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探究

2021-06-15 06:28盘丹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

盘丹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渗入情感教育是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在情感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支离破碎、虚伪自私、忠贞美好几种主题的爱情题材作品,凸显了品格完善、价值导向、能力提升三方面价值取向。

关键词: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爱情题材 价值取向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①”,爱情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爱情选文在语文教材中总有一席之地。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认知等多方面发生极速变,青春期引起心理不安和冲动,学生开始对两性关系好奇,从对父母的依恋转变为渴望被异性关注。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中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爱情”的输入,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表现形式和价值观较为复杂,中学生盲目地“输入”会导致其对产生爱情混乱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妙的爱情②”,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依托爱情题材选文,开展情感教育,及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爱情观,理解爱情的真谛。

文章旨在对部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爱情题材选文进行统计分析,梳理探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选文的价值取向。

一.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统计

“爱情题材”可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爱情题材,指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如《静女》;而广义的爱情题材,则指主题丰富且涉及到爱情因素,且不一定作为主线。例如《红楼梦》《声声慢》等。③本文讨论的爱情题材选文即从广义角度理解。

1.选文数量分析

从整体上看,爱情题材选文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分布较为均衡,选择性必修上册中选文比例相对较低,为10.53%。从数量上看,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篇目共135篇,爱情题材选文共18篇,占全部选文比例不到两成(14.07%),整体比例不算高。除了选必修上册只出现2篇爱情题材选文,占比为10.53%,稍微偏低。其余四册教材中均选入4篇爱情题材选文,所占比例分别为11.43%、14.29%、15.38%、14.81%。

2.选文体裁分布

在部编版教材中,爱情题材诗歌作品占全部爱情题材选文的一半,体现出部编版教材选编过程中,意欲借助古代爱情题材的朦胧表达,在教材中模糊化、含蓄化地处理爱情题材的设计④。紧随其后的是爱情题材小说,选文数量为5篇,占比为27.78%;戏剧、书信体裁选文分别为3篇、1篇,占选文比例16.67%和5.56%,爱情题材散文在部编版教材中没有涉及。

3.选文题材分布

从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爱情题材选文年代来看,时间跨度较大,从古代到近代作品均有涉及,如西周的《诗经》和近代小说《边城》。经统计,古代爱情题材选文为11篇,近现代爱情题材选文为7篇,分别占爱情题材选文的61.11%和38.89%。可以看出,部编版教材相较近现代爱情题材作品更偏向于古代爱情作品。

纵观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选文数量适中,涉及时代广泛,体裁类别较全面,符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必修上册选文主题类型较为单一,以青涩恋情和真挚思念主题为主,情感特点单纯,易于学生学习理解接受;体裁上以诗歌为主,诗歌语言优美凝练的特点,便于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得到审美的熏陶。必修下册多为的具备多义主题的爱情小说、戏剧,如《雷雨》《红楼梦》《哈姆莱特》,体现了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和社会现象,有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辨能力,从反面强化学生对正确爱情观的认知。选择性必修在爱情题材选文相较起必修在体裁、主题方面则更加均衡,兼具不同体裁、不同年代、不同主题选文,适合心智更为成熟的学生学习探究。

二.爱情题材选文主题分析

1.封建迫害、幻灭破碎的爱情

在世界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陈旧的社会阶级制度和封建礼教曾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三纲五常、包办婚姻等封建制度让无数有情人深受其害,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部编版高中教材选择了一些受封建残害的经典爱情题材作品,例如必修下册中的《红楼梦》和《红楼梦》,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孔雀东南飞》。

