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音乐剧的公演艺术传播形式及发展

2021-06-15 08:30于凯西赵南奎
大观 2021年4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发展趋势

于凯西 赵南奎

摘 要: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渐渐被公众所熟知。中国的音乐剧大多是靠引入外来的作品并进行本土化的演绎,这也导致了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形式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形式的发展视角,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音乐剧的公演传播媒介运行模式,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的策略。

关键词:都市音乐剧;艺术形式;发展趋势

自19世纪中期音乐剧出现之后,其就以独特的视听效果与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娱乐性深受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现象。音乐剧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的同时,也让观众逐渐对音乐剧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形式在其受欢迎背后的一部分原因是“明星效应”,其点击率以及上座率很多是粉丝流量的体现,这种泡沫式的发展很容易使音乐剧的演艺轨道偏离方向。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形式的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中国音乐剧能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传播媒介走向。

一、发展中的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粉丝传播媒介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部分演艺产业机构都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线上的公演形式,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艺术传播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将表演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认可,提升知名度,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欣赏艺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剧演出。音乐机构依托网络大数据的分析,通过互联网手段进一步增强受众和音乐之间的黏性,了解受众的喜爱和追求,使音乐剧演出艺术传播方式更有针对性,更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这都有利于开辟新的音乐剧公演传播媒介。

二、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传播形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成为公众娱乐休闲活动的选择之一,并且通过大型综艺和演艺圈的宣传,使中国音乐剧占据了一部分流量。但由于其主要依靠引入外来作品,缺乏本土文化创新,缺乏一体化的制作团队等,音乐剧的发展受到阻碍,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拓演艺传播媒介。通过分析,中国音乐剧公演艺术传播形式具体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受众观念单一

音乐剧由于在中国起步时间晚,所以不像影视剧那样能够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音乐剧是高雅的艺术作品,只有懂音乐戏剧的专业人士能够感受到其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文化魅力,而对业余休闲放松的人来说不能很好地满足其需求。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方面源于观众自身对音乐剧认识的匮乏,另一方面源自音乐剧落后的宣传。另外,当下音乐剧的演出门票对于普通的受众而言相对较高,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导致受众局限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受众范围过于狭窄。这会严重限制音乐剧的发展,容易陷入人们所说的高雅艺术难以欣赏的困境中。

(二)艺术传播独立性较弱

音乐剧本是舶来品,中国大型的音乐剧演出大多是引进外国的作品,然后进行改编润色由国内的演员进行演绎,缺乏原创作品的设计和表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且会让观众不自觉地与国外作品演绎进行对比,一旦国内的表演不符合观众心理的预期,其对音乐剧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三)传播载体分布较弱

中国音乐剧的主要传播载体为音乐剧场,而音乐剧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城市,且剧场数量相对较少,剧场建设不足,这也间接限制了音乐剧的发展。音乐剧的演绎首先需要实体的舞台灯光、设备等设计,与演员的表演相呼应,呈现完美的表演艺术效果,但当前城市剧场建设空间范围一般较小,场地面积小,在硬性条件上不能很好地满足音乐剧演艺传播媒介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推广音乐剧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受众群体去感受线下音乐剧的氛围,但由于剧场数量以及分布的限制会打击观众的热情,这于无形之中缩小了受众群体范围,不利于音乐剧的线下交流与互动。

(四)缺乏专业的制作团队和演员

中国音乐剧的舞台设计、演员阵容以及音乐节奏风格等大多借鉴模仿国外的演绎,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都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但其教学主要以国外的音乐剧为参考,缺乏本土特色。现阶段,音乐剧的表演大多邀请的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流量演员,其依靠粉丝的流量在传播媒介上名声大噪。但是,部分演员缺乏专业的表演技巧和感情投入,导致对音乐剧有独到见解的观众对此并不买账,对音乐剧的满意度降低。演艺传播媒介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音乐剧对口专业的演员迫于传播媒介的走向现状选择转战收入相对可观的影视行业,对口专业的演员走出去,而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音乐剧教育的演员跨行到音乐剧表演中,这种反向式的发展势必影响音乐剧的整体走向。

三、中国音乐剧的公演艺术传播运行管理

(一)加大宣传,拓宽受众的范围

现阶段音乐剧呈现出的是小众化的发展趋势,对其感兴趣的大多是具有艺术背景的观众,普通的受众接触不是很多,所以亟须发展更多的潜在观众,拓宽受众基础,这样才能保障音乐剧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每一场音乐剧从前期的选角到后期的舞台呈现都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受众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音乐剧表演的方式以及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喜爱度做出自己的需求选择。其次,音乐剧的幕后工作人员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做好网络推广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等优势发掘更多潜在的音乐剧爱好者,让其演艺传播媒介不再局限在小众范围内,使台下的观看者更加大众化。

(二)积极寻求创新,改变传统模式

由于国内的音乐剧目大多源自国外改编,既缺乏原汁原味的演绎,又缺乏本土化的表达特色,所以要积极寻求创新点,改变传统的制作模式。首先,在引进国外作品的同时要学习其先进的生产制作经验,不能仅仅引入其作品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投入。要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本土的文化特色,这样能够让受众有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也能扩大音乐剧的传播范围。其次,要转变传统的制作模式,将不同模块的分片化獨立制作转变成一体化的制作方式,使音乐、舞蹈以及演员的表演能够衔接融合,这样观众也能够全然地欣赏与舞台融为一体的音乐剧演出。

(三)加强剧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针对中国剧场分布不均匀以及数量少的问题,要加大大型剧场的建设投入,以此满足观众多样性的文娱需求。首先,各地区的有关部门要做好传播媒介调查,针对当地的剧场分布以及建设做好规划布局,让剧场的文娱建设真正服务大众。其次,要加强相关舞台设备管理建设,对灯光、音响以及舞美等都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为舞台演出提供全方位的完善设备,确保人与景可以相互映衬,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四)引入专业的制作团队,培养专业的音乐剧演员

一场好的音乐剧表演不仅得益于演员的专业表演,更需要幕后人员的强大阵容,在这其中不乏专业的制作团队去进行设计和编导。但中国目前在音乐剧的编排方面缺乏专业性的团队参与,亟须引进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和协调。另外,要提高对口专业演员的福利待遇,既要培养优秀的剧场演员,又要确保人才的就业率,不能造成专业演员外流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孙戈,高士杰.吃饭直播形式走红现象分析:以大胃王密子君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148-149.

[2]高士杰,吴丽丽.基于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漫威系列电影全球化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2-516.

[3]王聚伍.“音乐剧演唱风格”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分析:基于音乐剧构成元素研究的解题思路[J].戏剧之家,2018(12):55.

[4]李金波.浅析中国音乐剧的现状[J].大众文艺,2019(19):160-161.

作者简介:

于凯西,韩国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演艺术经营、声乐教育、地方民族音乐。

赵南奎,韩国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教授,韩国舞蹈协会理事长,国际舞蹈节联盟执行主席,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公演艺术经营。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发展趋势
当代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特征分析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