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救健康

2021-06-16 07:36方盛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自我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液水肿脾胃

文·方盛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史默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

周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

想要湿气不扰 中西医联手支招

——身体“太湿”会导致:湿胖、不孕、三高

——心脏衰竭、肺积水、肾脏病、肝硬化都与“湿”有关

身体里的“水”有多重要?

一个健康的人体内大约有70%的成分是水,人体内水循环系统的运作良好对生命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体水循环系统可以满足生命的各种生理活动,保持身体的冷热平衡状态,同时可以净化人体五脏六腑。

然而,现在因为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身体里的“水”正在失衡。本期为大家讲一讲“身体闹水灾”。身体里的水多了,西医称“水肿”,它可能代表身体中的病变,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器质性伤害;中医讲的“体湿”即为湿邪,这是一种病理状态,以“黏”“腻”“重”“浊”为特点,会阻碍气机及气血津液的运行,也会阻碍正常津液的生理功能,但不论中医、西医,都认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失衡会影响人体的各个系统。

科普认识篇

身体里的“湿”是闹了“水灾”

身体中“水”的运作与脾胃密不可分

水谷受纳于胃,经脾运化,生成津液,首先由脾通过升清作用,将其向上传输到心肺,同时一部分未被吸收的水液,则与食物残渣一起下传于大肠,从粪便中排出体外。

肺接受了脾输来的大量水液,通过宣发肃降作用,将其敷布至周身。其中一部分水液经肺的宣发作用,随卫气而运行于体表,外达四肢官窍,以濡养肌肉,润泽皮肤,代谢以后的废料和剩余水分,又通过阳气的蒸腾,化生成汗液从汗孔排出。另一部分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以心脏为动力,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以濡养五脏六腑,灌注于骨节和脑髓之中,在被机体组织器官利用之后,又集聚于肾。另外,在肺的呼气运动中,也排出了少量的水气。

肾为主水之脏,集聚于肾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之下,被泌别成清者和浊者两部分。其清者,通过肾中阳气的蒸腾汽化作用,又复上归于肺,由心肺再布散周身,以维持体内的正常水液量;其浊者,则通过肾中阳气的温化推动作用,不断地化生成尿液,并且向下输送至膀胱。当膀胱内尿液积到一定量时,就产生尿意,从而及时自主地经尿道而排出体外。

身体“闹水灾”有多严重

身体“闹水灾”,在西方医学中被称为“水肿”。西方医学认为,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包括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局限性水肿则多见于静脉回流障碍、炎症反应等,常见的有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丹毒、过敏等情况。水肿程度亦有轻重之分,有轻、中、重三种程度。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眼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的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体重可增加5%左右;中度水肿时,全身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重度水肿则表现为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会有液体渗出,有时会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而我们的中医将“水肿”归类为“水湿邪气”。再进一步讲,这“湿”又有寒热之分。寒湿困脾是指因过食寒凉或外感寒邪,致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湿热蕴脾是指外感暑热或过食肥甘厚腻,致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黏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造成体湿的“水”从何而来

体湿的由来可以分为两种:水液代谢紊乱和体内液体储留。首先来说水液代谢紊乱,上文中提到的这些体表症状的产生机制就在于体内水液代谢的紊乱,这与脾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体的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肾虚水泛,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失其通调水道之职,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反之,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病情加重。治疗当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故而脾胃在水湿邪气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另有说道,“胖人多痰湿”,阻碍脾胃正常工作,人易倦懒乏力。而这“痰”“湿”二字常同时出现,是因为痰与湿一样,皆是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并未出现病理表现,但仍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养,尤以健脾除湿为要。日常饮食应减少过多食用肥甘厚腻之品。肥甘厚腻的食物难以消化,容易损伤脾胃之气机,运化乏力,水谷不从正化而形成痰湿毒邪进一步损伤人体。故而应当适当食用,切忌过食。还应规律作息,时常运动,顾护人体正气以防湿邪内生。

再来说体内液体储留造成的体湿。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需要摄入2000~2500毫升水分以完成每日正常的新陈代谢,这里所说的水分包括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和体内内生水量,而不是饮水量。摄入水分的同时皮肤黏膜、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要排泄一定水量。摄入和排泄水量要达到平衡以维持正常人体生理功能。但人体心脏、肾脏或者某系统出现疾病导致这种平衡打破,出现水液排除减少,液体储留,这个时候也是病理状态。此时应当明确诊断,查明病因,针对疾病采取相应治疗,如果是心功能不全引起的,需要纠正血压、心肌缺血等原发问题以改善心脏功能,如果是由泌尿系统梗阻引起的则需要排石治疗。

中西医临床篇

人体“水灾”致百病 中西医临床“退水除湿”

