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烟台地区农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2021-06-17 01:27谢文彬徐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阳市网纹社员

谢文彬 徐静

摘 要:该文以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分析其运营和发展过程,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烟台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社;问题;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0-0006-03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王运嘉在对我国农业现状进行研究后指出: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仍采取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这种小农经济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以海阳市联农果蔬專业合作社为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 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1.1 成立情况 海阳市下属7个村镇,聚集了海阳市超90%的合作社。海阳市政府注重合作社建设带动农村发展,截至2020年底,海阳市合作社总数突破2000家,政府指导“三品一标”建设合作社300余家,入社成员近20万户,实际入社率超70%。

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海阳市盘石店镇大柴村,成立于2009年2月,注册资金150万。秉承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并进实现快速发展,截至到2018年底,全社果园种植总面积66.7hm2,经营收入805.9万元,合作社发展农民成员126户,带动非成员300余户。

1.2 成员情况 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成员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占比高达55%,40~50岁社员比例为24.6%,30~40岁社员比例为15.1%,而30岁以下社员比例仅为4.8%;合作社社员受教育程度初中学历的比例为62.3%,初中以下的比例为21.6%,高中所占的比例为11.2%,高中以上比例仅为4.8%。通过调研发现,合作社社员年龄偏高,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出门务工或在城市定居,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学历不足也会影响到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是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见表1、2。

1.3 种植情况 合作社申请“联农情缘”商标,形成以苹果、草莓、网纹瓜种植为主,桃子、西红柿、海阳白黄瓜等瓜果蔬菜种植为辅的产品体系,实现瓜果蔬菜四季分批上市、充分利用合作社的人力、财力和生产工具资源。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草莓、网纹瓜面积积分别为53.3、40、40hm2,占所有瓜果蔬菜种植总面积的80%。

1.4 日常管理及经营模式 合作社的主要业务为果蔬的种植、服务、贮存、销售和加工。此外,合作社还对本社成员广泛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与果蔬等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农资、技术和信息服务,并成立专门的技术小队和实验基地供社员学习和实践。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建立生产小组,并对不同生产小组的每一次施肥、灌溉、用药等进行专门记录以实现合作社生产全过程的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此外,合作社采取发散性的经营模式,在生产和销售上与多家科研机构和销售商进行合作。在生产技术上,合作社与海阳市农业局、海阳市果业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在农产品销售上,合作社与家乐福、沃尔玛、烟台振华等大型购物超市合作,实现农产品产地和销售地的直接对接,降低农民风险、保障了农民收入。

2 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社员文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不足 合作社社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合作社的长期发展。一方面,合作社社员普遍年龄偏大,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使得合作社老龄化严重,导致合作社出现思想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电商、生鲜等新型高效率、高收入的销售方式无法得到大范围推广,合作社后期发展乏力。另一方面,社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初中学历为主,农作物种植和合作社日常运营管理均是依靠经验进行,对新型的种植技术和合作社管理经验接受能力较弱、思想保守,导致合作社引进的新型品种和种植技术无法得到快速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合作社日常管理机制混乱,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规模生产。

2.2 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困难 为了促进新型技术推广,提高合作社的技术水平,合作社成立了10余人的技术小队并建立了示范基地,为社员提供教学和实践基地。但是,技术小队无法满足全社几百户社员及辐射成员的技术要求,导致想要学习新技术的农户报不上名、技术小队队员忙不过来的情况,技术人员的匮乏导致先进的技术在合作社内无法快速普及,社员遇到的种植难题无法及时解决。

2.3 销售渠道传统、单一,销售利润较低 受限于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较低和海阳市市镇电商覆盖率低的问题,合作社农产品虽然统一销售率高达98%,但以输送超市和售卖给批发商为主,无法充分利用网络电商等新型模式进行农产品销售,导致农产品的出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高档农产品往往以普通产品价格出售,农民收入偏低。以网纹瓜为例,品相较好、甜度较高的网纹瓜在电商平台售价可达40元/kg以上,部分节日甚至更高。但合作社对外批量出售的网纹瓜售价基本都在10~20元/kg。作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在与政府针对物流快递点建设的沟通以及对社员电商知识的培训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合作社没能及时进入电商领域,抢占电商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的份额。新型销售方式的缺乏是导致合作社商品销售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

