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临床常见两种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

2021-06-11 02:14路艳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用氯化钠

路艳娟

(河南宏力医院 药学部,河南 新乡 453400)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短期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其胃酸抑制效果显著,且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对患者应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常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随临床长期实践发现,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稳定性不同,药效也存在一定差异,选取适宜的溶媒配伍确保其稳定性,才可发挥最佳治疗效果[1]。50 g·L-1葡萄糖注射液、9 g·L-1氯化钠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溶媒,而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上述两种溶媒配伍稳定性如何,尚无定论[2]。本研究探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分别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溶媒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及药品(1)试验仪器:上海和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仪、塞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PHS-3C型精密pH检测仪。(2)试验药品: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20035)、50 g·L-1葡萄糖注射液(湖州天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91)、9 g·L-1氯化钠注射液(广西昆卓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715)。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重复试验方式,分别将40 mg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mL)、9 g·L-1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伍,混合均匀,制取20份样本进行重复试验,分别在配伍后0、0.5、1、2、4、6 h时间点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溶液浓度,采取精密pH值检测仪测溶液pH值,均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检测结果。操作均由资深护士(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年限不少于3 a)规范完成。

1.3 观察指标(1)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9 g·L-1氯化钠注射液不同溶媒配伍后(0、0.5、1、2、4、6 h)溶液浓度。(2)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0、0.5、1、2、4、6 h pH值。

2 结果

2.1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溶液浓度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0 h溶液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种溶媒配伍后0.5、1、2、4、6 h时溶液浓度均呈降低趋势,从配伍后1 h开始,与两种溶媒配伍的溶液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pH值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0 h时溶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种溶媒配伍后0.5、1、2、4、6 h时溶液pH值呈降低趋势,从配伍后1 h开始,与两种溶媒配伍的溶液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溶液浓度比较

表2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pH值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消化道疾病(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等发病率显著升高,随之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3]。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其对抑酸、促进黏膜愈合及维持已愈合黏膜形态稳定均有显著效果。但临床急需系统考察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配伍稳定性,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及疗效。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是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体外试验显示,其易受pH值影响,在酸性环境中极不稳定,难以确保药效正常发挥,而在碱性环境中则有助于维持其稳定性,确保治疗效果[1]。通常认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液pH值维持于9.0~9.5可充分发挥药效[4]。另外,有研究表明,单次静脉途径给予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40 mg,最高血药浓度随静脉给药速度加快而升高,但无论滴注速度快慢,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维持相对恒定(7.07~7.38 μmol·L-1),说明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生物利用度一致,但随胃酸分泌减少,其吸收逐渐减少[5]。故临床选取溶媒时需首先选择对溶液pH值影响较小的溶媒。本研究中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0、0.5、2、4、6 h溶液pH值均维持在9.0以上,且各时间点间溶液pH值改变较小,而50 g·L-1葡萄糖注射液尽管也能确保碱性环境,但其碱性相对较弱,稳定性差,从配伍后1 h开始,溶液pH值显著降低。分析此机制可能是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药效发挥主要通过特异性靶向作用以减少胃酸分泌,是胃壁细胞内质子泵特异性抑制剂,其作为弱碱性药物能在胃壁细胞泌酸微管高酸环境内富集并转化成活性形式,继而抑制此部位H+/K+-ATP酶,实现对基础胃酸分泌及刺激性胃酸分泌的抑制,而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所配伍溶媒碱性弱时难以维持其稳定性,或提前实现质子化,可能会影响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发挥最佳药效[6]。

此外,配伍后溶液浓度也是评估溶液稳定性主要指标之一。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显示,以药物浓度降低不低于90%作为药物稳定性评价标准[7]。本研究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0、0.5、2、4、6 h溶液浓度均维持在90%以上,说明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需求。而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1 h溶液浓度开始显著下降,且不同时间点浓度均低于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至6 h时平均浓度低于90%,进一步证实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满足临床需求,可能与 9 g·L-1氯化钠注射液pH值相对较高,更利于维持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结构稳定性有关,提示临床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媒配伍中应首选9 g·L-1氯化钠注射液,避免选择50 g·L-1葡萄糖注射液,以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

综上可知,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比较,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更高。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用氯化钠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