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的苹果
——以我的油画创作历程为例

2021-06-18 11:25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手物象物体

倪 琨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安徽 芜湖 241003)

一、前言

在研究生在读期间,对于绘画的深入学习过程中我深知我知识浅薄,没有循序渐进的想法,只是随心所欲地把眼前的事物或景物如实描绘,并没有画出什么样子。以往的按部就班的绘画技巧在空白的画布上发挥不了它本身的安全感,反而加剧了在创作面前我的恐慌与不知所措。由于我一直选择亲眼所见如实写生的方式,自然画不出脑海中的那些凭空虚构的物体,也没有可以把一些灵感转化为真实的物象的过硬本领,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能承载我的复杂情感的存在着的日常物体,比如苹果、人手,从小图到大图,从整理到整合,最终以一个苹果为作为粘合剂,将各种独立于画面的物象重组成一个个天马行空的幻象。

二、创作来源

在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过程,研究大师作品和绘画流派是选择绘画风格的必经过程,古典绘画的高超技法与明暗关系,印象派之后的光影的忠实记录,塞尚的回归绘画的初心,当代多样艺术流派层出不穷都是为之着迷的艺术魅力所在。我似一只小舟在畅游过程中最终停留在超现实主义的港湾,超现实主义的题材不受任何约束,无论是历史神话典故与宗教人物,还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渺小之物,都无一例外地经过画家的双手剥落了其本身的世俗表皮,坦然显露无处可诉的羞涩。无论是繁杂的各种物象充满画面的各处,还是极简的几个物象占据画面的部分,都在画家看似信手拈来的安排中得到出乎意料的冲击。超现实主义者们并不在意画面的美与丑、宏伟与平凡、深意与浅薄,他们热衷于放大或集中一些存在人们生活的、特别的、不常见的事物,注重在画面投入画家的饱满感情与丰富思想,而观者的感受因此得到一刹那的刺激甚至有点惊讶,脑海中的记忆领域受到微妙的触碰。

尤其是马格利特的绘画,让我更多的感觉他的哲理如此吸引人,因为他的代表离不开标志性的青苹果。在他的画中,苹果可以被放大得可以充满整个房间,可以被添加一段文字:这不是一个苹果,可以被放置在戴着黑礼帽的绅士男人的面容前。相同的苹果,在精心设计的构图的配合下,清晰表达画面内容的新意,因此脱离了它的词语含义和现实用途,具有更伟大的意义。这与我的观念——没有平凡的景物,只有不凡的生命不谋而合。为了更多的表现深远的意味,他反复试验物体的多样组合,重复使用有象征性的物体,构成也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技巧和色彩。这也让我有勇气从创作的空白出发,不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生活中的物体与素材进行结合,一步一步地达到自我情感与绘画技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绘画创作的经验得到提升。

三、《一个苹果·成熟》的绘画构成

《一个苹果·成熟》是笔者开始进行向个人风格的转变,正是对自身认知的逐渐认同的一个重要转折期。笔者是采用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去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共处的微妙场景。选择这个场景可能是我想表达鸟与人手对苹果的争夺如同本能与欲望的复杂关系,正如鸟吃果子是自然生存本能,而人吃果子是人类掠夺欲望,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思考的。但是画这些并不是要给予一个答案,也不是要评价一个对错,而是在现实生活看到一些事情有感而发的一种反馈,带有笔者的某种说不清的不安意味。自然的美随处可见,尽情舒展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水面、层层叠叠的云群等等都是熟悉又独特的生命体,在远方长鸣的飞鸟充满灵动地默默观察周围的一切,充满悠长又深远的意境。而存在天与地之间的人类更是情感更为复杂的生命体,既可以移山填海,堑山堙谷,也可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如今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改变自然,还是自然为了自保而主动改变,已经很难说清楚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类的欲望不能过界,要保持人类生活的地方与自然的环境的平衡。如果一心只有贪欲,一味破坏大自然,终会有一天自我毁灭。正是这种说不清的顿悟驱使我把这种感觉落实,将它呈现在画布上,然而绘画的过程中真情实感也在慢慢改变,最终向艺术性的方向靠拢。

首先,从画面构成来说,空间没有特定的设定,笔者无意要设计成室内狭小空间或室外广阔空间,都是为配合画面上的这些物象而会有所选择。而且我会特意画几幅小幅完成度比较高的草图,逐渐完善模糊的想法。我尝试着在整个构思中将苹果与人手组合成一个共同体,他们都是我在潜意识里外显的象征,存在在我的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于我的思维与心理的角角落落,容载着我的复杂情感的悲欢离合。为了给人手接触苹果的一个动作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景,在一些作品中我尝试添加各种元素为了丰富画面的故事性。苹果被放置在桌子上,在镜子面前映射出它的反面,从镜子的边界伸出一只手,这只手舒展手指,朝向镜子里苹果似碰非碰。这里的苹果是欲望的体现,它经过人手的靠近而多了渴求的意味,然而镜子忠实记录它本身的真实面目——只是普通的苹果,是否人性的力量使它变得不凡呢?接下来我还特意用苹果代替玫瑰枝干上的玫瑰花,有重量的苹果与一根易折断的枝干连接,人手则拿着枝干,另一只手则没有苹果,方向与枝干上的苹果互为对立。此刻的苹果是所谓目标的象征,人手与苹果的一定距离则是永不满足的追寻过程。《一个苹果·成熟》不再集中苹果的存在合理性,而是更多聚焦所有物象之间的联系,正如新添的白鸟与人手对于苹果的微妙关系,此外在创作过程中也是为了表现外部世界的那些转瞬即逝的变化反馈在我们身上的鲜活感和震撼感。

