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探究的课前预习策略优化

2021-06-11 04:53吴敦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初中物理策略

吴敦华

【摘   要】  先学后教,在很多区域已经深入实践与研究,但是,基于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笔者尝试着利用多种策略来优化我们初中物理学科的预习,以此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的实验探究有其必要的思维过程和探究要素,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而针对性的预习,我们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探究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还原学生预设的效果。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问题链,启发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深入的关键,问题链更能起到非常好的启发思维、促进思维生长的效果。为此,在预习环节,我们就可以充分借助问题,启发学生对将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将要进行的探究内容进行初步的问题设计,通过问题链的形式驱动学生思考和分析,达成有效的预习效果。

比如,我们在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时候,就可以设置如下问题链来引领学生的预习。

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你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吗?

问题2:你能举两个滑动摩擦力的例子吗?

问题3:结合二力平衡知识,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问题4:结合自己举的例子,你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5: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问题6:你还记得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注意点吗?操作要领是什么?

問题7: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时要使用控制变量法,你准备怎么操作?

这样的问题链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预习方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客观因素,锁定问题链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成长。

二、微视频,明确探究

随着多媒体资源和网络时代、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微视频、微课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微视频来协助学生的课前预习。不过,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呈现的视频需要遵从以下几个环节:

1.视频不能是探究实验的完全呈现。因为探究实验有其特定的思维价值和思维意义,整个探究过程是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在探究中不断深入、不断收获的。教师的微视频不是课堂教学视频的简单呈现,而是基于某一探究问题的分解和预先思考、分析。

2.视频要起到启发思维、引领成长的效果。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锁定探究内容,结合内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的思维生长,促进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有方向、有方法、有生长,也为新课教学过程中探究实验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视频要简短、精炼。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中学生手机控现象较为严重,我们需要将视频内容不断提炼、精选,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微视频的观看时间和要求。

比如,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和自主制作视频,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初步感受到电阻的大小受材料、横截面积等的影响。比如,我们播放的视频中,有高压电线的选材视频介绍,也有为什么选择铜丝而不选择价廉的铁丝、为什么选择粗一些的电线等,我们也可以介绍超导体、半导体的视频资源,这些视频让学生的课堂探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

教师在微视频的制作、选取等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长期的积累和优化。在长期的努力中,微视频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学生预习需要,还可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需要。

三、微任务,变通探究

任务驱动能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在探究类实验的预习过程中,我们很难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为基于探究实验本身价值的体现,很多实验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碰撞中得以达成。因此,在常态的预习作业布置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微任务来协助课堂探究活动的完成,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接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比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以微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的预习。

1.你有游泳的经历吗?你能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吗?还有哪些例子也可以证明浮力的存在?

2.请你结合自己的游泳经历,回想一下,在游泳时和浮力有关的感受,浮力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3.在水池中放满水,用一脸盆倒扣其中,慢慢压下去,试着谈谈你的感受。

4.采用类似的体验,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5.预习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计算、推导等过程,进一步推导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否用定理的形式表示出来?

根据以上五个体验性的微任务,试着让学生利用课后活动感受浮力的存在,也感受浮力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在常态的预习作业过程中,我们的任务驱动需要将预习的内容分解到每个任务中,让学生在任务的逐一完成过程中,实现对问题的逐一突破,为课堂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好预习作业,也要注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真正通过预习吸引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初中物理策略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