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1-06-16 09:00郭艳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炎症性息肉胃镜

文/郭艳

胃息肉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黏膜表面出现乳头状组织,典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等,临床治疗该疾病多运用无痛胃镜。此次研究需要选取无痛胃镜胃息肉手术患者,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并分组对比,以此来探究最佳护理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需要选取50例胃息肉手术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对照组(n=2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患者年龄≥30岁,≤74岁,平均年龄(49.83±3.18)岁,患者男女占比15例、10例,按照患者息肉类型划分,包括6例肿瘤型息肉、10例炎症性息肉、9例炎症性息肉;观察组(n=2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年龄≥32岁,≤73岁,平均年龄(48.22±3.45)岁,患者男女占比14例、11例,按照患者息肉类型划分,包括7例肿瘤型息肉、8例炎症性息肉、10例炎症性息肉,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研究纳入标准为: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均被临床诊断为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度高。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精神类疾病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的患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胃息肉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即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胃息肉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实施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无痛胃镜切除术认知度低,加上担心手术效果,手术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以及紧张等负面情绪,增加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1]。因此,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无痛胃镜切除胃息肉的优点、作用、注意事项等,讲解过程中适当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加手术信心。此外,还需要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干预措施[2]。(2)术前常规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为血常规、心电图以及凝血时间等,若患者年龄比较大需要询问其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类疾病,若具有高血压疾病,需要询问是否服用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血类药物,如果服用需要停药7~10天才可实施手术,避免出现迟发性出血状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当天早上禁止服用降糖药,防止术中出现低血糖情况,而心脏类疾病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避免出现房颤情况。告知患者手术前一天12点后不要进食,3点后不要进水,并且需要将佩戴的手镯、项链以及手表等金属性质的物品取下[3]。(3)术中配合,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手术需要用的器械、药物等,依据手术需要辅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为患者准备加热床垫,对所输液体进行加热。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各项生命体征,若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告知医生[4]。(4)术后生命体征护理,患者完成手术后需要继续吸氧,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情况。多数患者术后麻药未消散还处于无意识状态,需要拉高床挡防止患者坠床。待患者术后清醒30min能够流畅回答问题可以辅助其回病房,告知患者24h内禁止驾车。(5)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胃息肉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若其出现腹痛、腹胀、便血、脉搏细速以及血压降低等情况说明可能出血,如果出现压痛、反跳痛说明可能出现穿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检查、治疗。(6)饮食指导,术后需告知患者禁食24h,禁水2h,排气后可进行无渣饮食,如藕粉、米汤,禁止服用牛奶、豆浆,防止腹胀情况出现,嘱患者禁烟、禁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创面恢复。(7)定向复查,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复查重要性,胃部良性病变者需要1年复查一次,腺瘤、重度增生者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胃息肉患者观察指标为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观察指标中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用(分)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达。

2 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s)

组别 例数 迟发性出血 穿孔 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 25 1(4.00) 0(0.00) 0(0.00) 1(4.00)对照组 25 3(12.00) 2(8.00) 1(4.00) 6(24.00)x2 3.487 2.365 1.026 4.056 P值 <0.05 <0.05 <0.05 <0.05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 25 30.25±2.36 28.14±1.69 94.58±2.02对照组 25 43.36±2.48 42.26±3.05 83.25±3.14 x2 3.0414 2.487 3.698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胃息肉又被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临床治疗该疾病前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主要是明确息肉位置、大小以及具体形状等。若为真性息肉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5]。目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胃息肉被广泛运用到临床治疗中,该种治疗方式切口比较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不过,多数患者因不了解该种治疗方式,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手术配合度低情况。

为提升胃息肉患者手术效果,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主要为迟发性出血,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其中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2%,穿孔发生率为8%,感染发生率为4%,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0.25±2.36分、抑郁为28.14±1.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43.36±2.48分、抑郁42.26±3.0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胃息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6]。主要因为该种护理方式会在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讲解无痛胃镜治疗的优点、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胃镜治疗的认知度。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等,实施针对性的用药指导,防止患者术中出现低血糖、心律失常情况。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术中保暖工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做好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工作,进行并发症观察与预防,依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饮食指导。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围手术期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更加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效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炎症性息肉胃镜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