图1 《一个苹果·成熟》布面油画90cm×130cm倪琨2020年

在布局的安排上,《一个苹果·成熟》中物象的排列没有特定的位置,也没有主次之分,仅仅只在人们习惯的物象的比例尺度方面有所取舍,视画面的效果而进行改变或保留。画面的视线采取正视的角度,去掉近大远小的规律,视觉得以舒服;背景的处理比较单纯,尽量用主观色块平涂,不求复杂的空间和细致的描绘。一开始我是想建立一个平面化的空间,背景挂着一个帘子,而前面有桌子和椅子为了呈现现实场景中的一部分。然而前面则是两棵芭蕉树占据画面的左侧,它的一些巨大叶子向右延伸,画面的中心的一片叶子的顶部上一只正在展开翅膀的大鸟成为一个视觉中心,画面上有了交点;鸟嘴叼着一枝挂着苹果的的树枝,我故意把苹果的比例放大,让苹果显得有重量、有质感以及真实的;而人手在右侧穿过帘子前面,手心与苹果有一定的距离,画面则是满的,有一种紧凑感。为了让画面有呼吸,我最终去掉右下方的桌子和椅子,视线顿时开朗起来。

在色彩的运用上,颜色只有简单的几种,但是是在我对自己调出的颜色能够配合画面的情绪呈现的基础上而有所取舍。画面整体上运用高纯度、强对比、大块面的色彩搭配,对色彩纯度与明度进行主观处理,用近于平涂的笔法铺满画布,营造强烈又不失和谐的视觉张力。画面中的物体的色彩变化并不多,人手的刻画只是用简单的明暗两块颜色组合而成的,在皮肤的质感上只是固有色的表现,特意放松笔触几乎没有痕迹。苹果也是依据它本身的色彩进行描绘,只有红、黄、绿以及一点点的白,保持了它的真实性和突出性。而除了人手和苹果,画面中的飞鸟和植物都为了融进背景的需求而选择性进行主观化的概括但又不失固有的色调。

四、创作思路的总结

我常常思考应该画什么,想表达什么。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着画画的过程去述说我的观念和感情,然而人的灵魂是如此复杂的,为了把这些感触具象化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表现,我因此感觉很多痛苦和极大欢悦。在此过程中,越想画好,就越会不断推翻自己的画好的一笔一触,再用新的想法和颜料来覆盖,不断的丰满画面。这整个过程仿佛是在一种不受控的状态下一步步完成的,但是有迹可循的,边想边画,遇到进度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会停下脚步、静下心、重新思考,也会尝试新的画法、新的方向寻找突破出口;遇到灵感不断迸发的时候,会带着突然找到方向的一刹那的惊喜去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认知,积累自己当下的感悟。可以毫不夸张说,当成功时,我感受到灵感瓜落蒂熟时厚积薄发的畅快。

回顾这次创作,它聚合了我在绘画上的所有想象和实践,而最终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一开始想要的结果。我刚开始尝试了几种题材,有些不熟练,怎么画都没感觉,不是心中想要的,就很困惑我到底能完成吗。其实我想画内心的另一个真实世界,然而当时创作能力远远不够,期望高于实力,就陷入了迷惘和失望。我研究大师的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看到超现实主义画家们的作品,顿时心灵受到极大的动荡。他们不仅在绘画上善于把物体重构成不可思议甚至与众不同的新的形态与形式,而且在艺术思路上积极发表个人理念不惧世俗眼光。读到这些文字时不敢说全懂,但明白了一些,也许本末倒置,物体的真实高于情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不全对。我慢慢在绘画技巧和奇思妙想之间寻找交点,不纠结,不取悦,不迎合,来画完我的构思。尽管思路短路的情况还是会有,但从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创作是一条比较辛苦充满波折的道路,你会发现你做好充分准备后,却又被你自己否定,然后再不断修改你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探索自己的极限,这样反复,直到找到你自己内心的最好的“作品”。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你也会收获很多,进步很多。此外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对象的真实感受,发挥想象去创作,运用自由的笔触,提取生活中的有价值的美感和艺术性的主观处理,才能形成一个画家的具有创造性的专利式的绘画风格,这也笔者我一直追寻的方向和目标。

猜你喜欢
人手物象物体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木兰从军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人手不够 ——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悬浮的鸡蛋