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06-16 09:00潘海娟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胸外科障碍疼痛

文/潘海娟

就心理护理来说,其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将心理学常识与护理学常识进行有效结合,采用合适的语言方式,将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改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此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给予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2]。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胸外科患者为例,将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分析和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开展,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选取8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对其展开随机分组,将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均为4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和女性分别16例和2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9岁,患者的最小年龄为1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45±5.45)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为2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00±5.09)岁,其中有男性17例,女性2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数据差异较小,P<0.05,可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并分析患者实际情况,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健康饮食干预等。

观察组患者则增加心理护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充分理解患者,并遵循患者隐私,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提高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保证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其次,对患者展开共性心理护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职业操守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并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同时,尽量满足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就医环境,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扫, 可在病房中适当放置绿植,改善室内环境,对促进患者良好心情具有积极意义,在与患者展开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具有足够的耐心,语气良好,采用礼貌用语,能够将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缓解,并可以适当给予患者劝说性言语,提高患者依从性,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同时,给予患者保护性言语,避免患者受到刺激,将解释性语句进行应用,实现对患者所存在疑问的解答,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最后,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将心理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实施必要性,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重视程度,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可采用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相对舒缓的音乐,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也可以为患者播放电视剧,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保证患者具有良好心情。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惧四项。评分高,表示患者的情绪差,心理压力大。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质量评分和疼痛情况,主要采用PSQI评分和VIS评分进行实现,评分高,表示患者睡眠障碍大,疼痛严重[3]。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4]。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情绪评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差异较小,护理干预后,评分发生变化,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惧情绪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评分比较(±s)

组别 焦虑 抑郁 敌对 恐惧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0) 1.66±0.33 1.20±0.37 1.85±0.34 1.21±0.21 1.74±0.38 1.37±0.19 1.42±0.12 0.87±0.11对照组(n=40) 1.85±0.45 1.56±0.27 1.79±0.66 1.67±1.21 1.88±0.48 1.47±0.46 1.55±0.75 1.02±0.21 t 0.475 3.295 0.374 3.089 0.994 4.983 0.485 5.00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患者睡眠障碍和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和疼痛评分均相对较高,无显著差异,给予护理干预后,评分均发生变化,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疼痛评分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和疼痛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和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PSQI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 12.38±3.43 6.44±3.22 7.48±1.29 1.21±0.21对照组(n=40) 112.06±3.22 8.95±4.39 7.86±1.22 4.33±1.21 t 0.485 8.995 0.956 4.592 P>0.05 <0.05 >0.05 <0.05

2.3 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监护时间(d) 拔管时间(d) 下床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0) 1.43±0.55 4.33±0.43 5.46±1.28 13.28±3.30对照组(n=40) 1.43±0.54 5.991.67± 6.44±1.95 16.59±3.48 t 4.395 3.987 6.005 9.00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患者的恢复影响较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不能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则很容易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滋生和蔓延,导致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加快疾病进展,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5]。胸外科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其疾病种类较多,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是将手术方法进行应用,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患者在发病后,对存在不良情绪,担心疾病发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6]。而且,患者需要在承受疾病影响的同时,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伴随疼痛问题,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患者的透析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部分患者放弃治疗,依从性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造成恶性循环[7]。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掌握,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保证护理服务态度,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与患者平等相处,尊重患者隐私。并在交流中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引导患者倾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保证护理效果,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病的认识,减少过于担心的情绪,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透析效果。本研究在将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惧情绪评分更低,而且睡眠障碍评分和疼痛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明心理护理方法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将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恢复意义显著,对临床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胸外科障碍疼痛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更正
安徽省胸科医院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怎么给疼痛分类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