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唱启”人生用音乐“唱享”未来

2021-06-12 15:55沈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探索

沈艳

【关键词】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探索

一、研究缘起

儿童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智障儿童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就是专门针对智障儿童进行的音乐教育的方式,在我国,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实践还是初学者,而国际上对于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早已普及,因此,我需要加强对我国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认识,同时从音乐课程、课堂教学和音乐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二、研究经过

(一)我国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认识

智障儿童是儿童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导致智力受损,智力明显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并伴有缺陷行为的儿童。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逐渐开始关注智障儿童的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对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人口众多,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显示,在我国人口的比例分配中,智障儿童这一群体占有不容小觑的分量,智障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影响着我国残疾人人群的整体发展。我国虽然起步晚,但现在的发展也很迅速。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通过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发现智障儿童对于音乐的反应较明显。音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它真实存在,却又具有各种形态。音乐教育承载着情感交流、情感培养,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对提高智障儿童各方面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在有效地培养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发育。

(二)智障儿童音乐课程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的设计

一般普通学校的教学体系主要适用于智力水平发展正常的适龄儿童,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适合采用一般普通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学科教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和智障儿童的特点,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使用上都具有其特殊性。当然,这些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基本可以或经过训练后可以进行社会活动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以及部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

1.智障儿童音乐课程的设置分类和原则

(1)音乐课程的设置分类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陶冶情操,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音乐课程本身。智障儿童是特殊的存在,因此在音乐课程的目标需要再简化一些,课程环节需要再形象一些,有乐趣一些,课程的施行需要再具体一些。

(1)游戏寓于音乐之中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快乐的源泉。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和音乐的搭配,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突出对音乐的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

音乐游戏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变为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使得儿童在兴趣中主动学习,又锻炼了肌肉的运动能力,在音乐游戏过程中,智障儿童成为了主体,是游戏的创造者,而教师则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下图节奏练习《走和跑》:

通过倾听音乐节奏,配上形象具体的图片,帮助儿童自主模仿“跑”“走”的具体动作,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培养了身体的灵活性。

(2)情境创设,身临其境

情境创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音乐语言假设一个具体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体验、观察。通过模拟环境,为在真实环境中活动奠定基础,比如《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创设“妈妈辛勤工作后回到家里,很疲惫”的情境,由教师演妈妈,由智障儿童表演妈妈的孩子,教智障儿童关心他人、  照顾他人的方法,了解不同角色的任务,同时体会亲情,内心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在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

(3)欣赏音乐与学唱歌曲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首先需要聆听,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够带来听觉上的刺激。一旦智障儿童的内心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再通过音乐教育的辅助,使智障儿童得到更多的感动,情感得到升华。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教唱,智障儿童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情绪起伏的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处理簡单的情绪变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对智障儿童展开持续性的音乐活动

1.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2.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如今,我国智障儿童的教育已经步入正轨,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现在我国提倡全纳教育、融合教育,这主要针对基本可以或经过训练后可以进行社会活动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以及部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目的是让智障儿童能够加强社会生活能力,加强沟通能力。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培智学校、特殊学校的教育形式,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在学校中,进行音乐教育要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主要的方法有:

(1)个性教学法

个性教学法是在音乐教育中根据每个智障儿童的个人的差异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个智障儿童智力程度不同,兴趣需求不同,各方面能力不同,音乐教师在课堂和课外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言行举止和情绪表达方式,如:有的儿童个性比较文静,那么就需要一通过舞蹈律动、歌唱表演等方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而有一些儿童本身就比较热情,脾气比较暴躁,比较活泼好动,那么就需要通过聆听、欣赏等方式培养静心、安静做事的习惯。

(2)渗入式教学法

渗入式教学是在潜移默化中挖掘智障儿童潜在的能力。智障儿童很固执,在他们有情绪的时候,音乐教师需要的是更大的耐心,用安静、平静、恬静、优雅的音乐平缓了他们的心情,慢慢引入到所学的教学内容上来。要运用音乐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通过音乐,培养其倾听、尊重他人的习惯。有时听到他们哼唱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歌曲,尽管有时旋律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是仍可以听出来,这就是渗入的神奇之处,这是因为生活中的电视、广播等媒体反复播放,刺激了他们的听觉,不经意间就轻松的记下来。

(3)音律舞美器乐结合法

音律舞美器乐结合法是用音乐、律动、舞蹈、图片和乐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音乐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都是相通的,如下图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课《两只小象》。

这是一首活泼的歌曲,歌词较简单。学习该歌曲,可以通过小象玩耍的图片、模仿小象走路的律动、与同伴“勾勾鼻子”“握握手”的舞蹈和双响筒、三角铁的小乐器伴奏等方式开展。