陈徐陵的《孔雀东南飞》是典型的封建礼教残害所致的悲剧。甜蜜相守的焦仲卿刘兰芝夫妇,在封建思想的婆婆强压下逐渐分崩离析。婆婆怨刘兰芝不守妇道,她委屈求全暂回娘家,哥哥逼其再嫁,夫妻两虽心怀爱情理想,也只能相伴黄泉。《红楼梦》中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也源于社会的悲剧。贾府的统治者们选择严酷的方式破坏宝黛之间的恋情,这份爱从一开始就被宣判失败。于宝钗而言,虽得宝玉其人,未得其心,宝玉出家为僧也标志着宝钗的理想爱情失败,其也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雷雨》中的周朴园年轻时与女仆的女儿相爱,并育下两子,但面对周家给自己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大小姐,周朴园选择屈服并将侍萍赶走,绝望的侍萍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企图结束生命,即使最后被救下,却又为三十年后的悲剧埋下种子。

面对旧社会、阶级和封建礼教的迫害,这些爱情一触即溃,即使反抗也依然走向失败的定局。两败俱伤的捍卫形式更是将悲剧性直击读者心,“欣赏悲剧的最终目的不是使人伤也流泪,而是使人在悲痛中振作,化悲痛为力量,进而产生快感。……一旦把这种沉痛的感情升华到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它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愉悦的感情油然而生。”⑤这些爱情悲剧让人叹惋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2.虚假伪善、充满私欲的爱情

相恋时爱情总是甜蜜美好,但甜言蜜语也可能是“糖衣炮弹”,承诺的背后亦可能是虚假和自私。盲目沉溺爱情中,容易陷入爱情的圈套。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雷雨》、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复活》以及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玩偶之家》都呈现了虚假、虚伪、自私的爱情典型。

在《复活》中,农奴的私生女玛丝洛娃与大学时期赫留朵夫相识时,感受到了他的真挚和纯洁的爱。再次相遇时,不知眼前人已经变成堕落放纵的浪子。赫留朵夫诱奸了单纯的少女后只留下一笔钱便转身离去,玛丝洛娃最终大着肚子被赶出家门,沦为娼妓。《玩偶之家》的男主人公海尔茂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伪装出一副爱妻子、爱家的好男人形象,其实对他来说,娜拉只是一个美丽、脆弱的“玩偶”。他曾对娜拉说愿为其付出生命,但娜拉伪造签字的信件可能对他不利时,伪君子的面露便暴露无疑,爱意变为无尽指责。

这些虚假、自私的爱往往充满极强诱惑性、迷惑性,但并不是真正的爱,因其从一开始就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略施小计就让人沉溺其中,不受控制。部编版高中教材选编此类爱情作品,为社会、情感阅历较少的高中生展示出美好爱情的反面,以达到警示作用。

3.离别愁绪、无法厮守的爱情

别离是常态,相聚是奢华。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当和爱人分隔两地,漫长的孤独、等待和思念,为爱情添了几份惆怅和寂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必修上册的《声声慢》《涉江采芙蓉》《鹊桥仙》,选择性必修中册的《锦瑟》都是表达相爱之人由于无法厮守产生的忧愁和思念。

《涉江采芙蓉》中叙述的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生计,爱人远走他乡。女子在家中采下莲花和兰花,却无人可赠,心中满是对远方爱人的牵挂和思念。《锦瑟》叙述,曾与爱妻缠绵悱恻的岁月已经逝去,爱人终究無法归来,那些美好仿佛是一场梦,空留“我”一人聆听悲伤的乐声,与忧愁为伴。表达出悲伤、惆怅的消逝幻灭感。《声声慢》同样也是表达了李清照对爱人的思念和无限的“愁”意,当时国破家亡,而自己还和丈夫阴阳两隔,即使三杯两盏也无法消去浓重、凄惨的哀愁和无可寄托的孤寂心情涌上心头。

在这些爱情作品中,他们面对与爱人千里之隔甚至阴阳两别,表达出绵长、真挚的思念和牵挂,爱人和爱过的回忆成为他们唯一的寄托。分离后漫长的等待,等待时的孤独惆怅不仅仅出现在古代和文学作品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离别亦是常态。

4.自由平等、忠贞美好的爱情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是古往今来男女对爱情最高的追求,而“举案齐眉,琴瑟合鸣”更是代表着夫妻间的尊敬、平等、和谐。教材中的经典爱情作品,展示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以及为追求独立、平等的爱而奋力抗争,如必修上册的《鹊桥仙》,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小二黑结婚》和《荷花淀》,凸显深厚真挚的爱情。

