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模式在预防居家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2021-06-16 09:00赵秀丽邹丽翟月英程华李永文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尿管评量居家

文/赵秀丽,邹丽,翟月英,程华,李永文

临床常用留置尿管来缓解各种排尿障碍,是常见的一种侵入性操作,长期留置尿管可破坏患者膀胱封闭状态及排尿反射,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造成伤害,住院患者在遇到这些情况发生时可获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而居家留置尿管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多为老年伴侣或保姆,其专业度不足,且受年龄及知识水平限制,其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缺乏[1]。我院自与南宁市红枫叶公司合作开展医养上门服务以来,帮助患者留置尿管是最常见的一种服务内容,在以往的服务过程中发现患者照护者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缺乏是导致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模式主动地长期向陪护者提高直观实用的相关知识技能支持[2]。延续护理是对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顾场所内发生的健康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3]。本文现针对我院80例出院后仍需留置尿管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模式在预防居家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80例患者源于我院2019.10-2020.10开展医养上门服务期间居家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均衡分为常规组及护理组。常规组中男女比为23:17,最小56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为(64.7±2.1)岁。护理组中男女比为24:16,最小54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为(65.1±1.8)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按照临床常规护理上门为患者进行留置尿管操作,并对其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注意事项及并发症表现,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护理组:①建立延续护理服务小组,并对成员进行培训与考核,重点培训无菌技术、手卫生、留置尿管操作、会阴擦洗、膀胱冲洗、更换引流袋及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处理,需通过考核后才可进行上门服务。②当患者预约医养上门服务时,小组成员需跟患者建立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基本资料、有无特殊需求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工作,当成功缴费后由组长安排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③在进行上门服务前,需备好操作用物并进行多次核对,确认无误后可上门进行留置尿管操作,进行操作前需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对尿管维护效果进行评估,并指出家庭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错误行为,且进行纠正,指导陪护人员学会日常护理及会阴部正确清洗方法等,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护理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出现并发症时患者的表现及处理方法。④回院后将此次操作时间等相关信息记录在回访记录单上,每周进行一些电话随访,通过电话解答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对患者状态及尿管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进行管理,每日在群里分享日常护理留置尿管的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尿管堵塞、尿液外漏、非计划性拔管及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

(2)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1年后根据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5],三种量表总分均为100分,其生活质量越佳则SF-36量表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则SAS及SDS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常规组(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13199.500,P<0.001)。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40,%)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SAS及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n=40,分)

3 讨论

目前居家留置尿管的人群逐年增加,其中以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慢性疾病患者居多[4]。此类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家庭陪护者大部分为配偶或雇佣的护工,受年龄及知识水平限制,其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缺乏,在进行尿管护理时存在盲目性及随意性,易导致尿管堵塞、尿液外漏、感染及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5]。

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模式,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常规组(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延续护理模式优于常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并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损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是住院护理服务很好的延伸[6]。所以,降低居家留置尿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采取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措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延续护理服务岗前培训及考核,熟悉流程,增强责任心;培训导尿及留置尿管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要求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导尿操作,提高专业程度,并在留置尿管护理中做好规范性、有效性;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留置尿管护理健康宣教,指导其进行正确、有效日常护理,预防因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并指导其正确处理并发症,将损害降低到最小;在患者预约上门服务时充分掌握其相关信息,便于进行后续护理,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回访,评估尿管情况,并利用电话、视频网络等通讯工具及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及全程化的护理指导。通过上述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留置尿管患者尿管堵塞、尿液外漏、非计划性拔管、尿道损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还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后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当主要照顾者家庭护理技能通过指导得到提升,其在进行留置尿管护理是更为主动、自信、全面到位地提供高质量专项照护服务,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一定降低,留置尿管护理质量提升,减轻因留置导尿管护理不当引起相关并发症造成患者病情严重、迁延不愈的情况,从而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居家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管评量居家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其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无菌贴膜在女性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小小尿管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