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2021-06-17 07:53郭佳惠蒋泽平王保松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嫩枝珍珠岩泥炭

周 洁,郭佳惠,蒋泽平,王保松

(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53; 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榔榆(UlmusparvifoliaJacq.)为榆科(Ulmaceae)榆属的落叶乔木,别名为蚊榔树,脱皮榆,小叶榆等,其树高达25 m,胸径可达1.2 m,花期8—9月,10月翅果成熟[1-2]。适应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中南部至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适宜华南地区、华中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以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为最适宜的生境。榔榆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较低,在不同土质下均能正常生长[3-5]。榔榆是珍贵用材树种,同时树形优美,叶色丰富,树皮斑驳,观赏价值极高。榔榆可应用于园林绿化,具有药用及工业价值,树干材质坚韧、纹理直、细密,且耐湿、耐磨,应充分挖掘其树种优势。作为榆科中抗榆树荷兰病[6]重要的种质资源,也是矿区的重要绿化树种和盐碱地生态修复树种。榔榆为最适合江苏发展的乡土优质珍贵用材树种[7],是我国杂木类盆景中岭南派盆景[8]的重要树种之一。

近年来,榔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繁、抗性研究方面,分别开展了扦插、嫁接[9-13]等的摸索,在抗性方面开展了抗旱[14-17]、抗寒[18]、耐热[19]等的研究。在繁殖方面,2015年,陈开森在福建省龙岩市开展榔榆硬枝扦插繁殖,结果表明黄心土较其他基质生根率高,且选用1—2年生木质化的下部枝条时,生根率达83.33%[10];吕运舟等经苗期测定江苏地区20个榔榆优树嫁接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无性系JN-02和JD-08具有速生潜力,可为造林试验提供材料[20]。

本试验利用不同基质配方对榔榆进行扦插繁殖,结果表明利用全泥炭进行嫩枝扦插,生根率可达97.5%,生根时间为8—12 d,最佳生根基质为全泥炭配方,最佳生长基质为泥炭、蛭石与珍珠岩体积比为7∶2∶1的混合基质,可用于容器育苗。说明嫩枝更有利于榔榆的扦插快速繁殖。

1 材料与方法

1.1 插穗准备

插穗采自母树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的半木质化萌条,剪成长6—8 cm,保留叶1—2片,并将叶片剪去一部分(1/3—1/2)以减少水分蒸腾。上切口平剪,下切口在节下方0.5 cm处斜剪[21]。插穗采后用多菌灵浸泡20 min晾干备用。

1.2 扦插方法

采用嫩枝直插法,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扦插容器为50孔的育苗穴盘,扦插后用喷壶浇透水,以保湿。扦插后每天观察基质的干湿度,适时补充水分。将浸泡后的插穗蘸取配置的生根剂,将插穗基部2—4 cm分别在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 min,然后插入基质中,用手轻轻按压,增加接触面[22]。

1.3 试验设计

称量萘乙酸(NAA)0.5 g,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最后移入刻度1 L容量瓶定容,配制成NAA溶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每个处理插穗40根,重复3次。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3种扦插基质,分别不同基质比例进行榔榆嫩枝扦插试验,基质配比见表1。

表1 榔榆扦插基质的不同配比

1.4 插后管理

为了避免季节产生的影响,扦插在光照培养室内进行,光照强度为20 000 lx,光照周期为16 h/8 h,扦插容器为穴盘,扦插后为保证湿度,在穴盘上盖透明的育苗盖,用喷壶将盖子喷湿,扦插苗喷足水分,盖上盖子,关上透气孔,扦插后3—5 d先放在弱光的地方进行培养,之后放在光照培养架上,室内温度在22—25 ℃,应定期清理插穗凋落的叶子,避免滋生细菌和病虫害。在扦插生根的过程中,每隔3—5 d喷施500倍液多菌灵1次进行杀菌。利用喷雾保水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不会伤害插穗[23]。

1.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1 g左右,放至95%乙醇中,定容至10 mL摇匀,在冰箱放置24—48 h直至组织变白。把叶绿素提取液倒入玻璃比色杯中,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649 nm下测定吸光度。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以下公式: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A665,据此可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mg/L),2者之和为总叶绿素的浓度,最后根据叶绿素的含量(mg/g)=[叶绿素的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质量,计算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

1.6 数据处理

插后20 d统计插穗生根情况。移栽时,调查各处理的存活率,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为每个处理的单株平均不定根系数量和长度。苗高为从原插穗萌发出的新嫩梢长度。采用SPSS 19.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插生根时间与形态观察

榔榆嫩枝在10种不同的基质中,8—12 d开始生根。嫩枝扦插生根时没有产生愈伤组织,为皮部生根(见图1)。

图1 榔榆嫩枝扦插形态

2.2 不同基质对生根率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T10,即全泥炭配方中生根率最高,达97.5%,其次为T7(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8∶2),生根率为94.29%,最低为T3,T8,T9,其余无显著差异。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图2 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生根率

2.3 不同基质对根长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图3 不同基质处理的平均根长

图3显示,T6基质中,根长最长为9.58 cm,最低的为T10配方,说明全泥炭时不利于根的伸长生长。

2.4 不同基质对生根数的影响

T7基质中生根数最多,达到11根,T10中生根数最少仅为4.17根,其余生根数无显著差异(见图4)。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图4 不同基质的生根数

2.5 不同基质对苗高的影响

在相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下不同基质影响萌出苗的生长快慢(见图5)。T1基质中容器苗生长最快,苗高达9.4 cm;T4,T6,T8,T9基质中生长,株高无明显差异,说明没有泥炭或泥炭很少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图5 不同基质对容器苗苗高的影响

2.6 不同基质比例对插穗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图6 不同基质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

T1和T3基质中叶绿素含量为2.85,3.09 mg/g,T10基质中叶绿素含量最低,为1.38 mg/g,其余的无明显差异(见图6)。说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和苗高有直接关系。

3 讨论

扦插是许多树种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有成苗快、不受树种限制、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和能够保持品种优良性状等优点[24]。植物扦插成活关键因素在于生根,而扦插生根需要较长时间。生根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影响因素较多,除与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受扦插基质、插条部位、扦插季节、植物生长激素和浓度等外界因素影响。扦插基质为枝条提供必需的水分和养分,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效果。

本研究中,生根率最高的为T10和T7,分别达97.5%和94.29%,远高于硬枝扦插的成活率83.3%[10]。基质T10为纯泥炭,根长和生根数都最小,说明除了营养因素外,蛭石和珍珠岩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也是影响根伸长和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基质T7的生根数最多,达到11根;在后期的生长条件下,基质T1和T3的苗高最高,同时叶绿素含量也最高,其中基质T1在根长、苗高、叶绿素含量都最高,最有利于进行快速生长,适合进行容器育苗。

综上所述,榔榆的嫩枝扦插生根率高,扦插后生根成活时间短,榔榆嫩枝扦插的最适条件为纯泥炭T10,生根率可达97.5%;在生长阶段,泥炭、蛭石与珍珠岩体积比为8∶0∶2的混合基质有利于根数量的增加,泥炭、蛭石与珍珠岩体积比为7∶2∶1的混合基质,利于根伸长生长与苗高生长,为榔榆容器育苗的基质较好配方。

猜你喜欢
嫩枝珍珠岩泥炭
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对若尔盖泥炭CH4排放的影响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早春的嫩枝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珍珠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裂叶垂枝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