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

2021-06-12 08:16张婉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身教垃圾教室

张婉兰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古人为我们做教师的定下了职责范围。但是光这些还是不够的,陶行知先生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这句话就充分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做教师的还应具备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身体力行,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一、道德品质的优化感染作用

古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父母、兄长、周围环境,而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是最崇高最具有威信的模样。学生对教师怀有崇敬感,学生听教师的话,胜过其听父母的话。

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富裕,父母溺爱,因此脾气强,好斗殴逞能,懒懒散散、上课不能约束自己。他不但不听老师讲课,还吵吵闹闹,指手划脚的,老师一说他,他更气焰嚣张,比老师凶多了;下课后,他又常与同学打打闹闹,同学惟恐躲之不及;对于学习,他不放在心上,至于作业,就根本不做,考试成绩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年轻的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每次下课我都会把他拉到身边,跟他讲名人尊师爱学的故事,跟他讲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趣事。放学后我多次为他补课,为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深受感动,他自己这样对我说:“林老师,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我决心改掉了自己的‘恶习’”。他也说到做到,各方面进步比较快,他的转变让我欣慰不已,这让我知道,自己的品德和爱心对教育学生是多么重要,是我的行为感化了我的学生。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时抓纪律教育、理想教育外,还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兴趣、爱好,直至写字的姿势、说话的口气,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然后模仿、尝试,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正确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进步。

前几天,我正在批改作文《我最看不惯的一种行为》时,发现一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最看不惯的行为是随地吐痰。有一天,一位老师正给我们上课,可能是嗓子发痒使劲咳嗽了两声,紧接着‘呸’的一声响,一口痰从口中喷出,径直地射向了窗外……”读后,我既为这位同学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到兴奋,又为这位老师“不拘小节”的举动感到遗憾。我陷入了沉思:我们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了吗?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们都爱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教育学生。可到头来,有些教师自己却做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王行为。试问:这样的老师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吗?什么样的人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就是身教的力量。我也是深有感触。

在班主任工作中,曾记得刚接受二年(5)班时:讲台上的粉笔头,教室地面上的纸屑、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大多数同学是熟视无睹。老师不叫捡,他们也许一辈子也看不见,也不会捡。不是他们看不见,而是看见了却从不和自己有关系,没有这个习惯去捡。即使是三番五次地说,也没有人听。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见垃圾就捡的好习惯呢?有一次,我带着一双儿女去公园里玩时,在草地上我看见一位老人提着一个垃圾袋,弯着腰正捡着草地上的垃圾。儿子看见了,只见他跑过去迅速地捡起草地上的垃圾往老人手中的垃圾袋里装。这时,才十五个月大的妹妹见到哥哥跟老人一起捡垃圾,她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接着是我和她爸也加入了一起捡垃圾,不一会儿,草地上的垃圾就被捡光了……从老人的身上我明白了,让学生去捡不如我捡,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便发现教室里闹哄哄的。原来,卫生委员课间检查地面卫生时,发现某人的桌下有纸,便让他捡起来。可那个同学却说纸不是他扔的,说什么也不肯捡。我见此情景,二话没说,分开他们,弯下腰捡起了那张纸,扔进了垃圾袋里。当时,教室里静极了。我发现同学们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有的充满了疑惑,有的充满了惊讶,而更多的是充满了信任。

从此以后,我又有意识地在同学面前去捡讲台上的粉笔头,同学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同学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掉在地上的学习用品,学生也纷纷效仿。经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同学们再也不用我去捡了。有一位同学风趣地说:“老师,您光荣下岗了!”教室顿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身教的魅力所在。

三、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别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往往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孩子就像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要围着孩子转,家长对他们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这样一来,孩子难免养成偏执、顽固等坏习惯。他们得到的爱太多了,认为家长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根本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感恩。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颖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帮助别人。”陶行知先生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老师,有责任培养孩子具有感恩的心。冬天到校我会说:今天天气真好,感谢太陽带给我们温暖;春天我会说:感谢鸟儿的鸣叫,让我们听到世间最美妙的音乐;见到校工时我会说:感谢您这么早把校园打扫得这么干净。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知道受到老师表扬要感谢老师,得到同学帮助要感谢同学等等。感恩是尊重别人,同时也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是做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德树威,以德服人,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用终身。

猜你喜欢
身教垃圾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垃圾去哪了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倒垃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