音律舞美与乐器是采取多感官的刺激,再加上耳朵、手、脚、口等多器官的合作,使得儿童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加强大脑活动能力,完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在具体的意境中理解知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软件的开发与创造也越来越多,针对当前智障儿童的发展情况,也为了提高有效性和针对性,产生了可视音乐、多媒体课件和跳舞毯。可视音乐配上视频短片,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观看和学习,具体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儿童不会轻易失去兴趣,且直接地告诉他们一些数字等抽象的意义。多媒体课件则可以为音乐课堂创设一个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儿童的兴趣。跳舞毯可能对于智障儿童有一些难度,因为需要肌肉的配合和协调,但是可以从简单的律动开始,由简到难,进行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三、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人会受到音乐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音量的音乐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音乐教育能够对智障儿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智障儿童能够表达自我,提高智障儿童的听觉、视觉,锻炼多个感官,甚至发掘智障儿童本身的潜能,提高智障儿童综合能力和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1.智障儿童通过音乐教育后情绪表达方式的改变

从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前和音乐教育后的情绪表达方式能够看出他们在经过音乐教育后,大脑智力、思维、情感等的变化。

音乐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品德内涵,提升情感修养。品德内涵是内在,而情绪表达是品德内涵的外在抒发。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智障儿童由于语言、思维等能力的落后,经常通过一些比较激烈的方式来抒发情感,那么我们就需要用音乐教育的方式来改变他们。积累情感,可以提升智障儿童的内涵,可以从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中体现,因此欣赏与聆听的体验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不同情绪音乐的聆听,可以促进智障儿童区分情绪,在一些消极情绪的体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让他们知道这样的情绪是不好,以后要学会控制,告诉他们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2.智障儿童通过音乐教育后行为方式的改变

从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前和音乐教育后的行为方式能够看出他们在经过音乐教育后,运动时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变化。

开展音乐游戏。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儿童的大脑也会一直保持兴奋活跃的状态,因此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可以围绕四四拍、四三拍、四二拍的基本节奏以及音高和旋律,通过接龙、分组竞赛等方式展开。但游戏也有规则,这时就可以利用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让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到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胆量和集体活动能力。如果发生了冲突,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参与游戏的智障儿童学会忍让和谦让,对于某些过激的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惩罚,并让其他儿童引以为戒。在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中更应重视游戏教学法,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学会控制和弥补他们的行为缺陷。

开展音乐集体活动。智障儿童习惯孤单,行为很不稳定,音乐教师应该多开展音乐集体活动,使他们融入和适应集体的共同生活,为进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集体活动能够加强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弥补本身存在的短处。

音乐的集体活动有很多,如创设情境、集体表演等。在音乐课堂中,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例如,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音乐片断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景。第一个情景是表现某小朋友因为上课东张西望,不听老师说话,受到老师批评,接下来的课,在教师的关注和提醒下,能够完成课堂练习,课后教师在家长的面前表扬了他,这时的音乐是欢乐的。第二种情景仍然是学生上课东张西望,动来动去,老师批评了后,教师的关注和提醒,都没有对他起任何作用,课后老师把他单独留下来,面对面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他。在表现情景时,在表扬和批评时,分别用上欢乐和严肃的音乐,告诉儿童在不同的情景中要有正确的行为表达。通过情境创设等活动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反思

我国对于智障儿童已经越来越关注,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能够接受教育和治疗,本来可能无法行动、无法独立自理的儿童,经过训练能够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而就目前阶段,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于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越早开始干预,效果越明显。

对于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不是一天两天就会产生效果,而是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与陪伴,可能刚开始他们并不会亲近,更不会表达,但是长时间的相处之后,彼此会慢慢的靠近。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除了学校里的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家长和社会每一个人的关心。

对智障儿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一对一教学,集体课程时则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每个智障儿童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单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对于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除了通过时间的积累之外,还需要抓住机遇。这需要从平时的观察和细节做起,也许在不断的尝试中,这些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告诉你他们的“秘密”。智障儿童需要接受教育,轻度智障儿童可以跟读,仍需额外练习。但据我的观察来看,智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内学习时,教师的关注普遍欠缺一些,学生与其相处时,也不是特别友善,因此建议先进入培智学校进行阶段性培训,根据其学习的程度来选择是否要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现在我的研究仅仅是我一个很浅显的想法,对我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一个的探索性研究,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仍然希望我的研究能够对我的未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红英、谭和平.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申仁洪.特殊儿童生涯发展: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冯国珍.奥尔夫教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中的运用[J]. 速读·中旬中,2015.

[4]范士勇.浅析智障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5):15.

[5]費华鑫.浅谈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作用[J]. 学周刊b版,2014,(20):230.

[6]李霞.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材编写生活化初探[J/OL]. 中国特殊教育网,2014.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探索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