中西医“除水”要随证调治

西医如何消水肿

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多,每一种病因所引起的水肿其治疗都各不相同,亦无法有统一的治疗方法。其根本原则皆为:治疗病因,消除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例如,由心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特指心衰)应该治疗心衰(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心衰控制好后,水肿自然消退。肝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在于保护肝脏治疗的同时补充人体白蛋白水平,以及积极消腹水治疗。由肾脏引起的水肿,主要还是对因治疗,若为肾病,则可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肾病被控制后,水肿自然消退。其余病因所导致的水肿,当各“随证治之”。

中医如何调体湿

中医里的湿气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主要以“黏”“腻”“重”“浊”为特点,比如头身困重,肢体关节酸痛肿胀,屈伸不利,口中黏腻,身体不爽快,排泄物黏腻。通过中医寒热辩证,可以有寒湿、湿热;根据脏腑辩证,可以出现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膀胱湿热,大肠湿热等。所以当以湿邪突出表现的临床症状,通过病性加病位的具体分析,使用中药内服或中医外治方法进行调理,并根据病因治疗加强脾胃功能,长期改善预后,调节体质,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

体内水分代谢异常 从头到脚都有影响

人体是一精密的有机系统,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完成各个脏器、系统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是由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组成的。在这两种代谢中内环境是沟通外界与人体细胞之间重要环境,在内环境中体液代谢平衡是保证人体内环境稳定基本要求,体液平衡包括水的出入量平衡、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分布平衡。比如,水分摄入过多,大面积造成钠丢失,患者会感到疲乏无力、头晕、手足麻木、恶心呕吐,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神志不清,肌肉反射减弱。所以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影响人体的各个系统。

体质偏湿与日常胃消化系统有关系

体质是中医术语,消化系统是西医的专业词汇,两者理论上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临床中我们经常看到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会有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舌边有齿印,胃脘胀闷不舒,口淡不渴,疲劳乏力,四肢倦怠等临床症状,以上症状经过中医辨证认为其属于脾气亏虚。脾在中医(不同于西医的脾脏)具有运化的作用,具体包括对饮食和水液的消化、吸收、传输。脾的功能障碍会引起食物水液的代谢障碍,表现为湿气内聚。

反复水肿 首先注意是否是心肾问题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不利则为水!心功能不全和肾脏疾病常出现身体某部位或全身水肿的临床症状。

例如,心功能下降或出现心衰,无法鼓动血液循环,就会形成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在于水肿通常从身体的下部开始,尤以踝部最为明显,进而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病程一般隐匿且发展较慢,常会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不适,严重者不能平卧。又如,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病情较危急,患者有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喘息气促等临床症状,需到急诊就医;长时间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可见到对称性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指压后恢复缓慢;心肾相交,血脉瘀阻,肾脏供血不足,肾主水功能失司,出现水肿,亦有肾源性水肿导致心功能下降的情况,其特点则在于疾病初期时,水肿以晨起时明显,就部位而言多见于颜面部。而后期因心肾皆有累及出现全身水肿,同时可伴有血压升高,血尿等表现。临床中,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水肿,如肝硬化导致的低蛋白血症,下肢动静脉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所以当个人反复出现某部位水肿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女性更易受湿邪侵袭

女性是需要被关爱的人群,其特殊性是由于女性需要完成“孕、带、胎、产”特殊生理功能,所以女性可能会因此而更容易出现脏腑功能虚损和气血不和或虚弱,在这种情况下湿邪会更容易侵袭人体或由脏腑虚弱而内生湿浊。具体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异味、阴部潮湿、腰酸、面部油腻污浊、体态肥胖、月经不调、月经稀发等,这些症状可以是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月经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具体临床表现,不易受孕也可以是以上疾病的一种表现。所以出现以上问题求助于中医治疗时,还要根据中医四诊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治疗,有针对性的祛“湿”治疗,不能自己盲目用药。

居家除湿篇

对症“自疗”的除湿排湿方法

“梅雨季”脾胃虚弱易“体湿”

中医将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淫”,六淫邪气都可以伤人,所以梅雨季节人体也容易沾染湿气(邪),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群。在梅雨季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身体。第一,改善潮湿环境。做好房屋通风和光照工作,也可以使用现代电器除湿器进行防潮处理;第二,加强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体内气血运行,助体内产生阳气,有助于排湿;第三,避免寒凉。少吃冷饮、冰镇饮料,少喝凉性茶饮,避免直接睡在地板上;第四,清淡饮食,避免肥甘厚味之品。甘甜肥腻的食物会阻碍脾胃的功能,导致痰湿内聚;第五,适当的中医调理。比如穴位按摩,中药调理,艾灸,香薰,佩戴香囊。自行选取穴位时可以选用丰隆穴、足三里、太白、阴陵泉、神阙、中脘穴加强脾胃脏腑的功能。

