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021-06-10 12:28唐建军邹安华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养殖业环境影响承载力

唐建军 黄 俊 邹安华

1.泸州长江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 泸州 646300;2.四川十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泸州 646300

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生猪生产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农民很重要的一项收入,在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工作部署,各地陆续出台鼓励生猪养殖政策,养殖规模不断加大,同时,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围绕生猪养殖项目选址、环境资源承载力、粪污产生量及处置方式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相研究和分析。

1 关注问题

1.1 选址 生猪养殖项目产生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猪舍、污水处理站、发酵床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二、养殖粪污;三、噪声。较大的环境影响导致生猪养殖项目选址要求较高,不合理的选址会导致周边环境质量恶化,特别是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以及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流域。另外,养殖场恶臭气体和噪声扰民也是引起环境纠纷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合理的选址是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已有部分政策规定对养殖项目的选址做了硬性要求,如禁养区的划定、《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文件中规定的与敏感区域的距离要求等,但针对环境容量、污染防治以及防护距离等方面的选址要求,依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详细论证的问题。

1.2 环境资源承载力 生猪养殖项目需要消耗水、土壤等环境资源,同时,也需要水、土壤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来接纳排放的污染物,养殖业的污染问题要求各地发展养殖业应客观分析畜禽环境承载力[1]。生猪养殖项目的选址、布局、规模等方面受到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壤环境等资源承载力的限制。目前的生猪养猪多是以农户小规模散养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品种差、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养猪业的发展,造成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发展养殖业,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是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目标。

1.3 废水产生量核算标准 当前有效的畜禽养殖废水核算依据主要有六类:一、《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按照最高允许排水量:夏季1.8m3/100头·日,冬季1.2m3/100头·日,直接核算全厂废水排水量;二、《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中尿液排泄系数:种猪4.52kg/d·头,育肥猪3.26 kg/d·头,仔猪2.45 kg/d·头;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畜禽粪污的排泄量因畜种、饲养管理水平、气候、季节等情况会有较大差异,不同统计提供的数据不尽相同,缺少实际数据情况可参考排泄系数,尿液排泄系数:3.3 kg/只·d,环评中夏季按参照值增加20%计;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中废水(含尿液、冲洗废水、生活废水)产生系数:干清粪10 kg/只·d,水冲粪20 kg/只·d;五、《四川省用水定额》(DB51/2138-2016)中猪的用水定额:30L/头·日;六、《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1029-2019)中畜禽养殖基准排水量推荐取值:1.5 m3/100头·日(15 kg/只.d)。

以上六种计算方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皆有应用,若选择的计算方式不同,废水产生量计算结果有所差异,导致环评中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管理要求也不一致。

2 相关建议

2.1 科学选址,在选址前进行详细调查和论证,避开环境敏感区域,必要时设置防护距离,防止扰民。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容量,在无环境容量河流流域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只减不增。所选择的养殖地址必须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相符合[2],兼顾考虑附近是否有足够的消纳用地,有无合适规模和品种的种植业地块,有无配套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能。

2.2 引导生猪养殖业转变散养发展方式,逐步走向“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全产业链”为标志的现代畜牧业模式。结合各地“三线一单”成果,以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为约束,详细论证水、土壤等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生猪养殖业规模的匹配性,评估生猪养殖业对水、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水、土壤环境空间管制等措施为切入点,优化、调整区域养殖发展模式和布局,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健康安全。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总量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确保生猪养殖业发展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改善环境质量的总量管控措施。

2.3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统一废水核算方式,经对几种计算方式的比较,结合各计算方式的主要作用,建议环评中养殖废水最大排放量不得超过《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规定要求,废水产生量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中废水(含尿液、冲洗废水、生活废水)产生系数核算。

3 结语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生猪养殖总量将进一步增加,规模化水平还将不断提高,生猪养殖业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养殖减排是实现农业源减排乃至国家水污染物总体减排目标的关键[3]。当前,必须尽快从落实好环境影响评价入手,推动生猪养殖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制度依法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养殖业环境影响承载力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引领流域结构减排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