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21-06-16 09:00王姣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缝隙新生儿血压

文/王姣

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是高血压病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患者于妊娠期间滋补过渡,则易对机体内环境稳态,内分泌指标及机体免疫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反倒增加了机体负担,诱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若未加以有效治疗干预,将对患者妊娠结局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多伴高血压、蛋白尿、机体水肿等表现,影响胎儿生长发育[1]。既往常规护理模式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模式多为被动式护理,而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重视主动护理服务,旨在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对此为提升患者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特选取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开展无缝隙护理模式,反馈较好,现执行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抽取本院妊娠高血压患者40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起始直至2020年12月,抓阄法分设对照组(n=20例),平均年龄(28.05±4.15)岁;平均产次(1.56±0.38);平均孕次(1.46±0.26);平均孕周(38.41±1.65),既往曾有5人流产,9人有高血压史;研究组(n=20例),平均年龄(28.14±3.86)岁;平均产次(1.59±0.41);平均孕次(1.39±0.31);平均孕周(38.57±1.79),既往曾有6人流产,8人有高血压史;准入标准:年龄≥18岁,≤39岁;可持续参与研究;同意将研究数据行统计学比对;剔除合并妊娠前高血压持续时间高于半年;心血管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机体循环系统器质性病变并发其他慢性疾病;患有机体消耗性疾病如肿瘤、艾滋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滥用药物且正处于血压调控类药物服用期间。不同小组对象资料相比对(P>0.05),可比且合理性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开展。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20例对照组患者以产科常规护理规章指导,详细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强化血压监测频次,少钠饮食,做好患者情志护理,防止情绪大幅波动诱发血压变化;缩短查房频次,并做好与医师的诊断工作。出院患者需做好出院宣教与指导,并每半月电话随访一次。

1.2.2 研究组

20例研究组患者开展无缝隙护理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化对患者各诊疗环节的护理。①行为认知干预:每天以30min左右高质量有氧运动训练为宜,运动强度适时调整;保持患者维持健康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维持正常昼夜节律,饮食需清淡但需包含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少糖少钠,钠含量控制在5g/d;食适量纤维素类食物防止诱发便秘影响血压;对不健康生活行为予以控制,保持平稳心态;②构建心理支持系统: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正负性水平,尽量满足其一般护理要求;另需做好疾病知识宣教,提升认知,强化诊疗依从性与对抗疾病信心。针对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的,在有效沟通同时也可采取五行音乐疗法,稳控患者心境与血压控制水平;③环境干预:维持病房环境清洁,并做好声光温湿度参数调控;病床应舒适且干燥清洁,做好空气流通工作,维持高质量空气参数。④子痫护理:设置血压监控预警值,对超过此范围的患者需第一时间禀告医师并行稳定病情干预措施,做好预见性护理;若已处于子痫发病阶段,需立刻行抢救干预,做好声光调控;针对已发生抽搐的,即刻遵医嘱静注镇静类药物安定10mg,在舌下部位放置由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氧气支持;针对心跳骤停者,遵医嘱注射1mg肾上腺素,抢救生命。生命体征稳定后择取可接受措施终止妊娠或遵医嘱诊疗护理;⑤分娩期全程护理:行持续心电监测,警觉并发症发生征兆,若血压突然升高需考虑宫缩加剧及精神紧张等内外部因素。第三产程需稳控患者发力程度,针对难以耐受的可肌注催产素辅助生产,减少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分娩后持续观察患者20min,待病情稳定后即可送回产科。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及新生儿情况:收集统计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阿氏评分情况(满分10分),评分为8-10分为正常水平;②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两组纳入前及产前血压控制水平;③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对:借助生活质量(QOL-BREF)评估简表开展,详细为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百分制赋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评析

借助PEMS3.2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及新生儿情况比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及新生儿情况比对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s/mm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s/mm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纳入前 产前 纳入前 产前研究组(n=20) 142.25±10.26131.01±3.64 97.54±3.58 85.13±2.14对照组(n=20) 144.35±9.54 140.16±2.54 98.54±3.21 93.64±3.25 t 0.670 9.219 0.930 9.780 P 0.507 0.000 0.358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对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对[±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对[±s/分]

指标 研究组(n=20)对照组(n=20) x2 P心理领域 82.32±3.15 73.98±2.27 9.606 0.000生理领域 84.75±3.16 75.75±2.53 9.943 0.000环境领域 82.27±2.94 74.28±2.31 9.557 0.000社会关系领域 76.85±3.01 68.84±2.44 9.245 0.000

3 讨论

常态化血压水平监测,以通过设定预警值的方式,在血压达到一定水平后即提前开展治疗护理措施干预,降低临床症状恶化可能,长远看具备高度经济价值,以最小的人力财力物力耗费获得最佳预防效果。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无缝隙化护理模式不仅仅关注病症本身,也关注患者的情志因素、认知行为等因素对病情预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通过采取高质量护理措施有效衔接各护理流程,以护理措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升护理质量。学者段墨雯[2]等人通过应用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后,发现患者血压情况相较于入组前得到有效控制,且产后新生儿情况及患者情况均较好,与本研究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5.00%(3/20),低于对照组的45.00%(9/20),研究组早产发生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0.00%(6/20);研究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9.79±0.05)分,高于对照组的(9.65±0.16)分,均为正常新生儿(P<0.05);两组患者纳入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差异均衡(P>0.05),护理后产前阶段研究组收缩压为(131.01±3.64)mmHg,低于对照组的(142.25±10.26)mmHg;研究组收缩压为(85.13±2.14)mmHg,低于对照组的(93.64±3.25)mmHg(P<0.05);这充分证明,无缝隙护理措施在稳控患者血压调控水平及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应用价值显著。

学者李晨阳[3]等人研究表明,无缝隙护理措施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病症认知,进而提升对护理措施理解水平,从而面对多样化治疗护理措施不再盲目紧张。以积极心态面对病症,用健康生活方式为疾病有效治疗奠定基础,于降低剖宫产率提升多维度生活质量有显著价值。本研究表明,研究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32±3.15)分、(84.75±3.16)分、(82.27±2.94)分、(76.85±3.01)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P<0.05),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这可能与行为认知干预的强化有关,部分患者因认知不足从而对生产过程心存恐惧,担心血压波动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但通过前期与患者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培养患者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激发自身对抗疾病的信心;妊娠高血压需要以药物维持血压水平,但临床偶有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易导致患者出现因血压升高所致子痫并发症。因此,无缝隙护理措施时刻强调病情全程监控的重要性,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在开展任何治疗措施前向患者详细阐述护理目的及其对病症治疗价值,双方共同为疾病控制做出努力,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4]。

综上,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稳控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改善患者及新生儿情况,对生活质量提升有益,可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新生儿血压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雨的缝隙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空中翱翔
缝隙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