流汗不等于除湿 运动流汗别过量

这里的流汗不等同于发汗。流汗可以是病理性的状态,比如自汗、盗汗,所以说流汗不能等于除湿。但是,发汗是可以除湿的,是一种祛湿的方法,在中医古书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开鬼门”即邪随发汗而出的记载;《金匮要略》中讲:“湿家身烦痛,可予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取微似汗”,这里明确说明发汗的状态要以微微发汗为宜。运动后出汗也是直接的祛湿方法,运动可以打通体内气血循环,可以排除体内湿气,但是运动锻炼也是适量的,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适度运动,运动的强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心衰患者不能剧烈运动。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所以无论是运动还是各种方法导致的出汗过量都会影响心气。

别盲信热水泡脚、拔罐、刮痧祛湿法

一般来讲,中医大夫在帮助患者祛湿治疗时不会首选热水泡脚,会更多选择其他的中医外治方法,比如中药、拔罐、艾灸、针灸等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最终还是要调理脾胃功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如果想通过泡脚来辅助祛湿治疗可以添加中药,如花椒、艾叶、生姜、苦参等,但疗效有限。

拔罐和刮痧是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面广,疗效显著的治疗特点,外治之宗吴尚先有述:“外治之理,亦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方法和内治疗法相同的是治疗上都遵循的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不同的是操作方式的不同。拔罐和刮痧治疗的主要作用是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祛风散寒,两者祛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发挥调节脏腑功能实现的。祛除湿气除了祛除表证外,最根本还是要重建脾胃功能。因此,无论是选择拔罐、刮痧,还是内服中药治疗仅是治疗方式的差异,改善脾胃功能是治疗大法。

“湿胖”人群健脾除湿最关键

“胖人多痰湿”,这里的“痰”是指人体代谢物的异常滞留,是病理的产物。中医中就流传着“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痰湿焦着于体,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湿胖”之症还多会阻碍脾胃正常工作,人易倦懒乏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并未出现病理表现,但仍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养,尤以健脾除湿为要。

日常饮食应注意,肥甘厚腻的食物难以消化,容易损伤脾胃之气机,运化乏力,水谷不从正化而形成痰湿毒邪进一步损伤人体。故而应当适当食用,切忌过食。规律作息,时常运动,顾护人体正气以防湿邪内生。

饮食保健篇

家庭餐桌上的“除湿大法”

正确看待喝茶祛湿 拒绝盲目

“饮茶祛湿”一直是饱受湿邪困扰人群的选择之一。首先,合适的药材作为祛湿茶饮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也常常因人而异。再者,湿有寒热之分,茶也当分寒热。寒湿者当在茯苓、炒薏苡仁、玉米须等基础之上,佐以少量生姜等;而湿热为主者则当另加路路通等。另外,饮茶并不能完全代替日常习惯以及中药治疗,如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诊治疗为主,茶饮方法应该作为辅助或听从医师建议取舍。

饮用牛奶不当 易助生湿邪

此处的“牛奶会生湿”一说是针对脾胃虚弱的人而言。古籍记载道:牛乳,味甘,微寒,性平,入心、肺、胃经;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从中医角度来看,牛奶属于阴寒性食物。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同时脾的运化依赖于胃阳的推动,胃的受纳借助于脾阴的资助。若素体脾气亏虚,则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水湿停滞于内,易形成痰饮,加之牛乳味微寒,易致脾阳虚损,其形成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脾阳虚,温煦健运失职,则寒从中生;脾阳虚,则温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腠而成水肿。若素体阳虚阴盛,则湿从寒化,更伤脾阳,湿困脾阳不振,形成湿胜阳微寒湿之证。若素体阳盛,则湿从热化,湿困阳郁,久而酿成湿热之证。

薏米炒后“转性”更除湿

薏米冬瓜汤、砂仁苡米淮山粥、淮山薏米莲子粥、健脾祛湿汤等皆能对祛湿有所帮助。纵观多种药膳,薏米是每一道中的必备之品。而小小一粒米,也有大讲究。

薏米即薏苡仁。生薏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临床可以用于治疗胃肠炎腹泻、血管性水肿等。常与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等配伍健脾渗湿,如参苓白术散。

炒薏苡仁是生薏苡仁经炒制而成,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土炒、盐炒、糯米炒、姜汁炒等不同的制法,炒制后生薏苡仁寒性转为温性,并可以增强健脾利湿的功效,如砂烫炒增强和中健脾功效,麸炒增强燥湿健脾的功效,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功效。使用薏苡仁要注意的是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不能用。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低血糖、低血压患者不要大量或单味长期使用。孕妇慎用。

最后,就着近来兴起的“朋克养生”法为大家提个醒,如啤酒加枸杞、可乐配党参、吃完宵夜吃酵素、吃完冷饮喝热水、火锅烧烤配凉菜、破洞牛仔裤贴暖宝宝、熬夜之后白天补觉……万不可取。日常生活中想要“祛湿”仍是以规律生活、养成习惯为要。

从养生角度而言,这些方式只是“披着养生外衣的放纵”。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猜你喜欢
水液水肿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背后七颠百病消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饮水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