法。该方案可以同时进行岸上的原位固化和淤泥池加固。如果周围水系统发育良好且淤泥层较厚,则无法进行原位凝结。主要原因是侧流补充水的持续供应以及固化污泥混合过程中的液化,这种现象会影响均匀性。采用岸边淤泥池固化方法需要建造试验淤池并制造容器,并且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容器的平面度和垂直度。

(二)河道滨水带修复研究与应用。河流滨水区是土地和水之间的中间区域。一条绿丝带是河岸地区必不可少的。它由各种绿色植物组成。滨水区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加工或修复的。研究表明,滨水区是重要的生物自然净化区,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和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控制污染。水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控制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执行《水污染控制法》第20条和第21条。新修订的《水污染控制法》第20条重申“国家对主要水污染物质排放综合管理制度的实施”,并在第21条中规定了对污染排放许可管理的要求增加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内容。但实际情况是,河道及湖泊的点源、面源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河流污染的目标是改善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有必要控制“流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标准流量”不能保证河湖水质的改善。关于点源污染控制,以前的要求是“达到标准”排放,并且习惯上认为“达到标准”排放对环境安全。其次,即使各部分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算过大,江河和湖泊仍然受到污染。这主要是因为错误计算了河流和湖泊中的污染物总量,而不是基于河流和湖泊的自净能力。它没有考虑到过去累积的污染物或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污染物的新的物理化学反应。在河流和湖泊中分配污染物总量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根据河流的长度均匀分布,并在每个部分中积累,污染物到下游会超过自然净化阈值。

(四)生态挡墙工艺。生态挡墙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更高的施工效率。空腹式混凝土预制块重量轻,需要较少的地基处理,更便于搬运。连锁式安装,安装及箱式填充更加方便,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2)较强的防沉淀能力。通过增加护岸基础的承载力,分散护岸的重力并减小挡土墙的侧向压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护岸的下沉。(3)防偏移能力出色。通过增加护岸基础的力,安装基础混凝土屏障以及分散和消除护岸的侧向压力,可以有效地抵抗护岸的位移。(4)天气的影响很小。通过安装履带式起重装置等,即使在小雨中也可以正常运行。(5)更加生态环保。抗滤层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护岸箱室内填充的级配块石留有空隙以方便鱼类畅游。(6)方便塑造景观。空腹混凝土预制砌块从上到下分层组装,并通过锚杆固定,在相邻预制砌块之间形成花槽。在排水沟中种植绿色水生植物,并结合坡度保护措施种植草种,可以为斜坡提供良好的生态景观,并且可以完全隐藏绿色植物下方的挡土墙。

(五)生物膜修复技术。在1980年代,生物膜技术被广泛采用。生物膜修复技术旨在通过将微生物聚集在膜上以吸收,氧化和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来净化水。如今,在我国,生物膜修复技术已成功用于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出色的净化效果和众多的工艺参数。主要的生物膜修复技术包括砾间接接触氧化法和薄层流法,细线状软性填料接触氧化法以及伏流净化法等。它的功能主要是使用适合微生物的载体(通常包括砾石,鹅卵石,纤维,橡胶等)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从而形成适用于好氧,嫌氧和厌氧细菌的生物膜。在行动中,是指通过摄取、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该国正在处于海绵城市理念实践阶段,在污染严重或相对较差的城市中,我们如何快速适当地修复河流和湖泊,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和工程问题。

猜你喜欢
护岸生物膜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试析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