《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歌颂了人间至死不渝,久别重逢的牛郎织女在金秋白露夜相会银河鹊桥,那漫长等待的苦闷在相见一刻,已胜过人间无数次的约会。讴歌了充满理想、纯真和亘古永恒的伟大情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更是千古传诵。《静女》含蓄巧妙地展现了一对年轻男女约会的故事。未到约定时间,小伙早已忐忑、焦急的守在原地,等着姑娘赴约;故意躲在一旁偷偷观看小伙的反应的姑娘,看到心上人焦急的模样,才略带娇羞和调皮的拿着小礼物现身。只一根不起眼的小草,却也让小伙发出感叹“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体现了相恋男女约会的甜蜜之景。《小二黑结婚》中的男女主“小二黑”和“小芹”在思想保守的农村长大,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受新思想影响的他们追求自由恋爱,不顾家长反对,不怕恶势力破坏,利用《婚姻法》保卫自己的爱情并打败封建思想,幸福结婚。《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得知丈夫即将离家参军报国,心中充满不舍和担心,依然选择以大局为重。最后水生嫂和白洋淀的女人们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这是她们对丈夫奔赴前线的支持,更是在这过程中将小家之爱升华为家国之情。

这些作品展示了男女主人对待感情生活的真诚、淳朴、勇敢,表现了有情人的相知、相悦、相恋、相嬉,包括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对自由恋爱的憧憬,令人体会到爱情的青涩、纯洁和真挚。

三.爱情题材选文价值分析

1.品格锤炼:促进学生品格的培养健全

培养素养中学生品格,情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部编版教材以爱情题材选文为情感教育的依托,突出展现选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格。如《氓》和《玩偶之家》中面对爱情的谎言,依旧保持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面对家长反对、封建阻挠依旧自信、坚定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代表小二黑和小芹;面对深刻忏悔“复活”后的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表现出善解人意、宽容豁达的优良品格;以及众多悲剧性爱情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面对抗争失败的结局,依旧体现出不惧挫折、积极抗争的刚健品格⑥。这些人物身上优秀、高尚的品格,令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令作品更具经典性、可读性。部编版教材中选取此类爱情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经典爱情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优秀品格,可以熏陶初中生的内在心灵,提供高尚人格的标准,为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基础。

2.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部编版教材选取多种类型、主题爱情题材代表作品,选文中的主人公有的面对三纲五常、包办婚姻等封建思想迫害,依旧不屈不挠地为爱抗争,只为求得爱情的独立自由,体现出自由、平等、互爱的爱情价值追求;有的与爱人千里分隔或阴阳两别,面对漫长持久的孤寂落寞,他们坚持忠贞与专一,在平淡的守候中传达爱的真谛。部编版教材中爱情题材选文能够加深学生对正确的、高尚的爱情观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和谐的爱情观、人生观。

3.能力提升: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能力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贯彻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精选了不同年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的经典爱情题材作品,呈现了多种爱情类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提升学生能力。爱情悲剧能促使学生透过表象,化悲痛为力量,在毁灭中重塑真、善、美,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探究其合理性与必然性,⑦在思考和探究过程中提升审美力、鉴赏力以及思辨能力。《声声慢》《鹊桥仙》等诗歌类作品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红楼梦》《边城》等小说类作品语言生动,文化内涵深厚,情节曲折惊奇。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爱情题材选文的学习,在夯实文学基础、提升语言文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时,令学生从爱情题材作品中感受爱的魅力,提升对爱情作品审美鉴赏的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詹玲霞.人教版高中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探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5.

4.张玉能.美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216.

5.张莉薇.高中悲剧性爱情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

6.刘杨.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教学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8.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②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③刘杨.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教学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8.

④詹玲霞.人教版高中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探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5.

⑤张玉能.美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216.

⑥张莉薇.高中悲剧性爱情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

⑦张莉薇.高中悲剧性爱情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浅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