2.4 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偏低 合作社没有对社员建立统一的种植和农产品等级挑选标准,导致不同社员生产的农产品等级参差不齐,未能实现合作社统一化、标准化生产。同时,合作社在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也未做到完全统一,极大地影响了合作社“联农情缘”品牌的建设,降低了合作社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农产品价格。生产、挑选和包装上的低标准化使合作社农产品集体销售难度加大,使其成为影响合作社发展的瓶颈之一。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加强合作社温室大棚、农用拖拉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有限,导致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生产力提升有限。在财政补贴、奖励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合作社无法及时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对吸引其他形式的资本进入合作社以及降低农民风险方面的探索和支持不足,导致合作社在资金吸收和风险防控方面无法得到优惠政策。

3 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合作社资金来源不足,资金缺乏 海阳市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每年的利润盈余和政府补贴,缺乏社会资本的引入导致合作社流动资金缺乏,无法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以及对每一位社员的生产和选果进行标准化、统一化要求,导致合作社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标准化程度低,拉低了合作社农产品的价格,导致合作社和社员的收入下降。

3.2 社員观念落后,合作社凝聚力不足 合作社社员观念落后,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社存在的重要意义。有些社员虽然加入合作社,但不服从合作社管理,不遵守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标准,仍坚持自己的生产原则和标准,导致合作社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进而导致合作社无法进行统一的包装和销售。此外,有些社员担心由于合作社对农产品利润抽取比例过高导致收入下降,部分社员选择独自联系购买商,导致社员享受了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却没有为合作社创造利润,直接导致合作社利益受损,影响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3.3 高素质人才匮乏 受限于目前社会观念和合作社的生产、生活条件,年轻人和高素质技术人员不愿意进入基层农村合作社进行就业,导致合作社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合作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以及销售渠道的扩展等方面出现障碍,极大的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3.4 产品宣传销售能力不足 合作社销售渠道单一、销售范围过窄,一方面受限于合作社相关人才不足,无法进行长远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没有积极对合作社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合作社的网纹瓜、海阳白黄瓜等特色农产品未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导致合作社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足,销售范围和销售价格受到极大限制。

4 促进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要加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并鼓励其他形式的资本进入合作社以增强合作社的活力和弥补政府政策、资金上的不足。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联合多个合作社建立统一的如网纹瓜、海阳白黄瓜等特色农产品的挑选、包装、储存及运输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的规模效应。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加强电商服务站和市镇村物流三点覆盖建设,真正实现海阳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以此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合作社进行多形式、多渠道融资,促进合作社资金来源多样化,在使合作社资金更加充足的同时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要引导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机制,发展农民收入保险,避免因市场价格大幅度变动以及自然灾害导致合作社收入波动过大,实现合作社和农民收入稳定。

4.2 拓宽销售渠道 在现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互联网”与农产品种植业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产品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政府方面,全面建设和提升市级电商服务中心和村镇电商服务站点,建成市、镇、村3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电商服务点和物流配送点高覆盖,为农产品通过电商途径销售打下基础。积极建立培训形式多样、服务支撑有力的电商培训体系,提高农户的实际操作水平,真正实现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合作社方面,培养自己的农产品销售人才,建立独立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店铺,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提高独立的电子商务销售能力。为了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的能力,合作社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把控,只有高质量的农产品才能在电商领域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销售量的剧增。

4.3 完善农产品生产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政府和合作社应积极引入符合技术标准和资金要求的企业,提升合作社的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如对网纹瓜、海阳白黄瓜等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的高档农产品进行精包装,提高网纹瓜和海阳白黄瓜的产品溢价;对网纹瓜、草莓、樱桃等水果进行做成果汁、果酱等产品的深加工,将合作社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海阳市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

4.4 推进合作社“三品一标”建设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合作社应当通过品种改良等科技创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政府应当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鼓励并引导合作社申请国家“三品一标”公用品牌,以此提升独特的农产品品质,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实现产品增值,提高农产品售价,增加农民收益。

4.5 多渠道推广 要借助报纸、电视广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积极进行农产品销售和宣传活动,提升自身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邀请权威机构对海阳市的特色农产品进行质量标准检测并出具专业证书、积极参加农博会等大型农作物博览活动,以此促进品牌的提升和产品知名度的提高。同时,增强市内不同合作社和农产品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海阳市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田登凤,丁雪莹,姜加晓,等.“互联网+”影响下烟台苹果品牌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262-263.

[2]孙启金,张荣.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19):37-38.

[3]王洪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26-27.

[4]孙春.合作社引领探路乡村振兴——基于凤凰毛竹合作社的调查研究[J].调研世界,2020(09):61-64.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海阳市网纹社员
网纹甜瓜增加网纹密度的方法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种植流翔高钙网纹瓜 山东农民唱响增收曲
海阳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海阳白黄瓜种植技术研究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