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16 09:00张晶晶邓彩霞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我院心率住院

文/张晶晶,邓彩霞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脐带结扎后无法拥有正常的自主呼吸功能,导致全身供氧不足,从而引发身体功能性损害,如果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在新生儿窒息期间采取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以争取黄金抢救时间,减少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我院从患者数据库中各随机抽选68例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我院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并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开展之前与之后(18个月内)从患者数据库中各随机抽选34例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6月30日之前,男19例,女15例,母体妊娠周期 33.2~40.1周,平均周期(37.12±0.41)周;6月 30日之后,男18例,女16例,母体妊娠周期33.3~40.5周,平均周期(37.14±0.23)周。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基线资料对比P>0.05,符合此次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要求。

纳入标准:(1)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存在肌张力松弛、心率减慢、喉反射减弱等症状;(2)心率<100次/min;(3)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此次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死亡;(2)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家属不同意将相关数据用于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

1.2 研究方法

数据调查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通过观察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等多项数据分析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开展后所表现出的优势,支持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工作开展。

文献分析法:以“窒息”、“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新生儿”等为关键词从万方、知网等各项数据库中收集与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相关的资料,支持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理论研究工作开展。

1.3 护理方法

我院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内容如下:(1)成立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小组,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标。(2)明确此次标准化抢救流程护理路线“新生儿保暖”→“呼吸道清理”→“呼吸建立”→“紧急抢救”→“病情监测”→“皮肤护理”。(3)对所有参与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小组的研究人员进行知识培训,考核抢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所有护理人员精准掌握相关护理内容。(4)新生儿保暖: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将其放置于辐射台上进行护理保暖操作,擦拭新生儿身上的胎脂与羊水。(5)呼吸道清理:立即进行呼吸道清理,将吸管插入到新生儿呼吸道中,将残留在呼吸道系统的黏液与羊水去除,但应该注意动作轻缓,严格控制机器负压数值,避免插入过深。(6)呼吸建立:护理人员要协助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呼吸建立,拍打其足底位置,对于已经出现氧饱和度不足的新生儿及时给予面罩吸氧,保证其氧气供应需求。(7)紧急抢救:对于心率过低或者已经没有心率的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立即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如果上述措施都无法改善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呼吸状况,则需要为其注射肾上腺素。(8)病情监测:在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需要完成“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等多项病情监测内容,并关注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有无腹胀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开展肝肾功能检查,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抢救。(9)皮肤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重点对脐带、皮肤、口腔等进行护理,保持清洁、干净,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已经出现感染、化脓情况,则需要及时为其涂抹抗生素,防止感染加剧。

1.4 观察指标

并发症:(1)低氧血症。(2)高碳酸症。(3)合计。由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人员负责统计住院期间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并发症数据。

新生儿评分:(1)护理前。(2)护理后。由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人员在新生儿出生时与接受护理后进行新生儿健康评估,使用Apgar量表完成功评估过程。

1.5 统计学计算

研究中,用SPSS19.0软件处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数据,新生儿评分用t检验求P值,并发症用卡方检验求P值。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中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性大。

2 结果

2.1 并发症

2019年1月1日之后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并发症(低氧血症与高碳酸症)发生率低于之前,P<0.05,如表1。

表1 并发症[n例(%)]

2.2 住院指标

2019年1月1日之后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之前,P<0.05;2019年1月1日之后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后遗症发生率低于之前,P<0.05,如表2。

表2 住院指标(±s)

表2 住院指标(±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2019年1月1日之前 34 19.32±0.14 27465.32±1000.21 2019年1月1日之后 34 17.69±0.47 24255.12±1000.98 t 19.3807 13.2281 P 0.0000 0.0000

2.3 新生儿评分

2019年1月1日之后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评分高于之前,P<0.05,如表3。

3 讨论

新生儿是指分娩时间≤28天的婴儿,在出生后需要接受多方面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其中自主呼吸是判断新生儿健康的必要条件[1]。临床调查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率高,容易引发低氧血症、高碳酸症,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2]。因此在临床护理期间,对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应该加强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尽快帮助其建立呼吸,提升新生儿健康度。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身体健康状况,提升其生存率[3]。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将所有与新生儿分娩后与窒息发生因素相关的护理资源综合整理,通过流程化与规范化抢救护理措施提升护理工作开展效率与工作内容全面性[4-5]。

表3 新生儿评分(±s)分

表3 新生儿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2019年1月1日之前 34 2.32±0.04 6.21±0.21 2019年1月1日之后 34 2.11±0.05 8.65±0.33 t 19.1234 36.3733 P 0.0000 0.0000

研究中我院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并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开展之前与之后(18个月内)从患者数据库中各随机抽选34例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研究,通过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等多项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在2019年1月1日之后新生儿并发症、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之前,说明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状况,提升新生儿健康指数,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我院心率住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心率多少才健康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离心率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